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材
icon
搜索文档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研究: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获消费者青睐
源达信息· 2025-07-22 19:22
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升级,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建议关注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 [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药食同源历史悠久,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 - 中国古代有“寓医于食”传统,当代保健食品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发展,药食同源目录多次扩容,从最初33种增加到目前119种,市场有望发展 [7] -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含“药食同源”和中药材原料的食品,监管要求不同,常见成分有多糖、黄酮等,有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9] 多重因素推动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扩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基数庞大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65岁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养生保健食品需求大 [1][11] - 养生消费群体年轻化,年轻群体成为新生力量,需求精细化、多元化推动市场高端化、定制化 [11] -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为181.6亿元,预计2025年达682.1亿元,年复合增速39.2% [11] - 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养生保健食品市场有望加速扩容 [1][15] - 不同老龄群体对保健食品需求特征有差异,市场需求多元化,空间广阔 [16] 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和结构性升级 - 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养生,推动传统养生产品创新,如中药奶茶、中医版酸梅汤等受青睐,零食化高端滋补品受欢迎 [2][17] - 青年群体健康保健需求个性化,精准营养能满足需求,功能性食品是推进精准营养理念落地的载体 [20] - 精准营养理念普及促使功能性食品需求增长,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成为快速增长的细分赛道 [22]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2019 - 2020年中药材保健食品渗透率低,2023年达4.79%,头豹研究院预测2028年将达6.52% [2][22] - 老字号企业打造国潮IP,线上年轻消费者占比高,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7] 获益于中医养生热潮,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 -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中药饮片是下游直接原料,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 [28] - 传统中药饮片加工分净制、切制和炮制三道工序 [30] - 中医养生观念普及,年轻群体养生热潮推动中药饮片企业产品创新,市场空间持续增加 [32] 投资建议 - 云南白药从中成药企业发展为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形成多品牌格局,中医养生市场扩容利好业绩增长 [35] - 东阿阿胶从事阿胶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多种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受益于食补养生市场扩容 [38]
湖南靖州商贸物流“链”式增长密码:茯苓出山、竹品出海、电商通途
央视网· 2025-07-21 09:27
茯苓产业 - 靖州茯苓贸易大市场2023年交易量11万吨,交易额2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70% [2] - 茯苓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延伸至保健品、食品、美容品等领域,推出茯苓面、茯苓茶、茯苓面膜等多款产品 [2] - 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茯苓种植、加工全流程可追溯,鲜茯苓通过怀化国际陆港枢纽实现72小时全球鲜达 [3] 竹制品产业 - 辰铭竹业上半年发运出口标柜126个,竹筷单月订单超2万件,物流效率提升节省5天时间 [4] - 领高新材料竹纤维食品包装获美国FDA及欧洲SGS等认证,订单达3.5亿元,物流成本降低18% [4] - 靖州竹产业上半年产值突破30.6亿元,全国首部竹产业单行条例实施后原料运输时间缩短4小时 [5] 电商与物流 - 电商直播间实现48小时全国直达,产品覆盖200多个城市,跨境电商竹制茶具东南亚月销超万件 [7] - 怀化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使石油焦运输时间缩短1-2天,成本降低30%,上半年吞吐量35万吨同比翻倍 [8] - 新能源重卡电车实现2小时内货物分拨至湘黔桂三省交界区域,支撑周边四省供应链需求 [8] 区域经济联动 - 靖州通过"铁路+海运"专线连接广州南沙、广西钦州等港口,辐射韩国仁川、日本大阪、美国纽约等国际市场 [4] - 商贸物流体系整合茯苓、竹制品、石油焦等产业,形成"出山、出海、通途"三位一体的全球枢纽格局 [1][8]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山高何为先
河南日报· 2025-07-21 07:21
中岳嵩山,脉起于此,"九山半岭半分川"的地形,既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一度困住了向外发展的脚 步。 嵩县田湖镇张庄村将昔日的荒坡变成丹参基地,围绕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资料图 片 记者 邓放 摄 山大而高曰嵩,嵩县名副其实。 如何破解与生俱来的"碎片化困局"?嵩县的答案是因地制宜,靠山靠水靠人才,将零散资源转化为规模优 势,以"片区化推进"做足增量,通过组团式整合实现系统性突围。 从资源禀赋造就的劣势到和美乡村建设的先导,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生存发展的"自然银行",嵩县为河 南抓好乡村振兴树立起样板。 找准脚下路辨山识势,把地形短板变跳板 "咱这多是丘陵地,以前村民种粮食都是靠天收,忙活一年落不下仨瓜俩枣,没有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嵩 县城关镇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谈起从前的情况,语气里充满无奈。 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区乡村的耕地细碎化突出,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发展的短板 与约束众多。嵩县县委书记辛俊峰认为,以片区化组团式推进乡村振兴,将具备产业关联性、资源互补性的 乡邻乡镇村庄整合规划,推动三产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可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今年河南发布宜居宜业和美乡 ...
链博会观察|一杯茶的沉浮 健康理念让传统文化“沏”出新味道
贝壳财经· 2025-07-19 09:38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中国茶叶行业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309.6亿元 [2] - 健康生活理念和年轻化趋势推动即饮茶饮料、奶茶等创新产品需求增长 [2][6] - 养生茶饮相关企业注册量2024年同比增长6.1倍,存量企业同比增长44.4% [22] 产业链转型与创新 - 传统茶企从种植、批发向全产业链布局转型,涵盖研发、深加工、境内外销售等环节 [3][7][9] - 湖北省茶业集团开发茶衍生品如茶啤酒、茶曲奇、茶冰淇淋等,并建立海内外营销渠道 [7] - 新宝堂打造陈皮全产业链,涵盖种植、批发、食品研发、生物科技等领域 [9][14] 供应链合作与品牌联动 - 茶叶、中药材企业成为健康饮品品牌供应商,如星巴克使用广西茉莉花茶、福建铁观音作为茶咖原料 [17][20] - 农夫山泉在云南采购茶叶7000余吨,投资1亿元建设茶叶初制厂 [21] - 茶百道与凤庆合作建设"滇红茶园"生产基地,解决茶农"卖茶难"问题 [21] 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 - AI泡茶机、茶咖、茶味冰淇淋等创新产品涌现,拓宽茶饮消费场景 [1][7] - 星巴克推出本土化茶咖饮品,包装实现100%中国采购与加工 [19][28] - 东阿阿胶开发阿胶入茶饮品,正大集团探索养生纯茶饮料 [26] 传统文化与现代融合 - 年轻消费者通过奶茶、茶饮料等非传统方式接触茶文化 [7][20] - 老字号企业如新宝堂通过陈皮饮料等创新产品实现传统技艺年轻化转型 [14][23] - 茶饮与咖啡、中药等跨界融合,推动产品功能化、个性化发展 [17][27]
包头土右旗双擎记:储下绿电千兆 流转药香万里
内蒙古日报· 2025-07-18 18:48
储能电站建设 - 国轩高科子公司内蒙古辉宏新能源正在建设"包头威俊2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占地133亩,投资9亿元,预计2024年底建成,采用长寿命磷酸铁锂储能系统 [3] - 土右旗吸引博思、明阳、储阳、卧龙等5家企业联合打造包头威俊500KV变电站150万千瓦/900万千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超级工程,计划2025年完成 [3] - 明阳集团同期开工"威俊40万千瓦/24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采用循环寿命超6000次的314Ah电芯与高规格安全防护体系 [3] 中药材智慧产业园 - 内蒙古恒立物流投资1.65亿元在土右旗沟门镇建设中药材智慧产业园,1号交易库钢结构已成型 [5] - 产业园将建成交易、保鲜、加工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中枢,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交易额15亿元、税收3000万元,新增就业200人 [5] - 2026年二期饮片精深加工区启动后,年周转加工量将突破10万吨,目标成为内蒙古中西部最大综合型中药材产业高地 [5] 区域经济发展 - 储能项目将在低谷时吸纳富余风光电能,高峰时释放电力,为蒙西电网提供稳定性,并为内蒙古探索储能产业政策与商业模式提供样本 [3] - 中药材智慧产业园将推动包头道地黄芪、甘草走向全国,加速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高地和民生福祉 [5] - 重大项目被视为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的科技密钥和区域经济换挡升级的核心引擎 [5]
记者手记|美国花旗参农的关税烦恼
新华网· 2025-07-17 14:29
行业概况 - 威斯康星州是美国唯一生产优质花旗参的地区,拥有125年种植历史,气候和土壤赋予其"浓郁苦味后带甜味"的独特品质 [1] - 行业鼎盛时期(1980-1990年代)拥有超过1200名种植户,年产量超260万磅(约118万公斤),带动地区经济繁荣 [1] - 当前种植户数量锐减至79户,预计未来两年再减少12户,产量降至约100万磅(约45.4万公斤) [1][2] 市场挑战 - 国际竞争加剧:加拿大等国大规模种植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威斯康星州产量仅占全球8% [2] - 生产成本飙升:过去40年工资/肥料/原材料成本上涨5-6倍,但批发价反降至25-30美元/磅(1980年代为40美元/磅) [3] - 极端天气风险:如2010年暴雪导致遮阳结构坍塌,大量花旗参缺氧死亡 [2] 贸易战影响 - 关税政策造成重大不确定性,干扰3-5年种植周期的产业规划 [2] - 许氏参业集团因关税导致销售额下降,裁员33%(员工减少1/3),关闭5个农场(共40个) [3] - 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占威斯康星州花旗参销量的80%,政策波动直接影响行业生存 [2] 行业衰退表现 - 价格长期停滞:当前批发价较1980年代名义下降25%-37.5%,考虑通胀后实际跌幅更大 [3] - 产业规模萎缩:种植户数量较峰值减少93.4%,产量下降61.5% [1][2] - 投资吸引力丧失:低利润导致新种植者稀缺,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3]
七彩云南诚挚邀约 投资云南正当其时
搜狐财经· 2025-07-16 22:36
招商推介会概况 - 云南省在上海举办"投资云南·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招商推介会,邀请上海市浙江商会、福建商会、江苏商会、云南商会及商界领袖参与 [1][3] - 120余家知名企业现场交流并见证投资合作协议签约,包括均瑶集团、阳光控股、大众交通、复星国际等企业高管出席 [4] - 推介会聚焦"绿电+先进制造"、茶产业工业化、中药材产业化等细分产业链 [5] 绿色能源与制造业 - 云南省凭借绿电资源、气候环境、低成本生产要素和稳固产业链基础,成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理想之地 [7] - 钦实集团联合文山州、云南交投集团投资21亿元打造中国第一条绿色铝零碳运输走廊,预计年节省物流成本5亿元 [13] - 云南省强化"绿电+智造""绿电+智算",巩固绿色能源优势,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 [14] 茶产业与农业 - 农夫山泉计划在云南投资茶叶加工基地,推动茶产业链工业化,利用云南高原气候优势提升茶叶种植竞争力 [9]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7万亿元,咖啡、天然橡胶、坚果等8种特色农产品具市场竞争力 [13] 中药材与生物制造 - 云南白药发起100亿元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云药企业联盟",覆盖种业科技、产业数字化等五大领域 [11] - "数智云药"平台运营半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开放给种植户和产业伙伴 [11] - 玉溪生物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云南省前瞻布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15] 文旅产业 - 云南省拥有207个4A级以上景区、6项世界遗产,2024年省外游客占比51.8%,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68% [14] - 华住集团计划未来3年在云南布局数百家酒店,覆盖16个州市和100余个县级行政区,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11] - 香格里拉世界旅游目的地全域观光文旅项目签约 [15] 新兴产业与营商环境 - 云南省发展工业母机、电力装备、智能物流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 [14] - 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包括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招商引资要素保障 [15]
河南淅川:河滩荒地种出致富新产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12:51
面对疑虑,工作队迅速行动。 王向东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走访周边乡镇取经。回村 后,他们通过联户党员,掰着指头给村民算经济账:石菖蒲市场紧俏,兼具美化环境、改善水质功能; 亩产鲜品可达7000斤,加工成干药材约1400斤,按现价一斤35元计算,三年亩产值可达4.9万元,远超 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村民一致同意第一年试种50亩。 给村民吃下更大"定心丸"的是, 淅川县海峡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时伸出了橄榄枝,签订了保 底收购协议。 春分过后,沉寂的河滩重现生机。17位村民涉水弯腰,精心栽下菖蒲苗。新翻的泥土乌黑发亮,嫩 绿的苗株沿河蜿蜒,宛如给泉水河系上一条碧玉腰带。 盛夏一场暴雨过后,李大姐第一个冲到河滩。拨开被雨水洗得发亮的菖蒲叶,她欣喜地喊道:"快 来看!这些根须跟老牛筋似的,洪水都扯不断!"50亩试验田安然无恙,绿意盎然。正在记工的村会计 打趣道:"李婶子,你这3天拔草就挣了180元,菖蒲还没卖,工资倒先揣兜里了!" 盛夏时节,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石燕河村的河滩上,菖蒲郁郁葱葱。村委主任杨圈子拨开茂密的 叶片,露出水下盘根错节的根须网:"王书记,看这菖蒲根扎得多牢!"一旁劳 ...
日常烟火气 沉淀边民情(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中越边境贸易与文化交流 - 天保口岸作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2025年进出口货值达2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 [9] - 口岸附近形成固定中越农特产品交易市场,进口商品包括水果、铁木菜板、橡胶拖鞋等 [9] - 越南美食街等商业业态距离口岸仅50米,越南卷粉等特色食品通过进口原料+本地配方模式经营 [8][9] 边境集市经济 - 马崩村"街天"每六天一次的赶集传统吸引中越边民,120个摊位中过半数已出租 [10] - 越南边民通过边民通道参与集市,布料批发店客户中超50%为越南人 [10][11] - 猛硐瑶族乡越南籍居民通过服装制作教学建立商业网络,带动6名当地妇女参与成衣制作 [12] 文旅产业联动 - 2025年天保国门花山节8天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其中越南游客3200余人 [12] - 节日期间单日商户最高销售额达14万元人民币,中越特色商品同步销售 [13] - 文山州2024年举办30余场民间外交活动,包括跨境骑行、民歌会等 [14] 区域合作深化 - 文山州与越南缔结7对国际友好城市、35对友好乡镇,建立民间外交联席会议机制 [15] - 中越联合开发古树茶产品"中越友谊茶",进入联合国总部展示 [14] - 边境地区形成"同饮一江水、同赶一条街、同过一个节"的常态化交流模式 [5][9][12]
新会陈皮登顶榜首,领跑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21:11
品牌声誉榜单 - 新会陈皮以品牌声誉指数857.44位居"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榜首 [1][2] - 宁夏枸杞(852.47)、长白山人参(851.97)、化榴红(848.70)、文山三七(844.49)分列第二至第五名 [2] - 榜单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评选,覆盖全国15个省份的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 [3] 新会陈皮核心优势 - 核心产区位于潭江与西江交汇处,独特水土环境与茶枝柑种质奠定品质基础 [3] - 传承"三瓣开皮""天然生晒"等传统工艺,形成"陈久者良"的药食同源特性 [3] - 政府推动全产业链建设,覆盖种植、加工、仓储,并延伸至文化、旅游、康养领域 [4] 产业发展现状 - 全产业链产值达261亿元,新会柑种植面积14.3万亩,相关经营主体超7800家 [6] - 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种植基地支撑产业规模化发展 [4][6] - 健康茶饮等深加工产品受市场青睐,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 [7] 未来战略方向 - 政府计划深化"品质立本、文化铸魂、品牌强农"战略,延伸产业链价值 [10] - 目标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强化公共品牌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