Workflow
新质高效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为国际跨境流动提供最大便利”,东方枢纽大工程有了最新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6-05 09:13
东方枢纽规划进展 - 东方枢纽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一期预计2024年底开园 [1] - 上海东站地下工程站场区主体结构已于5月27日完工 [1] - 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大东方地区)规划面积约510平方公里 [3] 枢纽定位与客流规划 - 东方枢纽由上海东站与浦东国际机场组成 远景规划年客流量1 7亿-2亿人次(浦东机场1 3-1 4亿人次 上海东站4000-6000万人次) [4] - 上海东站总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高铁站房16万平方米 站场15台30线 计划2027年7月开通 [4] - 空铁换乘规模达4万人次/日 是虹桥枢纽的4倍 [5] 区位与功能差异 - 虹桥枢纽定位长三角辐射 东方枢纽侧重国际辐射 [5] - 东方枢纽国际航线占比35% 其中亚太航线占60% 服务人群国际化特征显著 [5] - 叠加浦东引领区 临港新片区 机场南片区等多重政策优势 [7] 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航空产业 临空产业及高铁叠加的服务业 [17] - 规划"2+3+10"产业体系:2大核心策源地(张江科学城 东方枢纽核心区) 3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 民用航空 生物医药) 10大特色产业小镇 [21] - 航空产业聚焦提升国产化率 引入科研机构 强化航空维修 金融等高附加值环节 [19] 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 - 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0 88平方公里 境外人员凭邀请函可停留30天并可延期 [15] - 聚焦三大场景:全球商务交流中心 国际人才培训高地 世界级会展目的地 [15] - 探索跨境商务规则 打造国际新品首发与技术展示平台 [15] 枢纽能级提升策略 - 需扩大航权时刻 优先拓展洲际航线 优化航班波与货物通关效率 [12] - 研究新增物流通道 布局惠南港区及空铁联运枢纽 [21] - 强化国际商务合作 消费潮流 创新服务三大平台功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