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种植

搜索文档
标准化种植 品牌化营销 山西晋城全力推动陵川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8:19
产业发展现状 - 中药材产业覆盖陵川县11个乡镇和80%以上行政村,从业人口突破6万人,全产业链产值达22亿元[1] - 中药材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省内外具有标志性特色产业影响力[1] - 种植面积达8.5万公顷,年产量突破1.66万吨,规模效益持续释放[2] 标准化建设 - 出台《陵川县野生连翘抚育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两项省级地方标准[1] - 制定连翘、党参、黄芩、柴胡、紫苏等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对全产业链实施严格监管[1] - 九州天润道地药材公司的连翘基地获国家认证为"三无一全"基地品种[1] 品牌化建设 - "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翘、党参、连翘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 - "陵川连翘"获得晋城市唯一"中国气候好产品"称号[2] - 乡土人家公司的"丹韵"连翘红茶在2023文旅康养城市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金奖[2] 产业转型与拓展 - 推动中药材从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转型,种植区域由东部山区向中西部丘陵区拓展[2] - 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建设、野生抚育、高标准温室育苗基地等项目[2] 市场推广平台 - 连续举办7届"太行连翘节",成功打造连翘产业大会并永久落户陵川县[2] - 构建集宣传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优质载体,助力产业对接大市场[2]
水稻质量上去了 品牌才有影响力
辽宁日报· 2025-06-10 09:51
今年,洪蕴来种植的水稻面积突破8000亩,同时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水稻面积超过10万亩,生产的"沈北七星"品牌大米在线上线下俏销。数字化育苗、无 人机运苗、自动翻耙地、自动插秧、自动收割、自动加工,他一边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全流程"智慧"种稻,一边编制"种粮手册",从种到收细化标准, 改"产量订单"为"标准订单",提升水稻质量。 全国十佳农民洪蕴来编制"种粮手册",从种到收,标准写得明明白白—— 水稻质量上去了 品牌才有影响力 本报记者 陶阳 "秧栽得立整,补苗时就能闲下来半拉膀子。"芒种时节,正是以往水稻补苗的高峰期,然而,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青年农场,却不见忙碌的场 面,这里的秧苗补植早已结束,全国十佳农民、种粮大户洪蕴来将此时的轻松归功于不久前进行的机械化、数字化插秧,"这家伙认干,还准成!" 半个月前,青年农场的水稻插秧进入冲刺阶段。放眼望去,连成片的稻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池子里,无人驾驶自动插秧机沿着预设的"AB"线往返跑。 空中,无人机不时飞过,将苗盘稳稳递到副驾手中。随着秧爪往复摆动,插秧机身后,6行笔直的秧苗在水里栽好,显得生机勃勃。 "你看,这苗栽得多直溜儿。自动插秧机干活儿板正、不丢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