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网型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大储新品发布,搭载全球最大2710Ah储能专用刀片电池
鑫椤储能· 2025-09-19 09:12
产品发布 - 比亚迪储能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首次发布大储新品"浩瀚" [1] 产品性能 - 搭载全球最大2710Ah储能专用刀片电池 容量较常规储能电池提升超过300% [3] - 单元最小容量14.5MWh 位居全球首位 [3] - 在20尺集装箱内实现10MWh容量 [3] - 体积利用率达52.1% 较行业水平提升39.7% [3] 系统优势 - 高集成度方案减少箱体数量与占地面积 通过小体积大能量设计提升部署和运维效率 [5] - 整机防护等级达到IP66 实现完全防尘防水 在风沙等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 [6] - 尘敏器件寿命提升约100% [7] - 系统故障率降低约70% [7] - 运维成本下降约70% [7] 系统集成 - 可与比亚迪自研PCS一体机GC Flux和EMS系统GC Master配合 形成构网型储能系统 [6] - 方案面向大规模电站应用 目标提升系统整体效能与电网韧性 [6] 研发理念 - 研发理念强调"大道至简" 注重安全性、能效与寿命周期的平衡 [9] - 产品服务于未来TWh级储能电站建设需求 [9]
9月10日晚间公告 | 东阳光拟联合收购秦淮数据;金风科技拟约189.2亿投建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选股宝· 2025-09-10 19:5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ST浩丰因至芯网络成为控股股东而复牌 [1] 并购与融资活动 - 东阳光拟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秦淮数据为亚太新兴市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运营商 [2] - 盟固利拟定增募资不超过9.8亿元 用于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股权变动与回购 - 康芝药业股东宏氏投资协议转让公司5.0004%股权 [4] - 福然德上调回购价格由14.68元/股至25.21元/股 [5] - 比亚迪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增持48.82万股 增持金额5232.78万元 [6] 重大投资与经营项目 - 金风科技签订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 计划在巴彦淖尔市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总投资189.2亿元 [7] - 德马科技中标拉美某知名电商巨头智能物流项目 金额4086.99万美元 [8] - 福立旺控股子公司强芯科技拟投资5亿元建设高端线材母料项目 [9] - 豪恩汽电收到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项目定点信 [10] - 银龙股份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签订钢材买卖合同 合同金额1.65亿元 用于石家庄至雄安新区铁路站前工程 [11] - 天合光能与三家客户签订合计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其中海外1GWh订单采用构网型系统 为公司海外首个GWh级别构网型项目 [11] - 珠江股份拟择机出售多只股票资产 预计收益超去年净利润50%以上 [12] 医药研发进展 - 智翔金泰GR1803注射液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1] - 百利天恒注射用iza-bren(EGFR×HER3双抗ADC)用于铂耐药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等患者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11]
全省首个变电站内储能项目投运, “虚拟发电机”为高温供电上“保险”
长江日报· 2025-07-23 20:27
项目概况 - 湖北省首个建设在变电站内的构网型储能项目在武汉110千伏宝安变电站成功投运 [1] - 项目在用电高峰期可向主电网最高输出电量2万度,有效缓解电力设备负载压力 [1] - 项目总容量达1万千伏安,一次最高可输出2万度电,承担变电站主变压器10%的负荷 [7] 技术特点 - 构网型储能系统不同于传统被动储能,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主动构建电网电压和频率 [4] - 系统包含4座储能电池仓及逆变器、控制室等设备,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4][7] - 采用"负荷低谷蓄电、高峰放电"模式,以居民无感知方式接入主电网 [8] 运营表现 - 截至7月22日已完成安全充放电4次,累计输送电量8万度 [8] - 项目在高温期间克服工期紧张等不利因素,通过预置基础等措施确保如期投运 [8] - 系统为夏季用电高峰提供稳定支撑,被形容为区域供电的"保险" [8]
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储能的价值体现,智光储能提出“智能构网+场景融合”模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1 17:52
核心观点 - 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储能行业价值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收益导向,构网型储能系统成为解决新能源波动性、提升电网灵活性的核心调节资源 [6][14]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储能局限,推出具备主动支撑电网、AI智能交易和多场景兼容性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推动行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系统服务商转型 [8][14] - 公司战略布局聚焦供应链保障与场景化应用,通过15GWh电芯采购合作和"储能+AI+场景化"战略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 [10][11] 市场化改革催生储能新机遇 - 2025年新能源电价全面市场化,政策要求新能源承担系统调节成本,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型储能成为平衡电力供需的关键支撑 [6] - 公司聚焦构网型储能系统研发,突破传统"被动响应"模式,实现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和自主优化电力交易 [6] 技术驱动下的行业突破 - 构网型储能系统具备三大优势:1)主动支撑电网稳定,模拟同步发电机惯性响应能力 2)AI驱动智能交易,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 3)覆盖工商业园区、零碳微网等多场景应用 [8] - 系统可动态调节电压频率,在新能源出力骤降时提供功率支撑,提升电网韧性 [8] - 支持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等模式,满足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多元化需求 [8] 公司战略布局 - 与海辰储能达成两年期15GWh电芯采购战略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10] - 提出"储能+AI+场景化"战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 [10] - 市场化收益路径包括:1)辅助服务收益如调频、备用容量市场 2)峰谷套利优化 3)系统协同增效与分布式能源耦合 [11][12][13] 行业未来图景 - 电力现货市场全国统一进程加速,公司"智能构网+场景融合"模式为行业提供破局内卷竞争的范本 [14] - 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示范项目验证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未来将加速产业化落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