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变革

搜索文档
2025年电动篷车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5-21 2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动篷车作为低速电动车细分品类,市场增长潜力大,契合消费者对舒适度和宽敞空间的需求,且环保耐用,功能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4] - 2020 - 2024年中国电动篷车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受消费升级、政策规范、消费需求细分等因素驱动,未来城乡短途需求旺盛、出海市场逐渐开拓,技术发展和行业政策推进将促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4] - 电动篷车产业链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中下游生产商向中上游发展保障原材料供应,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市场集中度预计进一步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加剧 [22][2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电动篷车是行驶速度低于50km/h,具封闭或半封闭车厢的简易三轮或四轮纯电动机动车,属低速电动车细分品类,三轮篷车纳入工信部目录公告,四轮篷车以三轮篷车等为原型发展而来 [5] - 按车身分全篷车和半篷车,全篷车封闭,适合家庭出行等;半篷车前部有小篷,兼顾载货和通风,适用于个体商户短途货运 [7] - 按外壳材质分框塑篷车和铁壳篷车,框塑篷车以钢管车架和钢化塑件为主要材料,制造门槛高;铁壳篷车以金属钣金为主要外壳材质 [8][9] 行业特征 - 市场增长潜力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使消费者对出行品质要求提高,电动篷车契合需求,且环保耐用,城乡中短途出行需求增长拓宽市场面向群体 [10] - 产品功能多样化,除基本代步功能外,增加倒车影像等实用配置,部分高端产品配备空调等功能,能满足不同场景使用需求 [11] - 区域发展有差异,中国市场形成南北两大风格产品,南方多生产塑料外壳篷车,北方多为铁壳篷车,山东还形成不同特点代表型板块 [12] - 价格区间较广,普通电动篷车几千元到一万多元,高端产品超两万元,中低价位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性价比高,高端产品面向追求高品质出行体验消费者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12 - 2014年),电动篷车雏形出现,为满足电动三轮车遮风挡雨需求,部分地区加装简易车棚,后成长为独立品类,但工艺粗糙,质量参差不齐 [15] - 启动期(2015 - 2018年),2015年为电动篷车元年,销量突破20万台,市场规模及技术标准定型,后续产品持续升级,品类逐渐丰富 [16][17] - 震荡期(2019 - 2022年),各地管理政策严格,驾驶门槛提高,部分企业被整顿,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陷入困境 [18] - 高速发展期(2023 - 2025年),实现32项行业技术创新,产品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升,行业进入品牌化和产品品质化发展阶段,面向更广泛消费群体 [19]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发展现状 - 电动篷车行业发展得益于上下游共同推动,上游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注重制造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销,下游关注消费者需求和销售渠道管理 [20] 核心研究观点 - 全产业链成本和价格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024年12月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涨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塑料、橡胶等原材料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22][23] - 中下游生产商向中上游发展,可增加利润空间,提升产品品质,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降低成本 [24] 产业链上游环节分析 - 上游集中于原材料供应,包括金属、橡胶和电子配件等,核心原材料影响上游环境发展,成本结构中金属基材占30% - 40%,橡胶组件占10% - 15%,电子配件系统占15% - 20% [27] - 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大型供应商话语权强,如宝钢、鞍钢控制约30%本土钢铁市场供应 [28][29] 产业链中游环节分析 - 中游技术创新推动电动篷车市场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契合全球绿色出行理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4] - 2024年中国电动篷车产销量分别达255.06万辆和255.43万辆,同比增长6.49%和6.78%,在全球市场需求和认可增加,推动全产业链销量增长 [35] - 中游制造商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凭借规模经济等优势占较大份额,但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加剧竞争 [36] 产业链下游环节分析 -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推动市场细分,行业参与者通过创新策略满足市场需求,下游市场需求受经济、政策和消费结构变化影响 [40] 行业规模 行业规模概况 - 2024年四轮蓬车市场总销量约200万辆,三轮篷车市场总销量100 - 120万辆,两者存在替代关系,价格因产业链完善优化缓降,四轮蓬车价格下降更明显,中国电动篷车市场规模预计持续稳定增长,三轮篷车增速较缓,四轮篷车潜力大 [42] 市场规模历史变化原因 - 消费端,2020 - 2024年用户消费升级,对出行品质要求提高,电动篷车舒适度高,能满足中短途出行需求,价格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43] - 行业层面,政策不断规范,虽部分政策影响本土市场,但长期看有助于规范发展;消费需求细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使消费者对篷车需求提升,2024年四轮蓬车市场占比超过三轮蓬车 [44] 市场规模未来变化原因 - 市场需求层面,城乡短途需求旺盛,老年人口增加和多孩化趋势使家庭对电动篷车需求上升,本土厂家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促进全球市场规模增长 [45] - 技术发展和行业政策推进,电动篷车技术成熟,续航、动力等性能提升,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应用提升竞争力,合规化要求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各地将出台支持政策 [46] 政策梳理 - 《“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三轮摩托车行业有正向影响,提升安全标准,优化竞争环境,但企业短期内可能面临成本增加压力 [49] - 《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降低三轮摩托车号牌工本费,刺激消费,提升行业运营效率,但正向影响有限 [50] - 《关于印发〈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的通知》加强三轮摩托车安全管理,确保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52] - 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范三轮汽车行业,提高驾驶人员素质,加强监管,但可能限制部分人群申请驾驶证 [52] - 修订后的《机动车登记规定》对三轮摩托车行业影响积极,提升登记效率,便利用户,促进销售,增强监管规范,但企业可能面临短期适应压力 [52]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概况 - 中国电动篷车市场多元竞争、巨头入局,集中度较高,众多企业参与竞争,大品牌凭借优势占据一定份额,根据销量划分梯队 [53] 竞争格局历史原因 - 2024年竞争激烈,头部品牌集中度提高,原因包括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不具备资质的小企业难以生存;企业战略不同,部分企业转型升级;行业从萌芽期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优胜劣汰形成现有格局 [54][55] 竞争格局未来变化原因 - 未来市场集中度预计进一步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加剧,市场拓展方向多元化,原因包括政策因素促使消费者购买合规产品,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技术发展推动产品升级;成本压力促使行业整合优化,淘汰中小企业 [56] 上市公司速览 山东盛昊能源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开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总部在泰安市,属零售业,经营范围广泛 [60] - 竞争优势在于坚持产品创新理念,2024年推出首款高端电轿三轮T30和休闲半蓬三轮车P2等创新产品 [61]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10101.01万人民币,总部在徐州市,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经营范围包括电动车设计、生产等 [63] - 竞争优势在于拥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累计申请400多项专利,构建电动汽车技术架构体系,推出TBK超静音技术,在多项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64]
电动篷车:城乡短途出行新宠,市场潜力无限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5-21 20:23
2025年 电动篷车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分类/综合及概念/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变革 整体、国标分类/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低速汽车制造/低速 汽车制造 Copyright © 2025 头豹 电动篷车:城乡短途出行新宠,市场潜力无限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文上 · 头豹分析师 2025-04-25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行业分类: 综合及概念/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变革整体 制造业/低速汽车制造 摘要 电动篷车是低速电动车细分品类,包括三轮和四轮车型,市场增长潜力大,契合消费者对舒适度和宽敞空间的需求,且环保耐用。产品功能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在中国市场中,电动篷车形成南北两大风格,价格区间较广。2020-2024年,中国电动篷车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受消费升级、政策规范、消费需求细分等因素驱动。未来, 城乡短途需求旺盛、出海市场逐渐开拓,电动篷车技术发展和行业政策推进将促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行业定义 电动篷车是指行驶速度低于50km/h,具有封闭车厢或半封闭车厢的简易三轮或四轮纯电动机动车产品,属于低速电动车细分品类。其中,三 轮篷车根据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85 ...
车展观察丨“链”上变革:解码中国汽车供应链的进化跃迁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6:10
穿梭于2025上海车展"四叶草"展馆之内,记者的目光总是会被拆解陈列的动力电池模组、覆盖全燃 料类型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矩阵、以及汽车智能化芯片陈列所吸引。这些硬核科技展品或穿插展示于乘 用车整车展区,或集结于汽车科技与供应链专馆,与整车制造商同台竞技的汽车供应链企业阵容显著扩 容。相伴出现的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正是一场"链上变革"的完美演绎。 事实上,在传统汽车产业格局中,供应链企业往往隐身于整车品牌的光环之下。但在本届上海车 展,这一认知被彻底颠覆。在这场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汽车盛宴上,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 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其中,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分布于1.2H、2.2H、7.2H、8.2H这4个场馆, 展馆数量已与乘用车整车展区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不难看出,汽车供应链企业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成 为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从"跟随者"到"参与者":深度赋能的"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能源智能车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大踏步前进,实力也受到 认可,逐步完成从"跟随者"到"参与者"的蜕化。在本次车展中,安波福、电装等全球顶尖供应链企业步 调一致的启用本地化方案,携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