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

搜索文档
稳中求进每月看|踔厉奋发绘新篇——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8-30 15:03
绿色底色愈发鲜明、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民生举措为百姓添福祉……8月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 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 观察之一: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 处暑时节,步入浙江嘉兴港乍浦港区,一辆辆车身覆盖着白、蓝、绿三色涂装的氢能集卡穿梭于堆场与码头之间,构成一道清新的风景线。截 至8月,已有100辆氢能集卡投入日常集装箱作业,占全港集卡总量的80%。 【记者观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谱写美丽中国多彩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发力、形成合力,锚定目标,久久为功。 观察之二: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 "这条由百辆氢能集卡构成的'零碳物流动脉',每年可为港口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乍 浦分部副经理钟亮亮说。大规模应用氢能集卡、探索"以废治污"新模式……嘉兴港区绿色发展稳步向前。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得益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 色发展底色鲜明。 8月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发展。内蒙古出台方案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生态产品价值,进一 ...
能源消费体系向“绿”而行 2035年我国电能消费比重将达40%以上
央视网· 2025-08-30 14:46
央视网消息:8月29日,《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5》等6本智库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已达30%,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40%以上。 报告预测,我国非化石能源在2045年之前成为主体能源,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到2060年,在工业终端用能结构中, 电能占比达到60%,交通领域终端用能中,电能、氢能分别达到50%、20%左右;建筑领域终端用能中,电能达到80%左右。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指出,我国正推动形成绿色弹性的能源消费体系,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预计 2035年全国能源消 费总量将超过72亿吨标准煤,此后进入缓慢增长的"饱和阶段", 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达到40% 以上,氢能在终端实现规模化利用。 ...
首场开赛!8月京津冀预选赛圆满举办 | “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势银能链· 2025-08-30 10:03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2025年8月26日,由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作为指导单位,水木易德投资、势银(TrendBank)、GI绿能先锋实验室 及水木兴创共同发起的"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京津冀赛区首场预选赛,在北 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A区的氢能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赛事同时作为2025第十三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第三赛季季度决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专场,实现"双 赛联动",吸引了8家优质零碳技术企业同台竞技,众多项目路演者、评审专家、投资机构代表及氢能产业从业者 现场参与,通过"兴氢园"、"势银能链"的视频直播,线上同步汇聚众多行业关注者,共同见证零碳技术领域的创 新活力。 双赛联动,搭建零碳创新生态平台 作为 "东升杯" 国际创业大赛与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的双重落地专场,本次活动延续两大赛事的核心优势, 为创业者打造 "展示 + 孵化 + 资源对接" 的全链条服务平台。自 2013 年启动以来,"东升杯" 国际创业大赛已成功 举办 12 届,累计吸引 16399 个国内外优秀 ...
陕西西咸新区“十四五”:锚定千亿级产业冲刺发展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3:37
中经记者 王登海 西安报道 作为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在"十四五"期间以创新驱动发展,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2024年西咸新区GDP突破1030亿元(含共管区),较"十三五"末增长68.4%,人均GDP从4.71万元跃升 至7.54万元,常住人口增至136.66万人,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同频共振。2025年,作为"十四 五"收官之年,西咸新区更是锚定"GDP超千亿、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的"三个千 亿"目标冲刺。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经济总量突破的背后,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成为关键支撑。"十四 五"期间,西咸新区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痛点,一系列举措推 动科创生态持续繁荣,不仅培育出大批科创型企业,2024年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达4100家,较"十 三五"末增长17倍,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4万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加速成型。 与此同时,西咸新区围绕"4+1"主导产业方向持续发力。氢能产业聚集87家企业,占陕西省半数以上, 完整产业链雏形初现。光伏产业更成长为"百亿级支柱",今年上半年产值达197.3亿元,同比增幅65% ...
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7:58
为何内蒙古如此重视氢能,大力建设产业集群? 年中能源观察之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2025年上半年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绿氢产量3659吨,绿氨产能达到32万吨/年······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曾经有着"煤都"之称的内蒙古,正在加速向"氢谷"转型。 今年7月14日,一份重磅文件发布为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 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落地,《行动方案》明确定位了内蒙古四座 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的氢能产业发展定位,打开了一幅氢能经济新蓝图。 《行动方案》中提到,呼和浩特扛起研发大旗,作为氢能装备研发基地,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包头 市变身"氢能充电宝工厂",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鄂尔多斯主动电解水制氢和输氢设 备,抓住产业链的命脉;乌海则把焦化厂副产物氢直接提纯,变身清洁能源。 这得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说起。长期以来,这片广袤的土地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基 地,以"煤炭大区"的形象深植人心。 但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内蒙古需要逐步摆脱对传统的化石能源依赖,转向新能源战略,尤其是绿色 ...
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年中能源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7:43
(原标题: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年中能源观察) 年中能源观察之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2025年上半年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绿氢产量3659吨,绿氨产能达到32万吨/年······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曾经有着"煤都"之称的内蒙古,正在加速向"氢谷"转型。 今年7月14日,一份重磅文件发布为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 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落地,《行动方案》明确定位了内蒙古四座 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的氢能产业发展定位,打开了一幅氢能经济新蓝图。 《行动方案》中提到,呼和浩特扛起研发大旗,作为氢能装备研发基地,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包头 市变身"氢能充电宝工厂",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鄂尔多斯主动电解水制氢和输氢设 备,抓住产业链的命脉;乌海则把焦化厂副产物氢直接提纯,变身清洁能源。 为何内蒙古如此重视氢能,大力建设产业集群? 这得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说起。长期以来,这片广袤的土地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基 地,以"煤炭大区"的形象深植人心。 但在"双碳"目标的驱动 ...
【GHIC2025 圆满落幕】材料赋能,共探绿氢储运与应用破局点
势银能链· 2025-08-29 11:33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8月28日,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 在无锡 新湖铂尔曼大酒店(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和风路30号 ) 圆满落幕 。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 【以高可靠、高效制氢产品,破局绿氢发展卡点 】 , 旨在搭建 一个高端、专业、开放的交流平台,汇聚产业 权威学术机构、产业集团、上下游、新兴企业 , 一同探讨绿氢产业各个环节的发展方向与战略布局,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绿氢会议相关资讯,请点击橙色字 【GHIC2025 首日精彩】高可靠/高效制氢产品引领产业新篇 【势银绿氢产业奖项】获奖名单发布 在此,感谢本次会议 总冠名单位 无锡天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 单位 力源科技/ 中材 科技(苏州)/ 智优普/中集氢能/三一氢能/ 山海氢/ 通微新能源/ 特嗨氢能检测/ 拜特测控/ 国氢科技/隆基氢能/ 稳石氢能/ 必维/ 擎动科技/ 志青博材/ 福瑞电气/氢器时代/阳光氢能/ 翌晶能源/ 氢导智能/ 威孚高科/中石化石科院/ 台达/ 嘉菲立/保时来/ 氢舟能源/道石研究院/ 氢成绿动/云帆氢能 等企业 的大力支持。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举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10:22
大赛概况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于8月26日至27日在鄂尔多斯举行 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百余位业界代表到场观赛 [1] - 大赛已连续举办4年 新设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 构建"技术验证—产业孵化—资本助力—区域落地"产业培育闭环 [1] - 10家面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及核心材料、零部件、检测类企业参与路演决赛 采用"10分钟项目展示+5分钟答辩"模式 [1] - 保时来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获得大赛冠军 [1] 技术突破 - 大赛重点展示制氢环节核心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制氢技术是氢能产业链重中之重和资本市场聚焦点 [1] - 参赛选手展示制氢环节核心技术的新突破 对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具有带动意义 [1] 区域发展 - 鄂尔多斯市正在打造我国乃至全球氢能试点示范区 有望为全球氢能发展提供经验 [2] -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在大会期间推介当地氢能产业政策 [2] - 《鄂尔多斯UNDP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意向声明书》完成签约 [2] 行业趋势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氢能产业发展指数涨幅为4%至6.5% 但年度增幅有所波动 [2] - 2024年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应用推广水平稳步增长 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2] - 预计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基础将支撑各维度指数增长 涨幅预计达5.3% [2] 平台价值 - 大赛为技术型硬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展示价值、对接市场和寻找资金的平台 [2] -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2026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氢能无人机应用挑战赛相关事宜 [2]
江苏氢能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 ——“氢”装上阵,“链”出绿能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8-29 10:11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江苏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机构超过300家 产业链开票销售额340亿元 稳居全国第二 [1] - 江苏氢能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38万件 全国占比13.6% 位居全国第一 [1] - 张家港共有涉氢企业近50家 常州市武进区集聚氢能产业链企业超50家 [5][6] 产业链布局 - 江苏覆盖氢气制备和储运 电堆及核心零部件 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全产业链 [1] - 张家港形成从原材料供应 核心设备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供氢环节5家企业最大外供氢气量达20万吨/年 [5] - 南京覆盖制氢装备 关键材料 氢储运 加氢站 氢燃料电池车等全环节 无锡形成覆盖制氢加氢 燃料电池 氢能汽车等多领域全链条格局 [7]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国富氢能打通从水电解制氢 氢液化 储运配送到终端利用的氢能全产业链 设备每小时制氢1000标准立方米 [2] - 氢致能源开发海水柔性制氢装备 可直接采用海水 盐碱水 废水制氢 适应功率波动范围15%—150% 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江苏拥有国家级平台4个 包括国家氢能源汽车研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平台6个 包括江苏省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7] 应用场景拓展 - 张家港累计投运氢能重卡 叉车 物流车等各类车型225辆 建有5座加氢站 加氢能力每天达3.2吨 [3] - 氢能应用涵盖交通 工业 建筑和电力多场景 包括氢能共享单车 氢能公交车 氢燃料牵引车 氢光互补智能微电网 [4] - 长三角氢能创新中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填补国内检测能力空白 [6] 政策与资金支持 - 江苏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年)》和《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0] - 武进区设立超20亿元氢能专项产业基金 支持新材料 核心装备等优质项目产业化落地 [10] - 张家港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事项清单 提供加氢站建设 氢能车船购置专项补贴 做到全周期扶持 [8] 成本与挑战 - 燃料电池成本需下降40%左右才能与传统燃油车竞争 储运环节存在低温液态储氢能耗高 管道输氢网络建设起步阶段等挑战 [8] - 绿氢成本需降低至18元/公斤以下 通过换氢瓶模式可降低车载储氢成本30%以上 [8] - 氢能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需10年以上周期 需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产业链协同和商业模式创新 [8]
毛里塔尼亚具备年产1200万吨绿氢潜力
商务部网站· 2025-08-29 09:51
绿氢生产潜力 - 利用5%海岸线资源每年可生产1200万吨绿氢 具备极强价格竞争力 [1] - 太阳能与风能协同效应确保稳定且高成本效益的绿色电力生产 支持低成本大规模绿氢制造 [1]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被德国H2Atlas-Africa项目评为非洲38个国家中最具竞争力绿氢生产国 [1] - 毗邻欧洲市场且与亚洲等全球主要氢能中心联系紧密 具备显著出口地理优势 [1] - 通过绿氢与国内铁矿石结合生产直接还原铁 提升附加值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 产业发展影响 - 绿氢为核心发展路径 助力难以减排领域脱碳并创造出口收入 [1] - 推动本地工业发展并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1] - 已出台专项法律框架 建设绿氢产业承诺成为非洲绿色投资典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