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传感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
人民日报· 2025-10-10 05:14
行业应用与分类 - 养老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步向养老领域拓展,具体案例包括成都养老社区的机器人提供全天候陪伴和安全监护,以及沈阳老人使用下肢外骨骼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 [1] - 养老机器人一般分为护理型(面向失能老人)、康复型(面向半失能老人)和陪伴型(用于情感交流)三大类 [1] - 养老机器人可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远程“分身”,在家庭场景提供巡视探察、健康管理等功能,或在养老机构作为护理人员助手应用于辅助查房、健康数据统计等场景 [1] 技术发展与挑战 - 养老机器人是复杂技术综合体,其发展有赖于人工智能、机器传感、精密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并需应对非结构化、复杂的生活场景 [2] - 现阶段养老机器人发展面临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能力不足、感知与交互能力有限、功能单一与集成化不足等挑战,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也有待提升 [2] - 算法层面需聚焦大模型支持的人机交互技术,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硬件层面需聚焦具身智能“存算一体”芯片、高性能末端执行器、新型传感器等研发方向 [2] 市场前景与标准化 -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4.26亿 [2] - 2025年2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为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 [1] - 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实现独立居家生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