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
搜索文档
农行广西梧州分行精准浇灌让小坚果长成大产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24 08:40
岑溪市信畅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首家专业从事澳洲坚果科研培育、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 一体的现代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全国优质澳洲坚果种苗培育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3000多亩, 可培育优质种苗200多万株,在华南地区的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先锋引领作用。 农行梧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份,该分行通过"信用+担保"的形式向该企业成功发放300万元 的信贷资金,有效解决了企业无贷款抵押物的融资难题,顺利迎接8月份开始的采收加工季。据悉,该 公司今年加工厂初加工产能可达3000吨,深加工产能达1000吨,全年销售量将突破3000吨。 ■本报记者 曹沛原 近期,广西梧州岑溪市的澳洲坚果迎来了丰收。农行广西梧州分行营销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走进坚果种植 园、坚果加工车间,实地考察坚果收成和加工销售情况,并向企业负责人和种植农户了解后续资金需 求。 归义镇的陈女士2020年开始种植澳洲坚果,在农行150万元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支持下,她进一步 扩大种植并建立坚果种植场,主要从事坚果种植及其产品销售。目前,陈女士的坚果种植场面积已达 187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今年天气状况好,坚果长势也不错,收成比往 ...
“超级冰箱”
广西日报· 2025-11-14 12:12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水口口岸二桥监管货场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项目占地面积约600亩,总投资4.05亿元,有效缓解了原有货场场地小、易拥堵的问题 [1] - 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冷库于6月开始运营,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2万平方米,总投资2.97亿元,是广西规模最大的边境冷库 [1] - 冷库运营以来已有600多吨产品入库周转,其功能不仅是存储空间,更是食品产业升级的推动者,助力园区食品产业向高端化、标准化、智能化迈进 [1] 通关能力与效率提升 - 水口口岸二桥监管货场启用后,口岸通关能力跃升至每日1500辆,成为广西通关能力最大的口岸之一 [1] - 水口—越南驮隆口岸于9月12日正式晋升为国际性口岸并开通运行,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 [2] - 今年1—10月,水口口岸通关车辆累计达3.73万辆次,同比增长70.52% [2] 贸易增长与经济效益 - 今年1—10月,水口口岸进出口货值预计约113亿元,同比增长59% [2] - 口岸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龙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2] - 冷库延长了生鲜产品的货架期,降低了损耗和成本,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生鲜贸易的"超级冰箱" [1]
绿美广东,林果飘香!到现场去,一口尝尽粤林山珍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20:04
活动概况 - 活动全称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广东省第三届经济林金秋消费季活动” [9][10] - 活动由广东省林业局和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10月16日9:00-17:00在清远市佛冈县森波拉森林酒店广场举行 [7][8][11][95] - 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省21个地市的70多家林业龙头企业,展销上百种林产品 [11][12][13][81] 活动定位与意义 - 该活动是全省年度重点林业经济活动,是展示广东林业产业实力的重要窗口 [15][16][17] - 活动旨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林产品的需求,激活林产品消费潜力,并助力乡村振兴 [18][19][20] - 活动对推动林下经济提质增效和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1] 参展产品与产业特色 - 广东依托独特的区位、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24][25][26][27][28][29][30][31][32] - 参展产品涵盖林菌、林茶、林果、林药、林蜜、林禽、林菜等全品类林下经济优品 [37][38][39][82] - 具体代表性产品包括清远西牛麻竹笋、英德红茶、韶关仿野生灵芝、阳春澳洲坚果、梅州沙田柚、新会陈皮等 [39][40][42][43][44][48] 活动亮点与消费者保障 - 活动设置产品展销、美食品尝、民俗表演、免费品鉴等环节,增强互动体验 [74][75][90][91] - 参展林产品均经过严格检测,部分产品可实现全程追溯,为品质提供保障 [83][84] - 活动为采购商提供现场签约便利,方便好货直达消费者 [90]
经营权流转、产权活化,这一改革正逐渐“唤醒”广东林业资源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正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将碎片化的林业资源转化为可抵押融资的“活资本” 推动林业产业从传统木材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2][6][8] 改革关键举措与现状 - 改革核心是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放活经营权 鼓励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 推动资源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 [2] - 佛山市高明区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流转林地约1.2万亩发展澳洲坚果产业 其中裕明农业科技公司建立5700亩基地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250万元 提供稳定就业超60个 农户月收入达4000-5000元 [2][3] - 多地探索不同发展模式 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采用“油茶+N”复合套种 亩均利润超千元 河源连平县由县属国企收储林地发展油茶 广州从化区引入大型项目发展森林旅游康养 带动周边6个村经济发展 [3] 产权活化与金融创新突破 - 改革重心从“明晰产权”深化到“活化产权” 使林业资源成为可抵押、融资、流通的“活资本” [6] - 韶关翁源县发放全省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 5家企业获银行授信1100万元 肇庆封开县发放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 将林下经济、碳汇等非木质收益权变为可质押的法定权益凭证 [5][6] - 探索林票运行机制、林业碳普惠机制、碳票制度等 构建林业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的完整路径 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7] 产业转型升级与未来挑战 - 广东林业产业正从传统木材生产转向多元化生态产品供给 全力打造油茶、竹、森林康养等八大产业集群 [8] - 当前瓶颈在于林业资源价值难以精确量化 碳汇领域缺乏高精度碳储量监测技术 精深加工领域对林产物化学组分利用效率低 [9] - 突破关键在于融合遥感、AI与生物技术 构建林业资源“数字孪生”平台 实现林木生长、碳汇能力的实时感知与预测 驱动产业向数据和创新驱动跃迁 [10]
“菜小西”出圈、风机“起舞”、灵芝“生金”……看阳山产业“变形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8:50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 阳山县农业产值持续增长 通过土地 链条 主体 品牌四轮驱动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 品牌化 融合化发展[4] - 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4.76万亩 整治整合土地19.22万亩 土地利用率极大提升[7] - 清远(阳山)鸡年出栏1703.55万羽 产值约13.04亿元 阳山西洋菜种植面积1.8万亩 产值13.5亿元 阳山丝苗米种植面积16万亩 综合产值6亿元 阳山淮山种植面积0.6万亩 综合产值2.7亿元 阳山玉米种植面积9.9万亩 产值约1.6亿元[7] - 登记在册农业经营主体1634家 包括农民合作社678家 家庭农场700家 农业企业256家[11] - 成功打造阳山鸡 西洋菜 淮山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阳山西洋菜AI推广大使促成超亿元产销合作签约[11] 林下经济发展 - 充分发挥402.5万亩林地资源和73.53%森林覆盖率的禀赋优势 系统布局林下产业[15] - 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16.66万亩 同比增长9.17%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1亿元 抵押林地面积13.57万亩[18] - 秤架瑶族乡林下灵芝种植基地年产干灵芝近1万斤 市场均价每斤800元 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00多亩[18] - 全县林业总产值达6.56亿元 同比增长28.9%[21] - 与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 推广优质品种 累计培训林农和技术骨干4.5万人次[22] 文旅融合发展 - 阳山是广东省旅游强县 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3] - 投入200万元打造非遗陈展馆 推动非遗展示与文化活动相结合[26] -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 匹克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40多场[31] - 全县登记在册民宿达126家 大崀镇松林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试营业即爆红网络[34] - 小江镇下坪村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及红色教育产值约60万元[38] 绿色能源发展 - 阳山是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年均风速6.5米/秒以上 常年日照平均时数1700小时左右[39] - 石羊楼风电项目年均上网绿色清洁电能达1.2亿度 年减排二氧化碳12.8万吨[43] - 14个风电项目列入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 其中5个项目建成并网 累计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43] - 与中国能建西南院签署协议 投资20亿元建设200兆瓦分布式光伏和20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44] - 中核阳山3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是广东省最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 年节约标准煤10.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5万吨[46] - 风电 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876兆瓦 新能源年发电量突破11亿千瓦时 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超22亿元[49] 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 - 江英镇旱地西洋菜2024年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0% 七拱镇丝苗米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5.67万亩 产值1.56亿元[50] - 青莲镇蚕桑产业种植户达300多户 面积从2000多亩扩至4000多亩 产业总值提升至2000多万元[50] - 黄坌镇茶叶产业2024年种植达2300多亩 产值超500万元 秤架瑶族乡灵芝种植面积从30亩扩至1833亩[50] - 黎埠镇农光互补项目累计收入超1400万元 缴税近400万元[51] - 阳城镇枸杞叶产业形成6000亩种植规模 1.5亿元年产值产业带[51] - 杜步镇澳洲坚果产业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 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破1亿元[51] - 太平镇"灵芝鸡"2024年出栏约4万羽 产值近400万元 岭背镇蒲芦洲村沙田柚今年预计产量3000吨 收入突破3000万元[55]
广东“妇女创业小额贷”15年带动158万妇女创业就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12:02
项目概况 - 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设立15年,直接受惠妇女15.8万人,间接带动158万妇女创业就业 [6][7][19] - 省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1.7994亿元,推动全省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59亿元 [18][19] - 目前正在计划设立第6期项目 [20][21] 贷款政策 - 贷款对象为广东省本地户籍、60岁以下、具备创业能力的妇女,优先扶持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 [8][9][10] - 妇女单户贷款额度最高10万元,示范性项目负责人可申请最高30万元贷款 [13][14][15][16] - 贷款期限1-2年,省财政给予贴息支持 [12] 典型案例 茂名市邦和海产品有限公司 - 创始人杨梅2019年创立公司,主营海参养殖及深加工,2023年获30万元贴息贷款 [24][25][29] - 贷款用于预制菜研发、品牌店建设及生产线升级,年产值达1000万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港澳台超1000家实体店 [30][31][32][33][34] 韶关市龙归后坪丝茅姜生产专业合作社 - 创始人宋道玉2010年成立合作社,获30万元贷款后升级姜糖生产线,加工能力翻倍 [40][41][48] - 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500余户农户种植生姜,亩产量从3000斤提升至5000斤 [43][44][51][52] 茂名化州"岭南印象"橘红品牌 - 创始人闫小灿2018年通过电商推广化橘红,年成交额超500万元,2021年创立新品牌 [59][60][61][62] - 2023年获30万元贷款用于品牌升级,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培训电商学员超300人次 [67][68][70][71][72] 云浮市利农坚果有限公司 - 创始人肖伙连转型种植澳洲坚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 [84][85][86][94] - 2023年获10万元贷款建设加工车间,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附加值提升40%,年销售额增长33%至200万元 [91][92][93][95] 项目成效 - 通过金融支持推动农业深加工、品牌建设及电商布局,典型案例显示企业年产值增长达33%-100% [34][51][93] - 形成联农带农效应,平均每个案例带动100-500户农户参与产业链 [52][72][94]
琼中中平镇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项目助农增收
海南日报· 2025-06-17 09:05
项目概况 - 琼中中平镇黎明村利用1000亩荒地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 种植燕窝果 黄金山竹 高产油棕 红毛丹等原产国外的"新奇特优"品种 [1] - 项目采用生态智慧农业模式和数字农业平台 计划建设智慧果蔬园并创建有机高端水果品牌 [1] - 产业园规划新增种植100亩妈咪果 100亩椰柿和200亩澳洲坚果 这些高价热带水果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 [2] 区位优势 - 选址琼中因其低纬度高海拔地理特征和热带雨林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自然条件适宜果蔬种植 [2] - 项目紧邻万洋高速中平出口 毗邻万泉河和红岭水库 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景观资源 [3] 运营模式 - 企业4年前已在琼中营根镇建立燕窝果种植基地 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 [2] - 中平镇政府主动引进企业 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开发荒地资源 [2] - 计划延伸产业链 发展热带果蔬研学 四季采摘 共享农庄等业态 实现农业与旅游结合 [3] 社会效益 - 项目覆盖脱贫户和监测对象617户2450人 预计惠及中平镇2450名村民 [2] -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 产供销一站式"模式提升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价值 [3]
一省抵多国,云南被大大低估了
虎嗅APP· 2025-04-12 20:51
云南咖啡产业崛起 - 云南咖啡自给率5年内从20%飙升至50%,主要依赖本土产能提升[4] - 云南咖啡已获星巴克、瑞幸等头部品牌认可,实现进口替代[4] - 2024年云南咖啡综合产值达500亿元,接近普洱茶800亿元的60%[5] - 中国咖啡市场年增速25%-35%,远超全球2%增速,2023年人均消费16.74杯[8] - 预计2030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1.8万亿,上游原材料占比10%-15%约2000亿[8][11] 产业优势与政策支持 - 云南咖啡种植集中在临沧、普洱等5个地区,具备区位和气候双重优势[13][17] - "咖六条"政策推动云南咖啡精品率从8%提升至31.6%,精深加工率从20%提升至80%[18][22] - 政策包含补贴良种培育、加工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及贷款贴息等全方位支持[21] 热带作物产业集群 - 云南热带作物总产值构成:水果600亿、茶叶800亿、橡胶600亿(2030年预计1000亿)[25] - 牛油果种植超10万亩,阳光玫瑰葡萄占全国25%产量,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全球第一[25] - 本土供应链优势显著(如牛油果从采摘到上架仅需3天vs进口1个月)[26] - 中国热带作物消费市场规模:榴莲1300亿、香蕉芒果6800亿、咖啡可可3200亿[27] 品牌化发展挑战 - 云南咖啡企业规模较小(后谷咖啡年收入10亿vs雀巢4000亿)[30] - 普洱茶品牌价值82亿全国第二,但仍远低于立顿百亿美元估值[30] - "一县一业"战略已培育保山小粒咖啡、孟连牛油果等地域品牌[32] - 需借鉴佳沛奇异果模式,加强标准化、研发和品牌故事打造[37] 基础设施与产业升级 - 中老铁路通车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勐满口岸日通行300辆货车[35] - 普洱建成亚洲最大咖啡加工产业园,德宏坚果加工厂日处理200吨[36] - 物流短板待改善,"十四五"规划建设20个农产品集散中心[36] - 新品种培育成效显著(如"云咖1号"亩产翻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