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构网+场景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储能的价值体现,智光储能提出“智能构网+场景融合”模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1 17:52
核心观点 - 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储能行业价值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收益导向,构网型储能系统成为解决新能源波动性、提升电网灵活性的核心调节资源 [6][14]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储能局限,推出具备主动支撑电网、AI智能交易和多场景兼容性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推动行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系统服务商转型 [8][14] - 公司战略布局聚焦供应链保障与场景化应用,通过15GWh电芯采购合作和"储能+AI+场景化"战略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 [10][11] 市场化改革催生储能新机遇 - 2025年新能源电价全面市场化,政策要求新能源承担系统调节成本,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型储能成为平衡电力供需的关键支撑 [6] - 公司聚焦构网型储能系统研发,突破传统"被动响应"模式,实现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和自主优化电力交易 [6] 技术驱动下的行业突破 - 构网型储能系统具备三大优势:1)主动支撑电网稳定,模拟同步发电机惯性响应能力 2)AI驱动智能交易,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 3)覆盖工商业园区、零碳微网等多场景应用 [8] - 系统可动态调节电压频率,在新能源出力骤降时提供功率支撑,提升电网韧性 [8] - 支持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等模式,满足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多元化需求 [8] 公司战略布局 - 与海辰储能达成两年期15GWh电芯采购战略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10] - 提出"储能+AI+场景化"战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 [10] - 市场化收益路径包括:1)辅助服务收益如调频、备用容量市场 2)峰谷套利优化 3)系统协同增效与分布式能源耦合 [11][12][13] 行业未来图景 - 电力现货市场全国统一进程加速,公司"智能构网+场景融合"模式为行业提供破局内卷竞争的范本 [14] - 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示范项目验证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未来将加速产业化落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