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剧

搜索文档
都在吹《藏海传》?斗胆说句真话
虎嗅· 2025-05-26 14:38
行业分析 - 古装剧市场迎来郑晓龙导演十年后新作《藏海传》,集合顶流明星与热门IP《盗墓笔记》改编,开播即获收视率破2%、平台热度破万的流量表现[1][2][3] - 当前长剧受政策限制(限集令)及微短剧冲击,需调整叙事节奏以适应市场,《藏海传》通过首集高效铺陈主线(复仇)与副线(神秘绿石),平衡强情节需求与传统起承转合结构[6][7][8][12][13] - 行业面临创作挑战:权谋剧需缜密铺垫与细节呼应(如《甄嬛传》伏笔跨20集),但《藏海传》权谋设计流于表面,依赖巧合推动情节,削弱剧本深度[31][32][33][41][46] 公司制作与内容策略 - 采用S+级制作标准,集结十数位老戏骨与豪华阵容,但角色塑造与原IP偏差较大(如汪藏海从谋略大师变为愣头青),可能为适配流量明星受众而妥协[4][49][52][54][61] - 剧本创新尝试:通过首集儿童戏码铺垫主角团性格与关系(如香暗荼刁蛮与庄之行纨绔),成年后行为逻辑与儿时呼应,强化人物驱动叙事的结构[19][20][21][22] - 内容短板暴露:权谋反派(如杨真)缺乏深度,迅速下线;硬设定漏洞(如主角闯入军队未受阻)削弱剧情合理性,导致权谋外壳下内核偏向爽剧模式[34][36][44][46] 市场与演员表现 - 顶流明星效应显著:肖战主演吸引粉丝群体,但演技局限(情绪表达单一)影响复杂角色呈现,制作方可能为其调整角色设定(加入偶像剧感情线)[55][58][59][60] - 对比同类经典:28岁孙俪成功演绎甄嬛跨年龄段成长,33岁胡歌驾驭梅长苏复仇线,而34岁肖战在权谋层次表现不足,反映演员与角色匹配度问题[56][57] - 市场趋势警示:微短剧以高强度冲突抢占用户时长,长剧若持续依赖“流量+IP”模式而忽视内容打磨,恐难维持长期竞争力[62][63][64][65]
《藏海传》是爆了,离下一部《琅琊榜》还有多远?
虎嗅· 2025-05-23 08:17
没有任何意外,《藏海传》爆了。 郑晓龙导演品质背书,肖战首次主演古装权谋大剧,两者强强联合,粉丝们奔走相告,让该剧有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开播首日直播关注度破1%,上线三天优酷站内热度破万,连续四天成为猫眼电视剧热度日榜冠军,正片市占率超过《折腰》登顶云合,集均播 放量已突破2000万,且还在继续增长中。 若从播出数据和市场角度评判,招商拉满、热度爆表、集均播放量节节攀升的《藏海传》,绝对是今年的大爆剧之一,若后续能继续走高,去 掉"之一"也不是不可能。 但从野心评判,《藏海传》却是不够的。因为它从立项之初就有着权谋剧的野心,可最终的呈现却更像是古装剧男版的"杜拉拉升职记",职场 戏有余,朝堂戏不足。或许这会随着后续剧情的高潮部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藏海传》"上线即爆",应该感谢郑晓龙吗? 对于《藏海传》,外界一开始怀着巨大的预期。 这种期待主要是源于郑晓龙。作为国剧的执牛耳者之一,三十多年来,他所执导的爆剧、好剧数不胜数,金鹰、飞天、白玉兰等奖项也拿到手 软。《甄嬛传》即使被数千万观众盘了十几年,还是能再找角度盘出新梗,从"对口型"到"对体型",从"朕能不能睡中间"到"甄嬛修仙",动辄 千万人围观。 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