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企业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中国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出海”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10
中国氢能企业出海现状 - 2025年以来中国氢能企业出海案例达44项,仅7月份海外氢动态就达11项,涉及中东、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 [1] - 企业通过设备出口、技术研发、合资建厂、联合开发等多种模式深化国际合作,标志着从早期试探步入规模化、本地化及全产业链协同新阶段 [1][3] - 兰石集团与沙特AHG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氢氨能源"制—储—加—用"全链条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 [1] 产业链合作重点领域 - 电解槽成为制氢设备出海主要产品,兰石重装子公司签订10Nm³/h 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国际订单,阳光氢能、双良新能源等企业也在向海外交付订单 [2] - 储运环节取得突破,宝钢斩获澳大利亚输氢无缝管线管首单,实现中国输氢管线管海外市场零突破 [3] - 应用端加速拓展,质子汽车科技向澳大利亚出口2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加速全球化 [3] 国际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模式多元化,包括设备直供、EPC总包、联合开发、合资建厂、技术许可等 [3] - 江苏国富氢能在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布局电解槽生产基地,中电丰业在西班牙设厂,派瑞氢能开展技术授权合作 [4] - 跨国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优势互补,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全球氢能价值链 [4] 国内外政策与市场驱动 - 欧洲碳中和政策及中东新能源转型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德国、法国计划2030年前建成数千座加氢站,日本车企计划2050年实现"氢能社会" [5] - 中国工信部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聚焦清洁氢"制—储—输—用"成套技术,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强氢能标准供给并推动试点应用 [5] - 2025-2026年氢能行业有望在国家标准落地和技术提升背景下迎来快速发展 [6] 未来竞争方向 - 行业将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具备技术迭代能力、本地化生态构建能力、标准话语权的企业将占据制高点 [8] - 需关注欧盟碳关税等政策变化,头部企业建议联合成立海外氢能联盟共享资源,建立国际合规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