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育种
icon
搜索文档
从粮仓变化看农业现代化(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1
粮食仓储技术升级 - 行业从简易土木粮仓发展为智慧绿色粮仓 实现储粮管理深刻变革 [1] - 云南元阳采用政府投资+农户参与模式 提供小粮仓 真空袋等工具并配套技术指导 [1] - 河北永年推出"共享仓储"服务 农户可免费存粮并享受代烘干 代销售等产后服务 [1] 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应用 - 行业通过无人机植保 机械化收割 智能化烘干等技术减少粮食损耗 [1] - AI技术应用于智慧育种 种子认证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环节提升生产效率 [1]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 行业从追求产量转向注重品质 满足"吃得好 吃得鲜"的消费升级需求 [1] - 科技引领与民生导向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1]
遭受六十四年一遇极端高温干旱“烤”验 抗旱保秋 河南够拼
河南日报· 2025-08-21 07:30
极端高温干旱对河南秋粮生产的影响 - 河南遭遇64年不遇极端高温干旱 全省平均气温30.5℃较常年偏高3.1℃ 降雨量较常年锐减51.2% [5] - 三次大范围异常高温天气过程接踵而至 给秋粮生产带来严重阻碍 [5] - 干旱导致玉米田出现秃尖和花粒现象 南阳方城部分田块出现娃娃穗和行粒数偏少问题 [14] 科技抗旱措施应用 - 使用绞盘式喷灌机进行灌溉 无人机撒肥作业效率达每小时近百亩 相当于20人一天工作量 [6] - 平原示范区部署六情预警监测站 集成土壤墒情监测 作物长势分析和病虫害预警功能 [8] - 农业物联网平台构建空天地三位一体监测网 实现叶片虫卵和土壤墒情实时监控 [8] - 高标准农田配备自动喷灌系统 手机远程控制实现省水省人工 [9] 智慧育种技术突破 - 郑单819玉米品种在高温下表现优异 雌雄穗发育未受影响 形成完美授粉效果 [10] - 秋乐368通过基因聚合改良根系结构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条件下稳健生长 [10] - 君育136导入抗锈和抗旱基因 在黄淮海区域展现强抗旱性 [10] - 康农玉8009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抗锈病和茎腐病 2024年锈病重灾区亩产超1000公斤 倒伏率低于5% [11] - 秋乐368具备三层霸王根和粗壮茎秆 YD8010矮秆品种株高253.3cm 穗位高100cm 抗倒伏能力强劲 [11] 抗逆品种推广效益 - MY73 现代959 秋乐368 郑单819等新品种规模化推广 推动河南玉米品种更新换代 [11] - 耐密植 抗逆性强品种逐步替代低密度传统品种 推动全省玉米单产稳步提升 [11] - 良种与良法协同效应为秋粮均衡增产注入动力 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 政府抗旱资金投入 - 省财政紧急下拨2000万元抗旱资金 预拨中央1亿元一喷多促资金 下达6330万元抗旱资金 [15] - 周口市安排2000万元 驻马店市安排900万元抗旱资金 支持应急打井和机井维修 [15] - 周口和驻马店通过财政补贴打应急井1.88万眼 组织水泵抽引河水补充水源 [15] 水利设施调配 - 水利部门6月下旬以来组织大中型水库引水11亿立方米 调引黄河水支援周口等地抗旱 [15] - 统筹使用115万眼机井 持续做好机井检修 便于群众浇灌 [15]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投入51.12亿元完成11.76万公里沟渠连通整治 基本实现重点农田有沟渠能连通 [16] - 推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储备应急排涝机械 [16] - 建立农业农村与气象部门定期会商机制 适时发布农田渍涝风险预警 [16] 技术指导与培训 -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8个省级秋粮专家组和9个抗旱保秋指导组 [14] - 全省专家和农技人员累计下乡指导4.91万人次 举办培训857期 指导培训农户80.68万人次 [14] 精准灌溉成效 - 铺设滴灌水肥一体化田块玉米授粉结实性明显优于一般管理田块 [14] - 通过水肥精准调控和一喷多促技术 有效提升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14]
晚报 | 7月3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30 22:25
体育产业 - 湖南省将于2025年9月至12月举办湘超联赛 旨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并促进体教融合及体旅融合发展[1]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1] - 证券机构认为健康意识提升和运动习惯普及将推动功能性鞋服赛道增长 国潮运动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1] 优化生育 - 国务院宣布2022年1月1日后出生婴幼儿可领取育儿补贴 今年安排900亿元财政资金[2][8] - 证券机构预计生育刺激政策加速落地将带动母婴需求改善 婴幼儿奶粉板块受益[2] - 母婴童行业转向效率红利时代 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和技术驱动实现突围[2] 影视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票房突破55亿元 其中《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超7亿并进入年度前五[2] - 行业供给端恢复带动影片数量增长 政策支持推动文娱消费景气向上[3] - 电影市场转向高质量内容驱动 全产业链布局的影视龙头长期受益[3] 智慧农业 - 中国发布全球首个面向生物育种的自主科学发现系统"丰登·基因科学家" 实现分子生物学研究流程智能化[4] - 政策连续支持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结合 2024年提出推进种质资源数字化和智能育种平台建设[4] - 预计2025年中国智慧育种市场规模达450-600亿元 年均增长率超25%[4] 低空物流 -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 实现82.9公里城际飞行验证运营可行性[5] - 无人机物流市场进入规模化应用前夜 2025年支线与末端市场规模预计137亿元[5] - 2030年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将增至2761亿元 复合增长率82% 2035年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5] 低轨卫星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 长征八号甲火箭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创新[6] - 低轨轨道和频段资源稀缺 需在7年内完成卫星部署以锁定资源[6] - 2025-2030年将迎来国内低轨卫星加速发射阶段 蓝箭鸿鹄-3星座预计2025年底组网[6] 钢铁行业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倡议抵制低于成本价倾销等恶性竞争 倡导基于品质和创新的良性竞争[7] - 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高质量协作 符合国家防内卷促升级政策主线[7] - 自律控产和产业链协同有望修复行业盈利能力 减少低价倾销导致的毛利损失[7] 其他行业动态 - 全国乘用车市场7月1-27日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 同比增长15%[13] - 国家医保局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13]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14]
AI助推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4 09:10
水稻新品种"华航香银针" - "华航香银针"水稻新品种在广东省河源、梅州、江门等地大面积种植,具有产量高、口感好、抗病性强等特点,成为当地米业企业主打品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 - 该品种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达到720公斤/亩的产量指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5年超级稻品种 [1] - "华航香银针"育种周期仅为4年,相比传统水稻育种8-10年的周期大幅缩短 [2] 智慧育种技术创新 - 华南农业大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与企业合作打造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 [1] - 现代育种流程重构为精准可控的"数字环节",包括种质资源鉴定与基因定位、AI算法设计智能育种方案等,减少田间试验成本 [1] - 育种方式从"看见之后再选择"转变为"先预测再验证",使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2]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平台 -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在现代育种中发挥"数字引擎"作用,弥合传统经验育种与智慧育种间的鸿沟 [3] - 平台帮助科学家准确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大大加速生物育种进程,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 - 该平台推动育种科研从"经验范式"向"数据范式"转变 [1]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利用智慧育种方式 将育种周期压缩至3到5年 AI助推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创新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58
农业育种创新 - 广东省河源、梅州、江门等地大面积种植"华航香银针"水稻,该品种具有高产(720公斤/亩)、口感好、抗病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当地米业企业主打品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 - "华航香银针"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达到农业农村部2025年超级稻品种认定标准 [1] - 华南农业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打造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推动育种科研从传统"经验范式"向"数据范式"转变 [1] 现代育种技术应用 - 传统水稻育种需8-10年,而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利用智慧育种技术将周期压缩至3-5年,"华航香银针"仅用4年完成育种 [2] - 现代育种通过高通量平台实现基因定位、AI算法设计等数字化环节,减少田间试验成本,使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 [1][2] -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作为"数字引擎",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弥合传统经验育种与智慧育种的鸿沟 [3] 品种研发成果 - "华航香银针"通过有目的设计优质、高产、抗病基因的育种方案,实现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稻目标 [2] - 该品种成功实现产业化推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5年超级稻品种 [1]
丰乐种业: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09 20: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丰乐种业,证券代码000713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16日,1997年4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资本61,401.498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是以种业为主导,农化、香料产业齐头并进的综合性公司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国投种业,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12]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为国投种业 [9] - 发行价格为5.9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 - 发行数量不超过103,894,246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1,4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3] -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3] 行业监管与政策 - 种子行业受农业农村部监管,主要法规包括《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 [16] - 农化行业受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监管,主要法规包括《农药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17] - 香料行业受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监管,主要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 [18] -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种业发展,包括《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等 [21][22] 行业发展概况 - 全球种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43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54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678亿美元 [28] - 中国种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玉米种子市值473.41亿元,杂交水稻种子市值183.53亿元 [28][30] - 中国农药产量2024年达367.53万吨,同比增长37.59% [33] - 中国化肥施用量自2016年起持续下降,2023年降至5,021.74万吨 [34] - 中国香料香精行业市场规模2023年约439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35] 行业发展趋势 - 种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增强竞争力 [36] -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36] - 种子公司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经营品种和业务范围多元化 [37] - 农化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38] - 农药行业向高效、低毒、环保方向发展 [26]
“神农·固芯”大模型育成品种在京郊试种成功
新京报· 2025-05-16 14:37
智慧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 - 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神农·固芯"智慧育种大模型培育的首批优质作物品种已在北京市怀柔区两个农业基地成功试种,标志着智慧育种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 [1] - "神农·固芯"整合基因型数据与农业知识图谱,收集几千万条图谱数据,结合海量生产数据优化育种流程,将育种周期缩短30%以上,新品种研发周期从常规的5-8年缩短至2-3年 [1] - 该大模型是怀柔区雁栖镇科学家工作室建成投用以来孕育孵化的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之一 [1]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 怀柔区顶秀美泉神农农场18亩智慧试验田划分为观赏游览区、挖宝体验区、科普教育区与采摘互动区,作物种植规划正在实施,未来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农业体验 [1] - 北房镇丹辉农业生菜基地的智能温室中,"雁栖系列"生菜实现产量提升、营养优化、农药使用量减少 [1] - 智慧管理系统集成多参数监测设备,实现环境智能调控、水肥精准供给及作物生长数字化管理 [1] 智能设备应用成效 - 基于"神农大模型"开发的智能设备已在北京市昌平区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大棚无人化巡检与精准管理,人工成本降低3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15% [3] - 海淀区应用"神农数字人"技术实现农业知识与生产指导的"人机对话",技术已应用于农场研学中心与智能温室 [3]
种业发展筑牢创新底座
经济日报· 2025-03-26 05:59
种业发展筑牢创新底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 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作物良种 覆盖率超过96%。 近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以下简称"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举办。走进位于三亚崖州 的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记者看到,阳光下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玉米拔节生长……260家科 研单位及种业企业提供的2094个农作物新品种集中亮相,展示种业创新成果。科技赋能,我国种业正加 快产业创新、探索智慧育种、深化国际合作,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底座。 从一粒种到产业链 我国种业科研机构、企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各自为战、同质化发展等问题。随着种业学 科交叉深化,亟需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构建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为进一步布局"育繁推服"种业全链条,在种子大会上,海南农垦集团举行南繁种业集团揭牌仪式, 并发布27个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我们希望摸索出可持续路径,更大程度激活科研成果转化动能, 让南繁成果落地生根。"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