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横向叙事
icon
搜索文档
中产怎么总在“破防”?
虎嗅APP· 2025-07-21 21:09
关于改变你我生活的商业与科技 没有真正的中产,这身份建立在不稳定的资产估值和高额的负债之上。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洒家 君泽 ,作者:洒家君泽,题图来自:AI生成 "中产破防了。" 反复刷到这句话,山姆上架了好丽友,"中产破防了";孩子放假去的夏令营太贵,"中产破防了";看 到了讲失业生活的电视剧,"中产破防了";什么也没干就因为到了 35 岁,"中产破防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洒家君泽 ,作者洒家君泽 洒家君泽 . 这是最容易提出的问题,但其实也是个陷阱,因为背后是默认的前提:存在一个叫"中产"的群体,而 这个群体的特点,就是"容易破防"。 但有没有可能,问题出在这个前提本身? 人类学家豪道斯·魏斯的书,《我们从未中产过》,观点明确: 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稳固的、客观存 在的实体,其实并不存在。它是一套被建构出来的意识形态,一个关于社会流动的现代神话。 这个神话很成功。 它用"中间" (Middle) 这个词,许诺了一个关于个人奋斗就能向上流动的梦想;同时,它又巧妙地 抹去了"阶级"这个词背后的一切对抗性。 它为我们每个人,都量身定做了一个角色: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第一责任人。我们人生的所有成 败,都被归因为 ...
中产怎么总在“破防”?
虎嗅· 2025-07-21 07:19
中产阶级身份解构 - 中产阶级作为稳固社会实体的概念被质疑,人类学家认为其是被建构的意识形态而非客观存在[3] - 该概念通过"中间"定位许诺向上流动梦想,同时淡化阶级对抗性[8] - 身份认同基于原子化个体在市场自由沉浮的叙事,而非实际权力或生产关系[10] 系统性风险转嫁机制 - 核心资产(房产)本质是30年债务合同,价值受利率/货币政策支配而非居住属性[12] - 教育被异化为"人力资本"投资,亲子关系卷入经济计算[13] - 职业稳定性被"优化"叙事瓦解,劳动者成为可替换零件[14] 媒体与消费主义共谋 - 平台将复杂社会问题简化为情绪化"破防"产品,形成焦虑贩卖闭环[22] - 小红书等平台提供像素级身份说明书,构建"制造焦虑-贩卖解药"商业模型[23] - 消费主义通过身份符号商品(如溢价商品)维持叙事吸引力[33][34] 个体认知行为割裂 - 口头拒绝中产标签但行动仍遵循其剧本,体现意识形态内化[32] - 教育投入案例显示理性认知与实际行动间的鸿沟[34] - "躺平"现象反映意识觉醒后缺乏可行替代方案的主体性危机[38] 新叙事构建路径 - 建议从纵向竞争转向横向联结,重构价值评估体系[42][43] - 资产定义应转向可迁移技能(编程/写作/手工),摆脱平台依附[43] - 建立非功利性社群关系(育儿小组/读书会)增强抗风险能力[44] - 自我价值重塑强调内在标准(学识/创造力)替代消费符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