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绿色粮仓

搜索文档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粮仓设施发展历程 - 早期土木结构粮仓条件简陋 仓容仅3万至6万公斤 依赖自然通风和简单防虫措施 粮食损耗严重[3] - 1955年出现首代标准化"苏式仓" 采用砖木结构 单个仓容约2500吨 首次实现机械化进出粮[4] - 八九十年代砖混仓房普及 配备通风设备 密封性和防潮能力提升[5] - 1998-2005年建设现代化仓型高潮 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配合"四合一"储粮技术[5] 现代粮仓技术特征 - 当前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 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2] - 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成为主力仓型 配备智能管理系统 实现粮食智能化监管[6] - 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 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 结合氮气气调技术适应南方高温高湿环境[7] - 新型楼房仓采用多层混凝土框架 仓容数万吨 配备气垫机/斗提机等高效转运设备[7] 智慧绿色储粮体系 - 粮食物联网体系全球最大 配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 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调控[7][8] - "十四五"期间加快绿色储粮技术推广 计划三年内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8] - 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构建立体防护网 推动从安全保粮向绿色优储阶段转型[7]
从粮仓变化看农业现代化(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1
粮食仓储技术升级 - 行业从简易土木粮仓发展为智慧绿色粮仓 实现储粮管理深刻变革 [1] - 云南元阳采用政府投资+农户参与模式 提供小粮仓 真空袋等工具并配套技术指导 [1] - 河北永年推出"共享仓储"服务 农户可免费存粮并享受代烘干 代销售等产后服务 [1] 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应用 - 行业通过无人机植保 机械化收割 智能化烘干等技术减少粮食损耗 [1] - AI技术应用于智慧育种 种子认证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环节提升生产效率 [1]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 行业从追求产量转向注重品质 满足"吃得好 吃得鲜"的消费升级需求 [1] - 科技引领与民生导向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