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搜索文档
全网模仿马頔,但没人再听《南山南》
36氪· 2025-05-20 08:55
行业趋势演变 - 民谣行业受众影响力逐渐减弱 相较于短视频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程度[5] - 民谣商业化氛围变得浓厚 从根植于现实的满富生命力演变为程式化符号[6][11] - 互联网时代民谣代表作大多靠翻唱走红 例如《董小姐》和《南山南》通过综艺传播[8] 内容创作特征 - 民谣创作存在高度雷同意象 包括姑娘、南方、乌云、阴雨等符号化元素[11] - 创作者对重复吟唱感到腻烦 马頔称《南山南》类歌曲"分分钟写出来"[2][11] - 音乐人试图撕掉民谣标签 陈粒使用"反民谣"标签 赵雷商演拒绝演唱《成都》[11] 市场竞争格局 - 短视频神曲以周为单位涌现 新音乐内容持续快速更替[1][13] - 摇滚乐通过技术精进和综艺曝光获得年轻人青睐 展现多元风格优势[13] - 民谣在音乐节角色从热场嘉宾转变为压轴重磅歌手 但作品仍在歌单中被逐渐抛弃[10] 历史发展阶段 - 第一代校园民谣代表为老狼、小柯 歌唱青春、自由、理想等主题[8] - 第二代新城市民谣代表为野孩子、周云蓬 表达时代下个人困境[6] - 互联网时代民谣代表为马頔、赵雷、陈粒等 2013-2020年间通过综艺走红[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