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级芯片

搜索文档
这里,已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金融时报· 2025-06-20 19:00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 占全国一半 [2] -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 占全国一半 [2] - 北京市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 在技术创新 应用示范 产业要素 创新生态等方面形成系统布局 [2] 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 拥有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集聚全国超40%顶尖人才 [5] - 首批建设23家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聚焦大模型 具身智能 人工智能安全等方向 [5] - 设立4家新型研发机构 包括智源院 通研院 科学智能院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 [5] - 产出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大模型Emu等国际领先原创成果 [5]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 出台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 科技赋能文化专项行动 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政策 [5] - 聚焦光计算 晶圆级芯片等方向 产出全球首款光训练芯片 [5] - 建设北京市人工智能算力互连技术创新中心 布局全国首款64卡超节点算力服务器 [5] - 重点企业发布豆包 GLM 可灵 Vidu MiniCPM等国内领先通用基础大模型 [5] - 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 数量全国第一 [5] 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 - 2024年新增算力8620P 累计智能算力规模超3 3万P [6] - 建设国内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 发布中文互联网语料CCI4 0 [6] - 上线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 汇聚180余个通用及行业数据集 总量超2000TB [6] 未来发展规划 - 前瞻布局具身智能 AI+生命健康 AI for Science等前沿交叉领域 [6] - 加快培育光计算芯片 类脑智能等颠覆性技术 [6] - 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推进大模型产品落地应用 [6] - 持续打造全球"开源之都" 推动建立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 [7]
引领AI创新浪潮 北京成就“人工智能第一城”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16:04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占全国总量一半 [1] - 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占全国总量一半,稳居"人工智能第一城"地位 [1] - 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拥有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超40%全国顶尖人才 [1]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重点支持大模型、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安全等技术方向 [1] - 推动建设首批23家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 取得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大模型Emu等国际领先原创成果 [1] - 产出全球首款光训练芯片,布局光计算、晶圆级芯片等颠覆性技术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出台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科技赋能文化专项行动等产业政策 [3] - 重点企业发布豆包、可灵等国内领先通用基础大模型 [3] - 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数量全国第一 [3]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创新与应用并重的发展策略 [3] - 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