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性偏好
搜索文档
最高级的创新,是回归常识
搜狐财经· 2025-09-17 06:06
高德“扫街榜”产品与数据基础 - 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其核心是基于用户真实导航行为数据生成榜单,数据基础为近一年5132万人的13亿次导航、228亿公里行程,并筛选出用户多次反复前往的118万家店铺,结合芝麻信用计算真实评价[3] - 该榜单强调“显示性偏好”,即依据用户实际行为(如反复前往、长途奔赴)而非“陈述性偏好”(用户言语评价)来建立信任机制,旨在解决传统点评模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刷分、恶评等[6] - 榜单数据完全源自用户搜索、收藏、导航等真实行为痕迹,不存在商家刷分或刷好评的可能,也没有流量加权或人工干预,高德投入巨大技术成本生产此“数字公共品”并免费提供,旨在构建基于信任的生态壁垒[14] 市场反响与用户增长 - “扫街榜”推出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高德地图约24%的日活跃用户(即4000万用户,基于1.7亿日活计算)即刻转化为扫街榜日活,此数值已超过大众点评的峰值日活(3260万)[3] - 该功能将用户的信息发现过程与抵达目的地合二为一,为频繁出差人士提供了信息减负的生活体验,简化了从查找、决策到导航的全流程[7] 对商家的实际影响与案例 - 连锁餐饮品牌七欣天在登上高德扫街榜后,其堂食桌数和堂食收入平均上涨6%,部分店铺堂食收入增长达17%至29%,堂食桌数增长达12%至21%[10] - 特色餐饮品牌“邑家人”的江门牧城店登上榜单后成为该区域火锅品类第一,过去一年有1.8万人累计导航46.8万公里前往该店[9] - 成熟品牌如裕兴记(上海共30余家店)通过榜单吸引了更高质量的精准客群,例如商务客、团队会议出差人员等,强化了其作为“目的地”的定位[1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扫街榜”被视为阿里“大消费操作系统”的“感知与决策系统”组成部分,与饿了么、淘宝闪购等“即时反应系统”以及淘宝、天猫等“远程规划系统”共同构成阿里系的“神经中枢”[4] - 高德将海量导航数据这一“生产资料”转化为普惠的“数据公共品”,其战略目的并非通过榜单直接盈利,而是吸引和锁定海量用户,创造未来的商业可能性[14] - 该创新被视为一种“回归常识”的克制,在平台普遍试图引导用户的时代,高德选择成为忠实的“记录者”和“呈现者”,提供了基于真实行为的确定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