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储粮技术
搜索文档
超7.3亿吨仓容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经济日报· 2025-11-06 09:27
原标题:超7.3亿吨仓容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粮库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高标准粮库建设,推动粮库管理向智能化、绿 色化全面升级,实现了一场从"人防"到"技防"的深刻变革。如今,全国粮库已建立起统一严格的管理制 度,实现从入库、保管到出库的全流程标准化作业。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分析粮食温度、湿度、 虫害等数据,自动预警异常情况,并给出通风、降温、除湿等作业建议,甚至实现自动调控。管理人员 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穿透式"管理,极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透明度。各地加大绿色粮库建设,广泛 采用氮气气调、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智能通风等绿色储粮技术,将粮温常年控制在低温、准低温状 态,有效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保持粮食新鲜营养,大幅减少甚至基本淘汰了化学熏蒸,实现了无 污染、低损耗、更健康的安全储粮。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管理革命中,粮库队伍也实现了转型,一大 批"粮仓保管员"成长为掌握现代技术的"粮食工程师",为大国粮仓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7.3亿吨仓容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仓 储体系仍面临着区域不平衡、区域布局有待优化等挑战。随着粮食生产进一步 ...
中粮科工:公司研发的“六面主动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主要应用于粮食仓储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7:1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近年来有序开展国际业务,力求不断提升国际业务竞争力 [1] - 公司研发的绿色储粮技术主要应用于粮食仓储领域 [1]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具备“六面主动控温”等厂房温控建造相关技术 [1] - 技术旨在通过“低温机组控温控湿+低温冷却壁”等方式,将粮堆温度持久稳定控制在≤15℃ [1] - 该技术可破坏虫霉生长环境,实现粮堆整体均匀低温,品质高度一致 [1]
数读“十四五”答卷丨年均收购量超4亿吨!一组数据读懂如何守住、管好“大国粮仓”
央广网· 2025-10-15 15:59
10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 通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会上介绍,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 吨,目前已建立了3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持续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 量……戳图!一组数据读懂如何守住、管好"大国粮仓"! 组数据读懂 如何守住管好 "大国粮仓" 典厂网 12/11/105/2 "十四五"期间,多措并举畅通农民售粮渠道,持 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 亿 脑以上。 中网 网 收求 送 my 中华人民共和国 粮食安全保障法 法律出版社 "十四五"期间,出台了一部法律,《中 部 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修订了一 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健全了二 群比 制度,制修订了4部3部门规章、25件行 政规范性文件。 ... » (6) 市场化收购已成为粮食收购的大头,占收购量的9 成以 上,有效发挥了畅流通、增活力的作用。 闻_网 3/7/100 在线 D ATT 2011 PATTER TH CHAND T 80 1245 le) \( ...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粮仓设施发展历程 - 早期土木结构粮仓条件简陋 仓容仅3万至6万公斤 依赖自然通风和简单防虫措施 粮食损耗严重[3] - 1955年出现首代标准化"苏式仓" 采用砖木结构 单个仓容约2500吨 首次实现机械化进出粮[4] - 八九十年代砖混仓房普及 配备通风设备 密封性和防潮能力提升[5] - 1998-2005年建设现代化仓型高潮 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配合"四合一"储粮技术[5] 现代粮仓技术特征 - 当前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 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2] - 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成为主力仓型 配备智能管理系统 实现粮食智能化监管[6] - 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 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 结合氮气气调技术适应南方高温高湿环境[7] - 新型楼房仓采用多层混凝土框架 仓容数万吨 配备气垫机/斗提机等高效转运设备[7] 智慧绿色储粮体系 - 粮食物联网体系全球最大 配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 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调控[7][8] - "十四五"期间加快绿色储粮技术推广 计划三年内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8] - 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构建立体防护网 推动从安全保粮向绿色优储阶段转型[7]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2 05:59
粮仓设施发展历程 - 早期土木结构粮仓条件简陋,仓容仅3万至6万公斤,依赖自然通风和简单防虫措施,损耗大且管理不便 [2] - 上世纪50年代首次技术升级采用"苏式仓",砖木结构实现机械化进出粮,但仓容仅2500吨且适应性有限 [3] - 八九十年代砖混仓房普及,配备通风设备提升防潮防虫能力,1998-2005年建设高潮涌现高大平房仓等现代化仓型,配套"四合一"储粮技术 [4] 现代粮仓技术特征 - 当前以高大平房仓、浅圆仓为主力仓型,配备智能管理系统,密封性与防潮防虫能力显著提升 [5] - 新一代智慧绿色粮仓采用气膜结构(如9000吨级"白胖子"仓)、楼房仓等新仓型,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集成氮气气调技术 [7] - 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24小时智能粮情监测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治 [7] 仓储规模与技术规划 - 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1] - 已建成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体系,仓储能力与年度粮食产量匹配达7亿多吨规模 [8] - "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示范点,推进新技术设备标准化与产业化应用 [8]
从智能烘干到轮式吸粮机 节粮减损“黑科技”让粮食“常储常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4 14:13
夏粮收购与运输优化 - 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作为中原重要铁路货运枢纽,平均每3分钟发运一列粮食等重点物资列车[4] - 国铁郑州局推广"一箱到底"全程物流方案和散粮入箱运输,降低运输损耗[6] - 货检环节对列车车顶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体有效加固[8] 粮食产后处理与金融支持 - 安徽临泉粮食合作社新建智能烘干塔和加工车间,每日烘干粮食上百吨,将小麦水分控制在12.5%-14.5%区间[10] - 邮储银行临泉支行向粮食收购企业投放贷款2.3亿元,支持300余户粮食相关企业发展[12]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各地优化产后烘干等五项为农服务,推进全链条协同[14] 绿色储粮技术应用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计划三年内建成100个绿色储粮技术示范库点,构建"五位一体"技术体系[15][29] - 广东东莞直属库展示多项绿色储粮技术,包括轮式吸粮机等设备[17][19] - 轮式吸粮机采用负压环境工作,整合四种机械装备但仅需一人操作,提升效率并保证粮食完整性[21][23] 粮食减损数据与目标 - 全球粮食全环节损失约占产量14%,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700万吨粮食[25]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将联合相关单位,围绕五大核心领域推进储粮技术升级[29]
绿色储粮技术赋能大国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4
夏粮收购进展 - 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收购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 [1] - 中储粮阜阳直属库新建11栋浅圆仓全面投入使用 单仓容量达1万吨 [1] - 浅圆仓机械化进粮方式将整体效率提高4倍至5倍 减少灰尘飞扬改善工作环境 [1] 储粮技术创新 - 公司已形成成熟技术路线 包括空调控温 内环流控温 氮气气调等 [2] - 北方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 冬季储存冷气形成"冷芯" 夏季循环降温 [2] - 南方广泛应用氮气气调技术 降低氧气含量减弱粮食呼吸代谢 [2] 新兴储粮技术 - 尝试使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 要求35%以上浓度维持15天 [3] - 二氧化碳气调对仓房气密性要求较小 杀虫时间更快 [3] - 目前二氧化碳气源多为外部购入 存在来源不稳定 价格波动问题 [3]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打好粮食收购“组合拳”
陕西日报· 2025-06-26 06:35
夏粮收购总体情况 - 陕西夏粮收购进入尾声,全省设立881个收购网点,准备仓容27.5亿公斤,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提供信贷资金56亿元,保障收购顺利进行[1][4] - 宝鸡市作为小麦主产区,小麦质量总体较好,市场化收购企业如凤翔县恒业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已收购1.1万吨小麦,计划收购总量2万吨[2][3] - 政策性收储企业如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提前一周开秤收购,10天完成年度轮换任务的10%,单日卸车量达1000余吨,挂牌价2等粮每斤1.22元,3等粮每斤1.21元[3] 粮食经纪人的作用 - 粮食经纪人成为夏粮收购主力,如陕西祥茂合盛商贸有限公司日均收购小麦30吨,计划收购小麦2万吨、玉米4万吨,截至6月16日已收购小麦1000吨[6] - 粮食经纪人通过灵活高效的购销模式提升流通效率,缓解农户"卖粮难"问题,同时保障企业粮源稳定[6] - 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粮食经纪人轮训实训,计划两年内完成全省培训,提升政治法治、技术实操等能力,并出台"负面清单"和行业规范加强管理[7] 智慧粮库技术应用 - 陕西省储备粮杨凌直属库应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虫害远程监测系统、270个测温点及物联网设备实现粮食全流程智能化监管[8][9] - 科技储粮技术包括氮气气调储粮、空调控温内环流储粮、可视化害虫检测等,使粮食"休眠"保鲜,仓内温度稳定在25℃左右[9][10] - "十四五"期间陕西新建改造仓容110万吨,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储备粮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全流程动态监管[10]
从田间到餐桌 夏粮收储加工一线追踪
新华社· 2025-06-23 21:36
夏粮收购 - 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1700亿斤 [2] - 小麦收购价格平稳运行,质量整体好于常年,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2] - 国家在河南、安徽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政策性和市场性因素支撑后期麦价走势 [2] 粮食储存技术 - 中储粮集团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实现冬季蓄冷夏季循环利用,能耗少且无污染 [3] - 应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在粮堆内部创造低氧环境,抑制微生物繁殖 [3] - 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粮食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4] - 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5] 粮食加工与节粮减损 - 中粮集团将小麦麸皮转化为全麦面粉原料,全麦粉加工得粉率达到97%以上 [7] - 各地推进小麦、稻谷等适度加工,应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减少损失 [7] - 目标到2027年年底将粮食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 [7]
粮满仓、果飘香 希望的田野“智”绘三夏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6-22 16:37
新疆阿克苏小麦产区 - 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33万亩高标准农田采用大型收割机高效完成小麦收割和脱粒 [3] - 当地日照时间长达16小时 光热资源丰富 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 [3] - 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 但通过天山冰雪融水和滴灌技术实现精准灌溉 每亩用水量从550方降至400方 节水率达25% [5] - 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种植梭梭树苗 每亩防沙林需水90方 与节水麦田形成水资源调配闭环 [7] 安徽天长粮库智能化 - 天长市大通镇坝田粮库采用低温通风 电子监测等技术存储2.3万吨新收小麦 [9] - 智慧平台通过温湿度感应器实时监测粮堆数据 异常情况自动预警 [11] - 全市建成7处绿色储粮粮库 总仓容40万吨 占全市仓储容量80%以上 [13] 云南陆良水生蔬菜种植 - 陆良县三岔河镇万亩茨菇田采用植保无人机播撒肥料 提升作业效率 [16] - 农技人员分组下田指导病虫害防治 实现早发现早处置 [16] - 全县1.84万亩水生蔬菜通过"农技+无人机"模式提高管护效率 [18] 重庆南川智慧农业 - 南川区蔬菜智慧工厂采用椰糠基质和智能水肥系统 保水效率比传统土壤提升45% [20] - 200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形成作物"数字健康档案" [20] - 10亩智慧工厂亩产值达15万元 为传统模式2-3倍 并通过种植联盟带动300多户增收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