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
搜索文档
何以为她|挑战深海——自由潜女孩陆文婕
新华社· 2025-10-11 20:31
运动员背景 - 中国自由潜水运动员陆文婕在2019年自由潜水亚洲杯女子恒定配重有蹼双蹼项目中创造83米世界纪录并获得总成绩冠军 [2] - 运动员于2014年因海底科考培训而结缘自由潜水运动 [2] 运动特点 - 自由潜水是一项高风险运动,以对潜水者身体极限的挑战而闻名 [2] - 运动过程中心率渐慢,新陈代谢速率渐缓,氧气消耗减少 [2] - 海下90米的水压约是标准大气压的10倍,身体负荷极大 [2] 运动体验与意义 - 运动员描述自由潜水是与自我、与海洋深度对话的旅程 [2] - 通过反复的身体训练和冥想练习来突破自我,直面恐惧、孤独和失败 [2] - 运动员在潜水旅行中于南极冰山间与企鹅嬉戏,在斯里兰卡看到蓝鲸,并见到垂头鲨群和珊瑚 [2] - 自由潜水可以将一切抛到脑后,通过探索为自己打开更多可能性 [2]
张朝阳成功横渡南澳岛-饶平海湾后谈心得:把目标拆分成小块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1:35
公司管理层动态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于9月14日成功以蛙泳姿态横渡南澳岛-饶平海湾,全程8.69公里,实际用时5小时18分钟 [1] - 此次横渡挑战的规划路线全长约8公里,距离较其2024年完成的威海湾4.15公里横渡翻倍,对体能和耐力要求更高 [1] - 在挑战过程中遇到舢板倾翻突发状况,通过登上大船渡过湍急洋流,体现了应对风险的能力 [1] 管理层理念与目标 - 管理层分享将大目标拆分为小步骤的方法论,例如从走路到慢跑再到快跑的渐进过程,以推动持续改变 [1] - 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认为设立目标有助于忘记焦虑和恐惧,并希望传递坚持突破、热爱生活的积极信号 [2] - 此次挑战旨在为第十五届全运会传递正能量和信心,预祝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1][2]
科技公司CEO突发意外去世,年仅44岁!“跳伞时被同伴膝盖击中头部,坠落在指定区域外的农场田地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8:17
事故核心事件 - 巴西科技公司沃卢伊电信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布里蒂斯于8月2日高空跳伞时,与同伴在空中发生撞击,被同伴膝盖击中头部,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1][3] - 事故发生时两人均及时打开降落伞,但布里蒂斯因头部受创失去对降落伞的操控能力,最终坠落在指定区域外的农场田地里 [3] - 当地政府及跳伞协会确认跳伞各环节均严格遵循安全标准,相关器材已送警方鉴定,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涵盖天气、技术操作与设备性能等因素 [3] 企业家与极限运动关联 - Meta公司在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其CEO扎克伯格对格斗、极限运动和飞行的热爱将带来受重伤或致死的风险,并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4][6] - 红牛创始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酷爱飞行和赛车并赞助多项极限运动,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投资成为首批进入太空的私人游客 [6] - 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曾挑战乘热气球横渡大西洋、参与冲浪和深海潜水,并进入太空成为私人航天第一人 [6] - 2023年6月泰坦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拉什及亿万富翁哈米什·哈丁均为极限运动爱好者 [6] - 国内企业家如万科创始人王石曾2次成功登顶珠峰并喜欢飞滑翔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也热爱登山 [7]
在运动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运动员成就 - 极限运动员张京成功登顶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并从海拔8200米处滑雪下降,成为首位在此海拔成功滑雪的中国人[2] - 在登顶珠峰后,其继续挑战并成功登顶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实现连登两座高峰的壮举[2][4] - 其在珠峰滑降过程中遭遇滑坠,持续48秒,但随后独自找回装备并成功完成第二次滑降至C4营地,创造了中国滑雪的最高海拔纪录[4] 前期准备与训练 - 运动员拥有扎实的运动背景,5岁开始习武,学习散打、跆拳道、拳击,后专攻110米栏,并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 - 为此次挑战,其进行了系统性准备,曾逐步挑战并滑雪下降海拔5254.5米的岗什卡雪峰、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和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2] - 去年成功登顶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后身体状态良好,是其决定今年挑战连登珠峰和洛子峰的关键因素[2] 挑战过程细节 - 攀登珠峰时,其背负重达5公斤的双板,在穿越昆布冰川时步伐缓慢并出现严重咳嗽症状[3] - 从珠峰峰顶下撤至海拔约8250米处开始滑雪,该位置雪面为硬冰与岩石混合,坡度达44度,风大且能见度低,且其已连续奋战21小时体力透支[4] - 第二次滑雪时雪面已完全变为冰面,其使用镐和雪杖作为制动工具,最终顺利滑降[4] 未来展望 - 运动员表示在运动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未来将继续挑战自我、探索极限[5]
追光|在海拔4000米追风,旦增吉美的速降人生
新华社· 2025-03-31 10:34
核心观点 - 藏族青年旦增吉美通过十年速降单车运动实现个人成长,并将此热爱发展为推动西藏地区自行车文化普及和青少年教育的平台 [1][3][14] 个人经历与成长 - 旦增吉美25岁,已有十年速降单车运动经验,从内向的“宅男”转变为极限运动爱好者 [1][3] - 2017年遭遇严重摔车事故,但未放弃运动,2023年首次走出西藏参加全国青少年自行车山地速降系列赛 [6][8] - 在全国比赛中因陌生赛道摔伤未能取得成绩,经历迷茫后重新确认对运动的热爱 [11][13] 车队发展与运营 - 旦增吉美与朋友共同组建名为“疯狂的挖掘者(Crazy Digger)”的车队,寓意像野牦牛一样开辟自己的道路 [4] - 车队规模从最初几人发展到170余人,仅2024年就增加50多名成员 [16] - 车队在2023年夏天于西藏举办小型越野比赛,并计划2024年在拉萨开设自行车和越野电动车俱乐部以搭建交流平台 [16] 行业推广与社区建设 - 西藏地区自行车运动圈子较小,参与者较少,旦增吉美致力于将单车文化和专业知识普及给当地青少年 [4][14] - 通过邀请高水平车手进藏交流、参与培训引导工作,让青少年在安全前提下体验运动精神 [14] - 车队活动集中在拉萨周边海拔4000多米的山地进行,典型训练模式为“推车两小时,下山10分钟”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