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重卡

搜索文档
上汽通用与Momenta达成合作;东风集团拟转让东本发动机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7:05
上汽通用与Momenta合作 - 上汽通用汽车与Momen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辅助驾驶领域深度合作 [1] - 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智能豪华轿车别克至境L7将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1] - 合作将Momenta强化学习算法与别克新能源车型深度融合 提升上汽通用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技术竞争力 [1] 比亚迪品牌理念 - 比亚迪高管重申"从不拉踩同行"的品牌理念 强调专注自身发展 [2] - 公司倡议避免陷入无谓网络纷争 认为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 [2] - 此举有望提升公司在消费者和投资者中的形象 为行业健康发展树立榜样 [2] 东风集团股份资产调整 - 东风集团拟转让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 标的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7085万元 [3] - 东本发动机主要为广汽本田供应发动机及零部件 此次转让旨在优化燃油车资产结构 [3] - 交易显示传统车企加速向新能源领域倾斜资源 可能加速燃油车产业链整合进程 [3] 亿华通氢能合作 - 亿华通与鹏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展开合作 [4] - 首批签约采购1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及2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合计350辆氢能商用车 [4] - 合作以吕梁打造"全国氢能源重卡制造基地"为目标 推动氢能商业化转型 [4]
上汽通用与Momenta达成合作;东风集团拟转让东本发动机股权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7:04
上汽通用与Momenta合作 - 上汽通用汽车与Momen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辅助驾驶领域深度合作 [1] - 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智能豪华轿车别克至境L7将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1] - 合作将Momenta强化学习算法与别克新能源车型深度融合 提升上汽通用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技术竞争力 [1] 比亚迪品牌理念 - 比亚迪高管重申"从不拉踩同行"的品牌理念 强调专注自身发展 [2] - 公司倡导避免无谓网络纷争 认为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 [2] - 这种态度有望提升公司在消费者和投资者中的形象 为行业健康发展树立榜样 [2] 东风集团战略调整 - 东风集团拟转让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 标的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7085万元 [3] - 东本发动机主要为广汽本田供应发动机及零部件 [3] - 股权出售旨在优化燃油车资产结构 加速新能源转型 [3] 亿华通氢能合作 - 亿华通与鹏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展开合作 [4] - 首批签约采购1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及2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合计350辆 [4] - 合作推动吕梁打造"全国氢能源重卡制造基地" 加速氢能商用车市场普及 [4]
氢能商用车领域惊现350辆大单!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8 14:58
亿华通与鹏飞集团战略合作 -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展开深度合作 推动吕梁打造"全国氢能源重卡制造基地" [1] - 合作标志着吕梁氢能产业从技术探索迈向商业化落地 为能源革命注入强劲动能 [1] - 首批签约采购1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及2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重卡用于焦化原料运输干线 轻卡服务于城市冷链物流网络 [3] - 亿华通提供燃料电池系统核心技术 鹏飞集团配套建设加氢站集群与数字化运营平台 共同验证氢能车辆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3] 吕梁氢能产业优势 - 吕梁拥有"资源+场景"双引擎优势 孝义市每年1867万吨焦化产能 可副产焦炉煤气44亿方 制取低成本氢气20万吨 [3] - 鹏飞集团已构建"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能力 旗下7万辆重卡物流网络为氢能车辆提供规模化落地场景 [3] - 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认为当前是发展氢能产业的最佳机遇 应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3] 合作发展规划 - 亿华通董事长表示将整合"焦化氢源-重卡制造-物流金融"三大要素 打造可全国复制的"吕梁方案" [4] - 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 愿与鹏飞集团及吕梁各级领导合作 共同推动山西氢能产业发展 打造能源革命示范区 [4]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动态 - 7月新能源轻卡销量1.5万辆 同比增长73% [10] - 7月新能源客车销量中 宇通增长89% 创维进入前二 比亚迪/中车实现翻倍增长 [10] - 7月中卡市场降幅缩窄 解放/江淮居前二 重汽/比亚迪实现大幅增长 [10]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中国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出海”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10
中国氢能企业出海现状 - 2025年以来中国氢能企业出海案例达44项,仅7月份海外氢动态就达11项,涉及中东、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 [1] - 企业通过设备出口、技术研发、合资建厂、联合开发等多种模式深化国际合作,标志着从早期试探步入规模化、本地化及全产业链协同新阶段 [1][3] - 兰石集团与沙特AHG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氢氨能源"制—储—加—用"全链条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 [1] 产业链合作重点领域 - 电解槽成为制氢设备出海主要产品,兰石重装子公司签订10Nm³/h 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国际订单,阳光氢能、双良新能源等企业也在向海外交付订单 [2] - 储运环节取得突破,宝钢斩获澳大利亚输氢无缝管线管首单,实现中国输氢管线管海外市场零突破 [3] - 应用端加速拓展,质子汽车科技向澳大利亚出口2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加速全球化 [3] 国际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模式多元化,包括设备直供、EPC总包、联合开发、合资建厂、技术许可等 [3] - 江苏国富氢能在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布局电解槽生产基地,中电丰业在西班牙设厂,派瑞氢能开展技术授权合作 [4] - 跨国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优势互补,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全球氢能价值链 [4] 国内外政策与市场驱动 - 欧洲碳中和政策及中东新能源转型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德国、法国计划2030年前建成数千座加氢站,日本车企计划2050年实现"氢能社会" [5] - 中国工信部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聚焦清洁氢"制—储—输—用"成套技术,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强氢能标准供给并推动试点应用 [5] - 2025-2026年氢能行业有望在国家标准落地和技术提升背景下迎来快速发展 [6] 未来竞争方向 - 行业将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具备技术迭代能力、本地化生态构建能力、标准话语权的企业将占据制高点 [8] - 需关注欧盟碳关税等政策变化,头部企业建议联合成立海外氢能联盟共享资源,建立国际合规体系 [7]
鹏飞氢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时代答卷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17:19
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构建贯穿"制、储、运、加、用、研、装备制造"的氢能全产业链体系 [1] - 利用焦炉煤气富氢资源通过变压吸附工艺实现年产2万吨高纯氢项目投产 [3][4] - 配套建设3×500Nm3/h水电解制绿氢项目 [4]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 已建成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 其中北姚加氢岛日加注量达8吨为全球最大 [6] - 规划布局千座综合能源岛作为长期发展目标 [13] 氢能交通应用规模 - 已投运830辆氢能源车辆 包含重卡/中巴/大巴/装载机/共享单车等多种车型 [8] - 氢能重卡运营网络覆盖省内5地级市及省外陕西榆林/天津港口 [8] - 累计行驶里程超4200万公里 实现减碳2.8万吨 [8] 制造产能与技术突破 - 鹏飞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建成5条生产线生产自主品牌氢能重卡 [8] - 研发全球首套250kW氢燃料发动机(单堆) [11] - 主导制定五项制氢工艺团体标准 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种制氢标准的企业 [11]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作为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一企带一链"产业协同 [11] - 规划建设百万辆氢能重卡/百万吨氢能供给基地/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13] - 战略布局覆盖晋冀津京蒙陕甘宁疆等区域 [13]
电动与氢燃料重卡的突围进阶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10:58
商用车减碳现状与挑战 - 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12%,但贡献道路交通超55%的碳排放,其中日均运距超500公里的中长途货运场景车辆保有量不足商用车总量10%,碳排放占比却高达50%左右 [2] - 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2%跃升至2024年14%,但主要用于日均运距500公里以内的短途场景,中长途场景市场渗透率近乎为零 [3] - 中长途场景面临跨区域运营、经济性敏感度高、运输距离长、线路不固定、能源需求量不稳定等独特挑战 [4] 基础设施制约因素 - 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全国服务区变压器容量需提升至目前10倍以上才能满足需求,但尚未形成重卡专用电网增容规划 [5] - 加氢站存在结构性缺陷,70MPa高压站占比不足2%,且分布不均、数量不足、距离过远 [5] - 示范城市群补贴氢价35元/公斤与非示范区50元/公斤形成40%价差,削弱氢能重卡跨区域运营经济性 [5] 技术瓶颈分析 - 纯电动重卡电池能量密度不足,单次续驶里程较难突破400公里,仅为柴油车三分之一 [6] - 纯电动重卡补能效率低下,282kWh电池充电需45分钟~1小时,500kWh电池需1.5~2小时,而柴油车仅需10分钟 [7] - 燃料电池重卡系统功率多集中于80~150kW,250~300kW大功率系统仅占4%,购置成本达百万元,是同配置燃油车2.5~3.5倍 [7] 政策与技术发展建议 - 建议国家层面制定长期公路货运廊道规划,统筹推进大功率充电桩、换电站及加氢站在干线公路沿线布局 [8] - 需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推动该技术于2035年前实现商业化装车 [9] - 加强300kW燃料电池系统、高压储氢、液氢等技术研发,重点攻关液氢瓶阀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9] 未来技术路径展望 - 2035年前以柴油、天然气等传统内燃机重卡节能增效为主,燃烧效率优化、低碳燃料及混合动力技术将是主要减碳路径 [11] - 2035年后纯电动重卡与燃料电池重卡将基于能源禀赋、场景需求及成本优势展开差异化竞争 [11] - 氢燃料内燃机、混合动力等技术将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重要补充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