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经济区
搜索文档
北京新增15公里游船航线!有望乘船去城市副中心
北京商报· 2025-11-05 15:56
11月5日上午,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开启试航。明年,游客有望乘船去往城市副中心,这也是北京首条 贯通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旅游航线。 视觉中国 北京日报、北京朝阳 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十五五"期间实现剩余慢行系统贯通,达到两岸43.4公里全线连 通。上游连接北护城河,下游连接清河-温榆河和北运河的慢行系统。在垂直河流方向,将43.4公里滨 水绿道与沿线公园绿道、市政慢行路网连通,实现水网、绿网和路网"三网融合"。此外,坝河口蓄滞洪 区建设工程在9月底面向社会开放,计划12月底前全面完工。下一步,朝阳区将坚持以河道复兴带动城 市更新,推进"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建设,为市民打造更多亲水近水的生态空间。 另据北京朝阳微信公众号此前消息,坝河(酒仙桥路至郎园段)滨水空间建设工程于2024年启动,通过 河道清淤、岸线修复、慢行绿道铺设、滨水空间营造、景观桥搭建及夜景亮化等工程建设,将该段打造 成为坝河时尚活力水岸,实现了北京太古坊与郎园Station两大商圈的连通。 今年以来,朝阳区紧紧围绕"五宜"朝阳建设,打造"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坝河也成为群众喜 爱、游客竞相打卡的新地标。今年3月,紧邻 ...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河道复兴何以带动城市更新?
央广网· 2025-08-25 16:24
项目规划与建设 - 坝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横跨朝阳、通州两区,河道长6.7公里,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并向公众开放,项目将新增248公顷生态空间 [2] - 工程在河道老堤外侧各筑1条新堤,形成13.4公里连续堤防,老堤和新堤共同打造26.8公里特色双堤风景道,并设置三座跨河人行桥连接两岸 [2] - 项目采用“蓝绿交织”、“平急两用”的综合治理理念,保留成片林带、大树、小岛,采用乡土树种和生态岸线营造手法,与周边农田形成完整食物链系统 [3] 商业与区域经济影响 - 郎园Station文创园沿河一带出租率从治理前的30%在一个月内提升至100%,招商业态转为复合型、场景性新消费,形成“影视+科技”产业园 [5] - 依托优质滨水空间,园区开发了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并举办宠物市集、国际烤肉节等活动,未来还将为北京电影节和第四使馆区提供消费配套 [7] - 坝河改造与周边朗园Station、北京太古坊等商圈全方位对接,形成“一河两岸一张蓝图”设计方案,促进文旅商融合新消费场景诞生 [8] 基础设施与未来发展 - 北京市水务部门启动了酒仙桥路以下4个船闸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建成,届时北京第一条旅游游艇航线将正式通航,坝河恢复行船功能 [10] - 游艇航线全长28公里,市民可从已开放的颐堤港湾码头登船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同期坝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工程也计划完工 [10] - 全市天然河湖通航里程已达80公里,计划年底前实现通航里程超100公里,东部将依托大运河资源重点建设北运河滨水空间 [14]
坝河蝶变:漕运水道正转型世界级滨水经济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4 08:41
坝河滨水空间建设 - 坝河示范段全长2.3公里,西起颐堤港东至郎园Station,总建设面积21.6公顷,其中绿化14.6公顷、水域7公顷 [3] - 通过拆除围墙、堤线后撤和局部腾退形成疏朗岸线,新增亲水平台、竖向复层结构和休憩座位 [4] - 采用艺术化植物配置策略,上游种植山桃碧桃形成春季粉雾景观,下游搭配金叶水蜡彩桦水杉营造秋季油画效果 [5] 游艇航线与码头规划 - 坝河将恢复元代漕运功能,开通北京市首条旅游游艇航线,从颐堤港湾码头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 [7] - 颐堤港湾码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包含4000平方米水面停泊区、80米钢结构栈道和300平方米观景平台 [7] - 沿线规划建设多处母港及停泊码头,4处船闸正在建设以实现水位控制和通航保障 [7] 商业价值提升 - 郎园Station临河区域租金显著提升,店铺几近满租,咖啡馆通过增设悬挑平台使营业额同比上涨10% [11] - 颐堤港二期扩建项目将命名为"北京太古坊",系该品牌首次内地落地,与亮马河联动打造世界级滨水经济区 [12] - 滨水空间串联颐堤港、郎园、丽都、798·751艺术区等核心地标,形成文旅商融合新消费场景 [12] 跨部门协同治理 - 突破传统管理壁垒,将上东郡小区代征绿地纳入滨水空间建设范围同步实施,解决十余年遗留问题 [9] - 示范段由水务部门统一管理维护,保持景观一致性,涉及水务、园林、城建及属地街乡等多方主体 [10]
朝阳打造24小时活力城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06:40
科技服务业发展 -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全市第一 拉动力实现全市双第一 [2]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朝阳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 25.8% [2] - 新增3家首发上市企业占全市三分之一 估值超百亿美元超级独角兽企业2家数量占全国11% [2] 商业与消费生态 - 全区拥有110个商业综合体 十四五以来新增31个商业设施释放商业空间超180万平方米 [2]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纵线打造地铁14号线商业带 横线打造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核心为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2] - 2024年上半年举办41场大型演唱会吸引170万人次观众 票房收入11亿元带动综合消费超75亿元 [3] 产业空间与投资 - "两区"建设五年入库项目4455个 落地2590个 预计投入外资总金额居全市首位 [1] - CBD核心区7个重大项目建成 7个项目加快建设 未来五年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1] - 北京CBD在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排行榜居世界第七 中国第一 保持总部经济 商务服务 国际金融领先优势 [1] 滨水经济区建设 - 建设"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 串联25处公园绿地 打造坝河15公里游艇航线2024年通航至城市副中心 [4] - 亮马河延伸治理5公里实现全线景观提升 延伸15公里游船航线 贯通77.4公里慢行系统连接25处公园绿道 [4] - 亮马河文化经济带规划六里湾商圈 引入新浪微博电竞中心等特色项目 利用滨水空间举办音乐节艺术展等公共活动 [4] 消费地标规划 - 规划建设万象城 INS新乐园 太古坊等特色消费地标 太古坊周边打造滨水演艺消费场景 [3] - SKP与郡王府强化全球首发中心功能 合生汇与朝阳大悦城发展"谷子经济" 秀水街-朝外构建国潮特色消费地标 [3] - THE BOX朝外与京东MALL打造全新"非标商业" 东坝万达广场与DT51填补区域大型商业体空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