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殡葬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万桐园(06966)发盈警 预期中期亏损总额约900万元至1000万元,同比盈转亏_每日关注
智通财经· 2025-08-21 18:21
预期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乃主要由于受宏观经济及客户谨慎消费的影响,墓地销 售单价有所下降,叠加殡仪服务需求下降而使销售收入下降;公司的附属公司因税务因素导致税务成本 上升,包括于税务机关发出通知后就过往期间支付的额外重估增值税及附加税项;及持有的按公平值计 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下降。 本报告期的亏损主要由税务成本上升及金融资产公平值减值两项一次性事件而导致,并不影响集团主营 业务的经营。集团将继续通过"地理深耕、成本精益、生态构建"三维驱动,围绕殡葬全产业链发展,积 极应对宏观经济带来的挑战。同时集团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并保持稳健的现金流和财务结构,构建稳 健、协调及持续发展的企业。 【资料图】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万桐园(06966)发布公告,相比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 全面收益总额约人民币728万元,集团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 面亏损总额约人民币900万元至人民币1000万元之间。 ...
20万/平米!“殡葬第一股”宣布首亏
第一财经· 2025-08-19 18:13
2025.08. 19 本文字数:3028,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马 一凡 2013年在港股上市的殡葬服务企业福寿园(01448.HK)曾以高毛利率和高成长性著称,从上市到 2023年的十年间,其营收从6亿元涨至26亿元,涨了三倍有余。这家以墓园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 公司,还有着大部分行业都无法企及的利润率水平。 不过,福寿园近日发布中期业绩预警,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2.35亿至2.65亿元应占亏损,较去 年同期2.99亿元净利润突然出现大幅转亏。这一行业标志性事件背后,折射出中国殡葬行业正在经 历深刻变革。 墓穴单价超越顶级豪宅单价 曾经业绩高歌猛进十年,如今"殡葬第一股"福寿园的墓园生意也不好做了。 近日,福寿园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今年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所作 的初步评估,预计于报告期内录得的应占亏损为2.35亿元至2.65亿元。 而就在去年同期,福寿园还曾录得2.99亿元利润。 据福寿园董事会称,今年预期亏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受到宏观经济及客户谨慎消费的影响,短期 内业绩承压;二是部分附属公司因不同税务因素导致成本上升;三是基于现行会计准则, ...
殡葬龙头预亏超2亿元,上市以来首亏!公司直言“客户消费谨慎了”,去年均价超12万元的墓穴滞销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0:0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2.35亿元至2.65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988亿元,这是公司自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1] - 2024年全年收益总额20.775亿元,同比减少20.9%,股东应占溢利3.731亿元,同比减少52.8% [5] - 2024年中期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减少27.97%,股东应占溢利2.988亿元,同比减少35.7% [5] 业务板块分析 - 墓园服务收入17.09亿元,占总收益82.3%,同比减少21%,经营利润率从60.2%下降至41.3% [5] - 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减少3816个至12569个,收入减少4.35亿元,公益性墓穴数量增加约1500个,收入增加约450万元 [5] - 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从2023年的11.95万元上涨1.4%至2024年的12.12万元 [6] 亏损原因分析 - 宏观经济影响及客户消费行为趋向谨慎导致业绩短期受压 [3] - 部分附属公司税务成本上升 [3] - 对部分附属公司商誉及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拨备 [3] 公司战略调整 - 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加速科技赋能,打造智能服务生态 [3] - 推进从殡葬服务提供商向殡葬及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转型 [6] - 推动火化机业务成长,扩大生前契约业务及互联网+服务 [6] 市场反应 - 发布业绩预亏公告次日股价下跌9.09%,收于3.3港元 [6] - 截至8月8日收盘价3.28港元,总市值76亿港元 [6] 行业趋势 - "厚养薄葬"观念流行,生态草坪葬、海葬、VR祭扫等新型殡葬方式占比增加 [5] - 公司可用于墓穴销售的土地面积约283万平方米 [5]
新传毕业生能当殡仪司仪吗
新京报· 2025-07-22 14:52
行业服务升级 - 广东佛山南海区殡仪馆招聘播音主持、戏剧表演、新闻传播等专业人员担任司仪,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气质 [1][2] - 招聘不同专业从业人员旨在提升殡仪服务质量,满足丧属多样化需求,呼吁公众摒弃行业偏见 [7] - 现代殡仪服务已延伸至礼仪策划、情感抚慰等深度领域,个性化葬礼设计、线上追思平台等新需求涌现 [7] - 北上广等大城市现代化殡仪馆对专业策划、情感表达、哀伤疏导等服务的需求与新传毕业生技能高度契合 [7] - 殡仪馆司仪角色从流程播报员升级为专业服务提供者,需播音、戏剧等专业背景提升服务水准 [7] 就业趋势变化 - 殡葬行业因竞争较小、薪资较高成为部分毕业生突围新路径,体现"先就业再择业"现实选择 [9] - 新传毕业生就业路径多元化,传统媒体岗位增长放缓促使向殡葬等跨界领域拓展 [8] -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认为殡仪产业有发展空间,告别仪式工作与专业所学契合度高 [8] - 香港城市大学学生虽认可职业价值,但顾虑情感承受力与心理障碍影响长期从业意愿 [8] 能力匹配与教育转型 - 殡仪司仪岗位要求与新传专业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包括语言表达、情绪管理、沟通协调等可迁移能力 [10] - 殡葬企业开始招聘"殡葬新媒体"人才,要求掌握摄影、视频编辑等技能,体现"传播技能+行业知识"复合需求 [10] - 新传教育核心优势在于培养复合型传播能力,应用场景从传统媒体扩展至企业运营、仪式策划等领域 [10] - 应突破"专业对口"思维定式,关注"能力对口",个人独特能力体系决定职业选择而非专业背景 [11] 社会认知冲突 - 殡葬行业招聘播音、戏剧专业人员引发热议,反映社会对职业价值的认知冲突 [4] - 985大学毕业生考取遗体火化工等案例显示公众对殡葬行业存在刻板印象 [4] - 行业专业化程度与教育水平提升、从业人员年轻化趋势未被公众充分认知 [10]
新华视点丨殡葬领域新行业标准看点解析
新华社· 2025-07-16 21:34
行业规范与服务透明度 - 民政部发布十项殡葬领域新标准,涵盖殡仪接待、骨灰寄存、公墓安葬、网络祭祀等环节,旨在规范服务行为并保障服务质量[1] - 新标准要求殡仪服务机构公示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及监督信息,并出具费用明细清单和正式结算凭据,以解决不透明收费问题[2] - 《遗体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规定采集全流程关键信息(如服务项目、费用、经办人员),并建立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服务合法性与透明度[2][3] 生态安葬与环保要求 - 骨灰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接受度提升,2024年全国实施海葬5.35万例,较2019年增长26%[7] - 《骨灰海葬服务规范》明确需使用可降解器皿并回收非入海物料,避免海洋污染[7] - 《遗体火化服务规范》新增火化场所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控制要求,需符合国标以减少环境影响[8] 网络祭祀与文明引导 - 网络祭祀平台需规范账号注册和虚拟空间审核流程,禁止设置游戏、购物等娱乐化功能[5] - 标准提倡节俭绿色理念,如《公墓祭扫服务规范》新增生命教育内容,鼓励哀伤辅导和人生回顾等文化内涵挖掘[5] 行业管理与改革方向 - 新标准通过制度化方式推动殡葬改革,兼顾逝者安葬需求与生态保护、社会文明发展[5][8] - 民政部将加强标准培训和实施,强化对行业的约束与引导作用[8]
民政部发布十项殡葬领域行业标准
快讯· 2025-07-16 18:12
殡葬领域行业标准发布 - 民政部发布《殡仪接待服务规范》等十项殡葬领域行业标准 [1] - 标准涵盖殡仪接待、骨灰寄存、公墓安葬、骨灰海葬、公墓祭扫、网络祭祀等方面 [1] - 标准明确殡葬服务的基本内容、价格规范、操作流程等 [1]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 回应民生关切、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为监管部门查处违规行为提供明确依据 [1] - 促进绿色殡葬发展 [1] - 保障逝有所安、丧有所尊、思有所依 [1]
三里屯开起殡葬店,逛LV的人也逛起寿衣
36氪· 2025-07-12 21:17
公司概况 - 殡葬品牌归丛成立于2023年,以设计美学风格的骨灰盒和纸扎用品出圈,买家评价为"让家人成为殡仪馆里最靓的仔" [5] - 首家线下门店选址北京三里屯商圈,打破传统殡葬店选址在隐蔽角落的惯例,采用黑色现代感外立面和落地玻璃窗设计,店内陈设包括纸扎区、读书角、祭拜系列产品等 [5][6][8][11] - 产品线涵盖骨灰盒(如"粉红迷梦"系列)、新式寿衣(如纯白色"净"系列)、银饰(可镶嵌逝者骨灰烧制的"生命晶石")等 [11][12][8] - 试营业期间日均客流量30人,周末达50-100人,40%为随机进店路人,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形成"逛殡葬店日常化"现象 [14] 商业模式创新 - 设置"天堂邮局"供顾客写信给逝者并通过燃信装置投递,"情绪氧舱"配备香薰、音响等帮助情绪释放,开业初期每天7-8人使用且平均停留1小时 [16][17][20] - 推出"人生议事"服务,提供告别仪式策划、生命礼仪等非标服务,已策划3场定制葬礼,包括为17岁癌症女孩举办二次元主题生前告别式 [31][33][34][37][38] - 计划未来设计100场非标葬礼,强调个性化和逝者人格魅力,目标启发公众思考死亡意义 [42] 行业趋势 - 2025年《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强化公益属性与监管,禁止医院太平间外包,打破传统"一条龙"机构垄断,为市场化创新品牌创造机会 [44] - 2030年老龄化加剧,75后-90后成为殡葬决策主力,其成长背景将推动行业向审美、品质和服务温度升级,00后更排斥传统模式 [46] - 公司计划2024年8月开设西安第二家门店,行业变革刚起步 [46] 社会价值 - 通过美学设计消除殡葬行业污名化,如将店铺融入三里屯繁华商圈,用"奢侈品老花"纸扎等产品改变公众认知 [6][24][29] - 员工案例显示能改善从业者社会形象,00后店员因品牌选址高端商圈获得家庭认可度提升 [29] - 定制化服务填补情感需求缺口,如二次元告别式通过社群协作完成动画制作,获逝者家属高度认可 [37][38][41]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 深化整治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民政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民政部纪检监察组纵深推进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 重点覆盖殡葬 公益慈善 养老服务 社会救助四大领域 [2] - 专项整治以脱贫攻坚精神推动 严查腐败问题 狠纠顽瘴痼疾 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和群众身边延伸 [2] 整治工作核心原则 - 坚持"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完善与民政部党组信息共享 沟通会商机制 约谈业务司局"一把手"强化责任链条 [5]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强化省级民政部门派驻机构联动 举办监督执纪执法培训班提升执行能力 [6] 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 - 殡葬领域聚焦公益属性弱化问题 推动构建公益性治理框架 加大安葬设施供给 严查干扰改革行为 [8] - 养老服务领域整改消防安全隐患 社会救助领域整治违规办理低保及侵占救助资金问题 [9] - 公益慈善领域部署全国性整治 严打假借慈善名义违法犯罪活动 [9] 案件查办与制度建设 - 强化问题线索挖掘 运用明察暗访 大数据分析等手段 对殡葬 慈善等重点领域新增线索即收即办 [10] - 推动立法完善 制定社会救助法 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 殡葬管理条例 细化慈善法配套法规 [12]
“我奶奶没有墓碑”,暴涨的墓地正在被抛弃
虎嗅· 2025-06-18 17:27
银发经济与殡葬行业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2024年底),推动殡葬行业进入发展窗口 [3] - 殡葬服务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5%,涵盖遗体处理、公墓销售、纪念服务等 [3] - 行业以地方国有机构为主导,民营企业聚焦高端和创新服务,资本加速布局"生命文化园区""数字纪念平台" [3] 绿色殡葬市场潜力 - 2030年绿色殡葬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成为银发经济中的蓝海领域 [6] - 生态葬当前占比仅5%,传统土葬占63%,农村地区70%家庭坚持风水要求 [9] - 90后群体65%支持生态葬,但父辈决策权导致退订率达42% [9] 文化与传统观念冲突 - "入土为安"传统观念与环保理念冲突,二维码墓碑等创新被批"不孝" [10][11] - 汕头通过GPS坐标刻礁石、潮剧仪式提升海葬接受度,26年累计1.4万例,2024年预约量增200% [17][18] 政策与产业链挑战 - 生态葬补贴标准地区差异大,催生"殡葬移民"现象 [13] - 灰色产业链将免费海葬包装成1.8万元VIP服务 [14] - 可降解骨灰盒技术落后(国产需3年 vs 德国6个月),进口成本高制约推广 [16] 创新实践案例 - 大兴安岭"树葬+红松认养"模式形成"死人养树,活人收钱"循环 [19] - 漳州"生命公园"转型为多功能空间,清明单日游客2万,AR扫墓受年轻人欢迎 [20] - 北京试点"数字墓园",VR祭奠年费998元,虚拟互动提升仪式感 [21][22] 技术与人才瓶颈 - 全国仅6所高校设殡葬专业,生态葬设计师等人才紧缺 [16] - 服务链断裂案例频发(如海葬坐标丢失),削弱公众信任 [16]
《天津市殡葬领域合规经营指南》发布,殡仪服务公司必读
搜狐财经· 2025-05-31 18:26
主体合规 - 殡仪馆、骨灰堂、公墓、殡仪服务站等殡葬设施需符合市、区专项规划并取得行政许可 [4] - 殡葬类经营主体(不含殡葬设施)需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6] 收费合规 - 政府定价或指导价项目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市场调节价项目由经营者根据成本合理定价 [7] - 经营者需明码标价,标示商品品名、价格、计价单位或服务项目、内容及价格,价格变动时及时调整 [7] - 殡仪馆和殡仪服务站需按政策收费并签订服务协议,禁止价外加价、捆绑收费或限制丧属自带用品 [7] - 经营性公墓价格由市场调节,需明码标价且禁止串通涨价,公益性公墓墓葬费及管理费执行政府指导价 [8] 服务合规 - 殡葬设施需制定标准服务流程和规范,公开投诉电话接受监督 [9] - 殡葬类经营主体需在核准范围内开展服务,禁止违规开展遗体运送、停灵治丧等行为 [9] - 工作人员需熟悉法规政策,遵守行业规范,服务中保持诚信守约 [10] - 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理念,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11] 运营合规 - 殡葬设施需建立安全、消防、财务等管理制度及服务标准 [12] - 殡葬类经营主体需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配置并维护消防设施,定期开展防火检查 [12] - 殡葬设施及经营主体需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并定期演练,突发事件时及时上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