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浙大网新中标智能化工程项目 数智化战略持续推进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9:41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对于具有系统集成背景的企 业而言,构建数智化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既需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也需应 对算力部署与场景落地中的适配性、成本控制和用户接受度等现实挑战。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 联动,叠加企业自身丰富的实施经验,有望提升平台服务的落地效率与延展能力。 在搭建算网一体化平台的同时,浙大网新还在大模型平台方向展开探索。公司打造的"大先生模型"开发 平台,以"西湖之光"算力资源为底座,依托火山Hiagent搭建的华通云LLMOps平台,面向高校等用户提 供零代码、敏捷迭代的大模型开发服务。 目前,基于"大先生模型"开发平台构建的"浙大先生"高校智能体平台已正式上线。浙大网新依托算力池 化、模型库拓展和AIGC工具链升级,持续提升平台综合能力,并联合浙江大学共建覆盖教学、科研与 生活场景的AI知识库,为"大先生平台"向全国教育行业推广奠定了基础。 柏文喜表示,随着"东数西算"、城市级医疗/教育AI基础设施等加快落地,地方政府日益倾向于"本地总 包+长期运营"的服务模式。浙大网新具备高校背书、项目经验与资本能力,有望成长 ...
“好为人师”的创业者——专访海泰科董事长孙文强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2:08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公司为汽车模具制造企业,产品覆盖全球头部汽车品牌[2] - 模具单品价格接近百万元,包含数字孪生、仿真分析及ERP/MES系统支持[3] - 创始人孙文强原为青岛科技大学教师,2004年创业,2015年辞职[4] - 公司2021年7月登陆创业板,成为行业头部企业[5] 产品与技术竞争力 - 主营汽车注塑模具,用于车身、内饰、外饰等部件制造[6] - 模具优化可将成型周期从90秒缩短至40秒,大幅提升生产效率[6] - 拥有物理发泡、化学发泡、多色模具、低压注塑等自主研发技术[10] - 新车型开发周期从4年缩短至1-3年,改款周期从6-24个月缩短至4-15个月[10] 市场与国际化布局 - 欧洲为最大海外市场,2024年美国销售收入占比3.93%,外销总收入占比60.97%[6] - 2019年在泰国设立子公司,2024年投入1.6亿元启动泰国二期项目,预计8月投入使用[7] - 中国模具企业凭借产业链配套和交付能力,在国际市场具备竞争优势[6] 行业趋势与创新 - 汽车轻量化、低碳化、智能化推动模具行业变革[9] - 新材料创新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发行可转债建设"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12] - 模具创新多为跟随式,材料创新可带来颠覆性变革[12] 研发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AI技术辅助模具设计,将2个月人工设计缩短至几小时[11] - 拥有"大型精密汽车注塑模具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积累海量数据用于垂类模型训练[11] - 自主二次开发模流分析软件,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度[11] 资本市场与战略 - 2024年7月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强调公司质量是投资价值基础[11] - 新材料项目青岛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拓展业务边界[12]
【干货】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30 11:08
本文核心数据:土壤修复产业链图谱;中国土壤修复企业分布;中国土壤修复代表企业业务布局 土壤修复产业链全景图谱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上游(修复用剂、设备供应商等)主要为设备、修复药剂等提供支持和服务;中游业务主 要可以分为咨询类(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与风险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修复 工程),以及后期评估、维护等工作;下游主要是具有土壤修复需求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 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单位等。 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预期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巨大,各行各业都开始往这方面发 展。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专注土壤设备研发的企业有新地标、科盛科技等;检测设备制造厂商有实朴 检测、富邦股份等。在中游环节,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既有综合性企业,如建工修复、森特股份等企业产 业链布局完善;也有专注于修复咨询、技术支撑、调查评估、修复工程、第三方检测等具体领域的企 业,如中节能大地、京蓝科技、高能环境等。后期土壤修复工程监测和验收工作主要由各地方环保局开 展。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建工修复(300958);高能环境(603588);京蓝科技(000711);森特股份 ...
港股行业点评报告:亚信融合英伟达Omniverse,三大行业机会亦可关注
开源证券· 2025-07-30 1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将自研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转型之路,Omniverse使用扩散有望带来3方面行业机会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Omniverse平台情况 - NVIDIA Omniverse是易扩展开放式平台,可实现开放式协作及物理世界模拟,已被700多家公司和7万多名个人创作者采用,未来可拓展市场空间广阔 [5] 行业机会 - 重视Omniverse带动的仿真市场,算力、交付、企业端均有望受益,受益标的有亚信科技、商汤 - W、中国软件国际 [7] - 交付领域,以亚信为例,有望从大模型、agent交付延伸至AI平台交付,终端行业向制造型企业延伸,中国已有数百个项目运用Omniverse模拟数字孪生 [8] - 下游制造企业,可关注Omniverse带来的效率提升,如带动富士康产线布局周期缩短50%,优化仓储物流等 [8] - 若Omniverse打开国内仿真模拟市场需求,国产化替代方向可关注,如松应科技推出ORCA,商汤、中国软件国际等在数字孪生领域有布局 [8]
数智科技助力中国防汛救灾通信保障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01:11
防汛抗洪中的通信保障技术应用 - 电信运营商在防汛抗洪中采用高科技设备包括抢险无人机、便携式卫星背包站、AI防汛大模型等,全力保障通信网络畅通 [1] - 河北联通使用无人机进行吊线作业,将80米长的主线缆跨河运送,无人机操作手全天穿梭于各吊线作业点位 [1] - 河北联通借助AI、5G、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风险区人员动态分析框架及多类业务模型,实现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转变 [1] 通信设备抢修案例 - 中国电信抢修队背负30公斤Ka便携卫星背包站等设备,跋涉2小时进入北京密云区黄峪口村调通卫星通信信号 [1] - 北京密云、怀柔、延庆、平谷四区460余个受损基站已抢通 [1] 应急通信服务 - 中国移动为北京用户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北斗短信服务,支持无网络信号时收发应急短信 [2]
【用AI联通】特别报道 中国联通:万众齐心 数智防汛
齐鲁晚报· 2025-07-29 13:38
进入主汛期,全国多地防汛抗洪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城市里、乡镇中、河道边,中国联通各级单位纷纷进入抢险救灾 紧急状态,多措并举、分秒必争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同时启用抢险无人机、便携式卫星背包站、AI防汛大模型等高科 技防汛设备和创新防洪工具,全力保障通信网络畅通。 北京联通:红色预警连发!分秒必争逆行山区 面对连发的红色预警,北京联通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调动全公司应急资源,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抢险恢复通 信。目前累计投入现场保障人员320余人(兄弟省分支援20人)、各类车辆41辆、应急装备77台套(兄弟省分支援38台 套),包括卫星基站车10辆、基站车2辆、应急发电车2台,卫星小站28个、卫星电话34部、无人机1架,从现场应急、 现场抢修双维度全面对接上级单位的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截至29日8时,密云区基站恢复192个,OLT恢复28台;怀柔区光缆恢复4条,基站恢复50个,OLT恢复17台;延庆区基 站恢复3个;平谷区基站恢复1个。 北京联通同时推出免催免停保畅通服务:对怀柔、密云、延庆区域的用户提供免停机服务。怀柔、密云、延庆区域北 京联通用户在现阶段手机、固话、宽带因欠费未及时缴费,也不会被停机。此外,为保 ...
亚信科技(1675.HK):集成NVIDIA OMNIVERSE 赋能工业制造数智转型
格隆汇· 2025-07-29 11:26
亚信科技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 - 亚信科技将自研数字孪生平台AISWare Digital Gemini、MaaS平台、智能体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1] - 亚信科技数字孪生平台是通用开发工具,整合大数据、物联网、GIS、3D、BIM、AI等技术,支持网络、工业制造、城市治理等多场景开发与运营 [1] - NVIDIA Omniverse提供API、SDK和服务,支持开发者将OpenUSD、RTX渲染技术、物理AI集成到工业软件工具与仿真工作流中 [1] 大模型应用与工业场景落地 - 集成平台搭建仿真环境,客户可进行虚拟场景构建与训练,结合大模型服务实现对真实生产活动的规划、驱动与执行 [2] - 亚信科技已协助多家制造业企业利用大模型构建检修知识中枢、预测设备故障、实现生产排程自动化 [2] - 公司未来将深化平台集成,聚焦工业制造等行业,开拓市场并推进交付 [2]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亚信科技跻身中国"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六强,与华为云、百度、阿里通义、中国电信并列 [2] -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中,73家企业入选,亚信科技在咨询规划、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等7大方面能力突出 [2] 公司发展战略与财务预测 - 亚信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持续加强AI注智以应对BSS业务波动并提升OSS业务份额 [3] - 公司聚力打造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53亿元、7 06亿元、8 2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7%、56%、16%,对应PE分别为23 3X、14 9X、12 9X [3]
亚信科技20250728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AI大模型、工业、制造业、电力、餐饮等 - 公司:亚信科技、阿里巴巴、英伟达、ABB、德勤、埃森哲、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紫金矿业、江苏电力、苏美达、中海油、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百胜集团、肯德基、奔驰、宝马、Autodesk、Blender、汉德、鼎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亚信科技AI大模型交付进展显著**:自2024年业务客户发展迅速,2025年上半年新增近50个商机含多个千万级项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紫金矿业等大型客户合作项目推进快;电力行业完成光明大模型POC工作并在多省份展开场景开发;中海油、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有相关项目计划;百盛集团旗下肯德基智能点单系统上线并计划全球推广[2][3][4] - **亚信科技与多方合作紧密** - **与阿里**:超60%存量项目由亚信负责,增量项目优先给亚信;计划进行前瞻性技术研发合作;与阿里合作将应用与一体机打包推出解决方案并在多客户成功运行[2][5][14] - **与英伟达**:成为英伟达软件部门交付伙伴;合作解决工业大模型仿真和寻优问题;计划深化合作加强软件、网络等协作[2][6][13] - **与ABB**:达成战略合作拓展制造业客户,首个交付对象为海尔,10月展示成果[2][16] - **工业领域大模型应用有优有挑战**:优势是内化专家知识提升判断稳定性;挑战是客观寻优难,需高算力;英伟达Omniverse平台降低仿真成本使过程可行[2][8] - **阿里巴巴一体机产品市场表现良好**:市场反应回归理性,关注实际应用效果;在运营商入库测试中表现出色;推出多种配置满足不同规模企业需求[10][11] - **未来一体机与应用打包模式成主流**:满足客户刚需,提升一体机销售;亚信推出财务大模型、招投标书撰写agent、营销助手agent等解决方案并成功运行[14] - **英伟达软件在工业仿真有优势**:算力使用集约化,适用于计算量大的工业仿真领域;与传统软件相比资源消耗降低超10倍[19][20] - **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制造有应用机会**:用于排障、寻优等;ABB数据采集和反向控制优势与仿真软件结合可行,为大模型进入制造业提供机会[21] - **亚信科技AI业务目标明确**:去年大模型交付千万级,今年预计达亿级,下半年或超两亿;明年继续高速增长,以增加客户数量为首要目标[3][27][30] - **客户AI应用预算分配有变化**:前年和去年主要买算力和平台,今年应用预算增加,千万级项目数量显著增加[28] - **AI应用领域前景好**:是长期可持续发展赛道,短期波动提供投资机会;亚信因新增量客群受关注,具备长期成长空间[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亚信安全地位提升**:从与大厂跟随式合作发展到并肩作战,在直客项目中能快速成交,成为行业首选[18] - **英伟达物理AI平台有落地案例**:OpenWorks在奔驰、宝马等国外企业有典型项目落地[23] - **仿真交付项目情况**:客户需求分析后工程构建,目的是解决工业流程等问题;单体项目百万级,小几百万到大几百万不等[24] - **解决AI幻觉问题有方法**:通过限制条件设置、知识扫描库化、强化学习和微调训练、与阿里合作调整等方法,提高大模型准确度[25][26]
道氏技术20250728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公司 道氏技术、新贝森、广东赫奇原子计算中心有限公司、广东鹤西、广东新贝盛世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道氏技术业绩与业务 -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 2.2 亿 - 2.4 亿,同比增长约 100%,主要增长源于战略资源部阴极铜扩产,2023 年阴极铜出货量 4 万吨,2025 年预计 5 - 6 万吨,年底接近 7 万吨[3] - 陶瓷材料和碳材料业务稳定,锂电业务量不如往年,但金属价格上涨带来收益[3] 道氏技术与新贝森合作 - 双方成立广东赫奇原子计算中心有限公司,旨在结合 AI 算力与材料应用提升研发效率,解决单壁管等关键材料研发耗时耗力问题,广东鹤西由道氏技术控股 80%,新贝盛世占股 20%,注册资本 5000 万元[4] - 引入 APU 设备后,道氏技术单壁碳纳米管质量参数从 110 - 120 提高到 140 - 150,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降低人力成本,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4][23] 新贝森 APU 芯片 - 选择开发非冯诺依曼架构 APU 芯片,是为应对科研大规模计算需求,突破传统架构存储墙瓶颈,提升计算速度并降低功耗,如第一款 APU 产品运行原子级科学计算时,比进口 CPU 核提速三数量级,比高端 GPU 提速一个数量级[6] - 应用优势和市场前景:近期可替代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 CPU 和 GPU,抢占百亿级超算服务市场份额;中长期有望使材料研发范式转向数字孪生,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甚至更高[9] - 核心技术壁垒是轻量化设计技术,用移位、指数预对齐等取代传统乘法运算,使用自定义非线性激活函数和量化神经网络,提升片内并行度,形成知识产权保护[22] APU 产品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 - 主要有销售算力(按小时收费提供计算服务)、销售硬件(APU 加速卡等)、承接大客户研发需求并提供优化报告或建议三种商业模式[18] 第二代 APU 产品 - 预计 2026 年推出,将在第一代基础上进一步提速一到两个数量级,有望替代 2025 年中国超算服务市场中原子级科学计算部分需求[20] - 推出后将改变材料领域研发范式,减少对实验试错的依赖,打开中长期增量市场,提升研发效率[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贝森 APU 适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制药、环境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能加速相关研究进程并提高精确性[12] - 用户从传统 GPU/CPU 切换到 APU 成本低、操作便捷,只需在控制脚本中改动关键字,APU 作为加速卡插入现有计算节点与 CPU/GPU 协同工作[15] - APU 可直接利用现有生态系统,操作简单易上手,插入 APU 卡后在 Python 脚本中改动一个关键字即可完成切换,对创业公司和用户都有好处[16] - 新贝森在锂电池领域,特别是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应用中有优势,能分析元素运动规律,已有顶尖研究机构采购设备进行计算,产品还适用于物理、国防等领域[13] - 中国芯片工艺制程落后不制约新贝森芯片生产,可通过落后工艺节点实现高性能,避免高端工艺节点卡脖子问题,非冯诺依曼架构在原子级科学计算领域是创新[14] - 第一个数据中心注册资本 5000 万元,可建成第一期算力中心,因计算任务主要由 APU 承担,所需 CPU 和 GPU 性能要求低,降低整体成本[19] - 公司设计存算一体化芯片架构,大幅降低数据搬运能耗,实现两到三个数量级的能效提升,成果已在第一代产品验证,第二代将进一步优化[27] - 大原子模型类似于大语言模型,智算中心基于大原子模型构建,可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实现高效且通用的计算能力[28]
阿维塔半年销量倍增连续4月破万 5G数智工厂挂牌60秒下线一台车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34
工厂与技术 -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在重庆挂牌,由长安汽车、华为、中国联通联合打造,是全球首个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设备自动化率100%,应用5G、AI、数字孪生等40余项技术,平均每60秒下线一台新车,支持跨品牌共线生产 [2][6] - 工厂基于统一数字底座实现全制造流程数字化,所有设备5G联网,订单生成到车辆下线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全透明 [8] - 行业观点认为该工厂将为公司在产能保障与技术迭代上提供强劲支撑,助力高端市场布局 [2][8] 销量表现 - 2024年6月销量达1.02万辆,同比增长117%,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 [3][11] - 2024年全年销量7.36万辆,同比翻倍,增速行业领先 [12] - 2025年上半年销量5.92万辆,同比倍增 [4][14] 战略规划 - 2025年挑战2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 [5][13] - 计划2030年推出17款新产品,覆盖轿车、SUV、跑车、MPV,目标全球销量80万辆,成为中国高端汽车品牌前三 [8] - 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销量5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400万辆,数智新汽车300万辆,海外120万辆 [16] 资本运作 - 2024年8月以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1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8] - 2024年12月完成C轮融资超110亿元,投资方包括长安汽车、渝富系基金、南方资产系基金等 [9] - 计划2026年IPO上市 [10] 国际化布局 - 2024年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车型售价50万-70万元起步 [15] - 2025年计划进入超5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160家渠道,目标海外年销量1.5万辆,2027年达6万辆 [16] - 2025年7月与约旦、埃及经销商签约,阿维塔11在新加坡上市 [16] 合作与支持 - 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车型,在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领域深度合作 [9] - 阿维塔科技总裁表示新央企成立将为公司提供更强有力支持 [7] - 长安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量135.53万辆(同比+1.59%),自主品牌占比84.9%,新能源车销量45.17万辆(同比+49.05%)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