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潜在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恒大论”是一场难解的阳谋
36氪· 2025-06-03 10:04
行业现状与风险预警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警示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类似"恒大"的潜在风险,指出部分主机厂过度追求市值与股价而忽视商业逻辑,并提议对主机厂进行全面审计[1] - 行业出现新车大幅降价现象,魏建军认为降价与质量保证不可兼得,同时批评2025年初出现的过度宣传和夸张怪象损害用户权益[1] - 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8%降至2024年的4.4%,全行业利润总额从6833亿元跌至5086亿元,显示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恶化[1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魏建军讲话引发汽车板块集体下跌:比亚迪A/H股分别跌5.93%/8.60%,赛力斯跌4.23%,长城A/H股跌2.69%/5.52%,上汽跌2.49%[2] - 造车新势力同步下跌:小鹏跌4.44%,蔚来跌3%,理想跌3.17%,吉利控股暴跌9.46%[2] - 截至5月28日市值排名:比亚迪1.12万亿居首,赛力斯2281.81亿第二,长城1950.72亿第三,上汽跌破1900亿滑至第四[3] - 2024年股价涨幅:比亚迪45.03%,赛力斯76.80%,上汽57.75%,长城仅5.66%;但2025年内长城与上汽分别下跌13.86%和21.48%[3] 财务指标深度分析 - 资产负债率:赛力斯87.38%最高,比亚迪74.64%,吉利69.8%,上汽63.77%,与国际车企61%-84%区间基本相当[6] - 有息负债规模:上汽945亿元(占比15%),吉利860亿元(17%),比亚迪285.8亿元(5%),赛力斯仅7亿元(0.8%)[6] - 流动性负债:比亚迪4960亿(同比+9.33%),上汽5119亿(-6.49%),吉利901.68亿(+21.42%),赛力斯762.65亿(+102.96%)[8][9] - 应付账款异常:比亚迪应付票据及账款达2440亿(+22.95%),其中应付账款2416亿(+24.28%);赛力斯应付票据及账款684.51亿(+127.04%)[8][9] 价格战与市场动态 - 2025年1-4月新能源车仍是降价主力:纯电动车降价28款(同比减少24款),平均降幅2.7万元(力度13.3%)[14] - 比亚迪促销策略:3月对10款非智驾车型降价约1万元,5月对22款智驾车型最高补贴5.3万元,带动4月销量同比增21.3%至38万辆[14][15] - 行业库存压力:4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350万辆(环比+15万),库存销售天数达57天,创近年新高[17][18] 行业治理与监管动向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维护公平竞争,反对低于成本价倾销和垄断行为,整治"零公里二手车"等乱象[16] - 比亚迪回应经销商资金链断裂事件,称乾城集团因盲目扩张导致问题,部分4S店已被收购[15] - 魏建军揭露部分企业通过"零公里二手车"虚构销量,监管部门已开始整治行业乱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