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育种

搜索文档
AI助推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4 09:10
水稻新品种"华航香银针" - "华航香银针"水稻新品种在广东省河源、梅州、江门等地大面积种植,具有产量高、口感好、抗病性强等特点,成为当地米业企业主打品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 - 该品种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达到720公斤/亩的产量指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5年超级稻品种 [1] - "华航香银针"育种周期仅为4年,相比传统水稻育种8-10年的周期大幅缩短 [2] 智慧育种技术创新 - 华南农业大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与企业合作打造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 [1] - 现代育种流程重构为精准可控的"数字环节",包括种质资源鉴定与基因定位、AI算法设计智能育种方案等,减少田间试验成本 [1] - 育种方式从"看见之后再选择"转变为"先预测再验证",使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2]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平台 -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在现代育种中发挥"数字引擎"作用,弥合传统经验育种与智慧育种间的鸿沟 [3] - 平台帮助科学家准确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大大加速生物育种进程,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 - 该平台推动育种科研从"经验范式"向"数据范式"转变 [1]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利用智慧育种方式 将育种周期压缩至3到5年 AI助推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创新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58
农业育种创新 - 广东省河源、梅州、江门等地大面积种植"华航香银针"水稻,该品种具有高产(720公斤/亩)、口感好、抗病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当地米业企业主打品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1] - "华航香银针"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达到农业农村部2025年超级稻品种认定标准 [1] - 华南农业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打造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推动育种科研从传统"经验范式"向"数据范式"转变 [1] 现代育种技术应用 - 传统水稻育种需8-10年,而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利用智慧育种技术将周期压缩至3-5年,"华航香银针"仅用4年完成育种 [2] - 现代育种通过高通量平台实现基因定位、AI算法设计等数字化环节,减少田间试验成本,使育种成为"可计算的科学" [1][2] - 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作为"数字引擎",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弥合传统经验育种与智慧育种的鸿沟 [3] 品种研发成果 - "华航香银针"通过有目的设计优质、高产、抗病基因的育种方案,实现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稻目标 [2] - 该品种成功实现产业化推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5年超级稻品种 [1]
丰乐种业: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09 20: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丰乐种业,证券代码000713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16日,1997年4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资本61,401.498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是以种业为主导,农化、香料产业齐头并进的综合性公司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国投种业,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12]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为国投种业 [9] - 发行价格为5.9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 - 发行数量不超过103,894,246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1,4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3] -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3] 行业监管与政策 - 种子行业受农业农村部监管,主要法规包括《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 [16] - 农化行业受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监管,主要法规包括《农药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17] - 香料行业受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监管,主要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 [18] -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种业发展,包括《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等 [21][22] 行业发展概况 - 全球种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43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54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678亿美元 [28] - 中国种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玉米种子市值473.41亿元,杂交水稻种子市值183.53亿元 [28][30] - 中国农药产量2024年达367.53万吨,同比增长37.59% [33] - 中国化肥施用量自2016年起持续下降,2023年降至5,021.74万吨 [34] - 中国香料香精行业市场规模2023年约439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35] 行业发展趋势 - 种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增强竞争力 [36] -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36] - 种子公司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经营品种和业务范围多元化 [37] - 农化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38] - 农药行业向高效、低毒、环保方向发展 [26]
“神农·固芯”大模型育成品种在京郊试种成功
新京报· 2025-05-16 14:37
智慧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 - 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神农·固芯"智慧育种大模型培育的首批优质作物品种已在北京市怀柔区两个农业基地成功试种,标志着智慧育种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 [1] - "神农·固芯"整合基因型数据与农业知识图谱,收集几千万条图谱数据,结合海量生产数据优化育种流程,将育种周期缩短30%以上,新品种研发周期从常规的5-8年缩短至2-3年 [1] - 该大模型是怀柔区雁栖镇科学家工作室建成投用以来孕育孵化的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之一 [1]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 怀柔区顶秀美泉神农农场18亩智慧试验田划分为观赏游览区、挖宝体验区、科普教育区与采摘互动区,作物种植规划正在实施,未来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农业体验 [1] - 北房镇丹辉农业生菜基地的智能温室中,"雁栖系列"生菜实现产量提升、营养优化、农药使用量减少 [1] - 智慧管理系统集成多参数监测设备,实现环境智能调控、水肥精准供给及作物生长数字化管理 [1] 智能设备应用成效 - 基于"神农大模型"开发的智能设备已在北京市昌平区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大棚无人化巡检与精准管理,人工成本降低3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15% [3] - 海淀区应用"神农数字人"技术实现农业知识与生产指导的"人机对话",技术已应用于农场研学中心与智能温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