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城融合
搜索文档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河道复兴何以带动城市更新?
央广网· 2025-08-25 16:24
项目规划与建设 - 坝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横跨朝阳、通州两区,河道长6.7公里,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并向公众开放,项目将新增248公顷生态空间 [2] - 工程在河道老堤外侧各筑1条新堤,形成13.4公里连续堤防,老堤和新堤共同打造26.8公里特色双堤风景道,并设置三座跨河人行桥连接两岸 [2] - 项目采用“蓝绿交织”、“平急两用”的综合治理理念,保留成片林带、大树、小岛,采用乡土树种和生态岸线营造手法,与周边农田形成完整食物链系统 [3] 商业与区域经济影响 - 郎园Station文创园沿河一带出租率从治理前的30%在一个月内提升至100%,招商业态转为复合型、场景性新消费,形成“影视+科技”产业园 [5] - 依托优质滨水空间,园区开发了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并举办宠物市集、国际烤肉节等活动,未来还将为北京电影节和第四使馆区提供消费配套 [7] - 坝河改造与周边朗园Station、北京太古坊等商圈全方位对接,形成“一河两岸一张蓝图”设计方案,促进文旅商融合新消费场景诞生 [8] 基础设施与未来发展 - 北京市水务部门启动了酒仙桥路以下4个船闸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建成,届时北京第一条旅游游艇航线将正式通航,坝河恢复行船功能 [10] - 游艇航线全长28公里,市民可从已开放的颐堤港湾码头登船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同期坝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工程也计划完工 [10] - 全市天然河湖通航里程已达80公里,计划年底前实现通航里程超100公里,东部将依托大运河资源重点建设北运河滨水空间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