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路线之争
搜索文档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华尔街见闻· 2025-11-18 16:41
事件概述 - 一段展示中国初创公司灵启万物机器人自主完成浇花、扔垃圾、整理玩具、与孩子互动等复杂任务的视频在全球科技圈引发广泛关注[1][2] - 发布方灵启万物强调视频全程“无加速、无遥控”,完全由机器人自主完成[4] - 该视频意外引发了一场围绕其真实性的中美科技界跨国论战[1][10] 技术展示与真实性论战 - 视频中机器人动作流畅,展示了端水、爬上床、与孩子玩飞盘等行为[2][15] - 美国Figure公司CEO Brett Adcock公开质疑视频真实性,称其可能采用开环回放控制器并在关键环节进行人工遥控[5][7] - 美国科技博主Mike Kalil发表长文论证视频未造假,指出机器人行为基于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如ResMimic、HDMI、OmniRetarget等论文),灵启万物成功实现了前沿研究的工程化整合[15] - 支持者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备份录像作为证据[11] - 灵启万物的技术可能整合了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通过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数百万次训练再将能力迁移至物理机器人[15] 公司背景与硬件基础 - 灵启万物是一家深圳初创公司,创始人来自腾讯[4] - 公司使用的硬件是宇树科技(Unitree)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的G1人形机器人平台[4] - Figure公司CEO此前也曾公开质疑另一家中国机器人公司优必选(UBTECH)展示成果的真实性[8] 行业影响与商业模式路线之争 - 若灵启万物的软件系统能在经济实惠的量产硬件上实现通用功能,可能对Figure AI、1X Technologies和特斯拉等走“软硬一体”垂直整合路线的公司构成威胁[18] - 美国头部玩家采用类似苹果的封闭模式,自主研发AI软件和硬件本体,集成度高但研发成本和产品价格高昂[18] - 灵启万物视频展示了“安卓模式”的可能性,即AI软件与机器人硬件解耦,专注于开发“大脑”并利用第三方低成本量产硬件[19] - 该模式若成功,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关键将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智能,冲击现有硬件集成战略建立的壁垒[20] - 市场可能向开放、灵活的生态倾斜,软件可在任何硬件上运行,类似智能手机市场的安卓系统[20] - 此次论战本质是“软硬一体”垂直整合与“软硬解耦”开放生态两种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提前碰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