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四问
搜索文档
经营权流转、产权活化,这一改革正逐渐“唤醒”广东林业资源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正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将碎片化的林业资源转化为可抵押融资的“活资本” 推动林业产业从传统木材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2][6][8] 改革关键举措与现状 - 改革核心是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放活经营权 鼓励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 推动资源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 [2] - 佛山市高明区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流转林地约1.2万亩发展澳洲坚果产业 其中裕明农业科技公司建立5700亩基地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250万元 提供稳定就业超60个 农户月收入达4000-5000元 [2][3] - 多地探索不同发展模式 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采用“油茶+N”复合套种 亩均利润超千元 河源连平县由县属国企收储林地发展油茶 广州从化区引入大型项目发展森林旅游康养 带动周边6个村经济发展 [3] 产权活化与金融创新突破 - 改革重心从“明晰产权”深化到“活化产权” 使林业资源成为可抵押、融资、流通的“活资本” [6] - 韶关翁源县发放全省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 5家企业获银行授信1100万元 肇庆封开县发放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 将林下经济、碳汇等非木质收益权变为可质押的法定权益凭证 [5][6] - 探索林票运行机制、林业碳普惠机制、碳票制度等 构建林业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的完整路径 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7] 产业转型升级与未来挑战 - 广东林业产业正从传统木材生产转向多元化生态产品供给 全力打造油茶、竹、森林康养等八大产业集群 [8] - 当前瓶颈在于林业资源价值难以精确量化 碳汇领域缺乏高精度碳储量监测技术 精深加工领域对林产物化学组分利用效率低 [9] - 突破关键在于融合遥感、AI与生物技术 构建林业资源“数字孪生”平台 实现林木生长、碳汇能力的实时感知与预测 驱动产业向数据和创新驱动跃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