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监管政策

搜索文档
上海地区营收腰斩,殡葬龙头福寿园上半年亏损2.6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22: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11亿元 同比下滑44.5% 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近3亿元转为亏损2.61亿元[2] - 墓园服务营收从9.06亿元下降至4.77亿元 殡仪服务营收从1.84亿元下降至1.22亿元[3]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2.18亿元 涉及4个公墓项目的商誉和其他长期资产[7] 业务结构分析 - 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6253座 同比减少6.7% 平均售价从约12万元锐减至约6.3万元 降幅达47.5%[3] - 经营性墓穴整体营收从8.09亿元降至3.96亿元[3] - 上海地区营收从5.26亿元锐减至2.41亿元 减少2.85亿元 该地区营收占比从48.3%大幅下降[4][5] 地区市场变化 - 上海地区墓穴销售据传受到政策限价 单个墓穴价格上限被锁定为16万元[2][6] - 多地营收出现下滑 其中上海 河南 黑龙江等地营收腰斩[4] - 上海地区营收锐减2.85亿元 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2][4] 政策环境影响 - 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要求殡葬服务体现社会公益性 依法规范公墓收费行为[6] - 民政部2025年4月发布征求意见稿 明确节约殡葬用地 提倡建设骨灰节地型墓位[6] - 多家经营性公墓工作人员证实限价政策存在 并表示政府鼓励购买小面积墓穴[2][6] 管理层解释 - 公司将销量和价格减少归因于客户消费行为趋向谨慎[3] - 各地墓园调整产品供给结构 增加中价位区间段新产品类别[3] - 资产减值计提源于项目实际运营效率和未来现金流预期未达原评估水平[7]
墓地五折卖 福寿园上市12年首亏
经济观察网· 2025-09-01 17:12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1亿元 同比减少50% [1] - 上半年亏损2.3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5.1亿元 利润同比下滑145% [1] - 为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1] 主营业务表现 - 墓园服务收入4.8亿元 同比减少47% 回落至10年前水平 [2] - 经营性墓地销售量价齐跌:销售量6253个 同比减少451个 收入3.96亿元 同比减少51% [2] - 墓地平均销售单价5.7万元 同比暴跌47.5% [2] - 殡仪服务收入1.2亿元 同比下降34% 客户数量2.6万人次 减少25% [3] 区域表现 - 上海区域收入2.4亿元 同比下降54% 该区域原贡献超四成收入 [3] - 河南 安徽 江苏 黑龙江区域收入同比下降均超2000万元 [3] - 仅陕西区域收入实现微增 [3] 特殊支出项目 - 计提墓园资产和商誉减值损失2.18亿元 涉及山东 江西 河北 湖北等地项目 [4] - 其他一般营运开支2.2亿元 同比增加1.45亿元 增幅194% [4] - 开支增加主因维修办公费用微升及附属公司税务成本上升 [4] 利润率变化 - 墓园服务利润率从去年同期54.4%转为-44.9% [5] - 该业务上市早期利润率曾超80% [5] 行业背景与监管环境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1亿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近6年每年超1000万农村居民进城 [1] - 遗体火化率58.8% (2021年数据) [1] - 民政部2025年4月发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对核心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 [5] - 新规要求单体骨灰墓位面积不得超过0.5平方米 推广节地生态安葬 [5] - 上海等地要求经营性公墓推行墓地小型化并降低价格水平 [6]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中价位新产品供给 [3] - 推出"生前契约"服务 上半年累计签约10252份 同比减少1671份 [6] - 非墓园服务业务不受墓地限价影响 生前契约可提前锁定未来客户和收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