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将于11月24日-26日在芜湖市召开
经济观察网· 2025-11-06 09:55
大会基本信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定于2025年11月24日至26日召开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 [1] - 大会地点在芜湖市 [1] - 大会主题为“链动产业生态新质驱动未来” [1]
瑞声科技与“极氪们”平等对话,汽车供应链企业走到聚光灯下
经济观察网· 2025-11-02 01:4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首次系统性地将其在智能汽车等移动终端积累的感知技术体系进行全景式展示,标志着从消费电子声学巨头向智能汽车领域技术共创伙伴的战略转变 [2] - 公司从提供单一扬声器或麦克风的零部件供应商,转变为提供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3] - 公司采取生态整合战略,通过收购补齐能力短板,例如2024年完成对premiumsoundsolutions(PSS)80%股权的收购,并于2025年6月与车载麦克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初光汽车举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仪式,以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3] 技术能力与产品方案 - 公司展示的核心技术包括声学(70dB低功耗麦克风、80dB光学麦克风)、光学(潜望长焦方案)、触觉(超薄马达)、散热(主动散热高性能电磁风扇)等,这些技术被跨界整合以解决汽车智能座舱的系统性问题 [3] - 公司与极氪深度合作,为极氪9X创新性构建"9.2.4.8"多维声学系统,该系统支持杜比内容,并通过前后各一支低音炮的差异化布局确保澎湃低音 [4] - 公司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从明确核心目标开始,将目标拆解至系统架构、功放、扬声器乃至具体材质选择,例如为提升节奏感而选择特定振膜材料并提升声压级 [4] - 公司提出声光电一体化的4D多维度体验是智能汽车未来演进方向,要求具备将声学、光学、触觉反馈、结构件等多项技术跨域融合的能力,以提供场景解决方案 [6]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智能化变革,汽车从纯粹运输工具演变为"独立的第三空间",车载声学成为融合硬件、软件、算法与场景理解的沉浸式体验核心 [2] - 产业本质重构促使车企迫切需要能提供系统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技术共创伙伴",而非单一零部件供应商,供应链企业需深度参与甚至主导系统级体验的创新与整合 [2] - 在智能汽车时代,车载声学从锦上添花的配置跃升为定义车辆豪华与舒适度的核心部件之一,为声学供应链企业提供了走向台前的战略机遇 [5] - 顶级车载声学系统的复杂度和算力需求"可能是之前的1000倍",涉及数十个扬声器协同、功放架构、专属调音、主动降噪及与环境噪音对抗 [5] - 在电动汽车同质化竞争加剧背景下,主机厂亟需建立独特产品标签,公司提出"AAC Inside"概念,类似数码行业的"英特尔inside"标签 [6] - 供应链技术可直接转化为市场"价值"和"溢价能力",例如极氪9X的车载声学系统成为其核心卖点,用户对"好声音"的认可会直接提升品牌口碑与销量 [7]
天津滨海新区同沙特基金开展投资合作
搜狐财经· 2025-11-01 11:12
合作概况 - 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沙特私募基金易达资本签署总额8000万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旨在促进中国与沙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跨境产业投资 [1] -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国家发展部和Jada Funds of Funds基金参与了协议签署仪式 [1] 投资领域与方向 - 合作将围绕天津滨海新区"8+8+8"重点产业体系展开 [1] - 重点投资布局包括汽车供应链、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港口与冷链物流等领域 [1] - 积极推动中国企业拓展中东及全球市场 [1] 战略意义 - 合作体现出双方共同致力于实现沙特"2030愿景" [1] - 合作旨在携手建设沙特蓬勃发展的私募资本生态体系 [1] - 合作势头集中在物流、科技等领域 [1]
刘强东拿下小鹏汽车,引爆中国车圈!
商业洞察· 2025-10-23 17:28
京东汽车产业战略核心观点 - 京东不直接造车,而是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总管家”或“水电煤”式的基础设施服务商 [7][11] - 公司通过整合其供应链、物流和电商平台能力,旨在重构汽车从生产到售后全流程的效率与标准 [15][19] - 战略目标是为车企降低流通与出海成本,并可能引发行业定价逻辑和服务标准的变革 [16][17] 近期合作项目与战略布局 - 与**小鹏汽车**合作:京东物流为其运营中东区域备件仓库,存储超千种配件,覆盖多款车型维修需求,提供从清关到订单出库的全链路服务,以支撑小鹏在中东、北非的售后网络 [4] - 与**宁德时代**合作:敲定换电渠道直销合作,并联合广汽推出新能源车“京越V1”,该车定价9.98万起,续航450公里并搭载智能座舱,体现了京东的供应链能力 [7][8][11] - 与**长安汽车**合作:共建零配件全渠道体系,五天内的三场签约显示其布局汽车供应链的野心 [7] 京东汽车生态体系与能力 - 构建了“买-配-养-用-换”的汽车服务生态,用户可在京东汽车商城完成VR看车、金融分期等线上操作,线下体验店解决试驾需求 [13] - 整合了约2万家维修店,能提供比4S店便宜40%的保养服务;二手车检测系统通过AI识别300项车况数据 [13] - 招聘重点集中在供应链管理、智能仓储、跨境物流等领域,如“换电网络运营总监”等职位,旨在用技术重构汽车零售基础设施 [15] - 已有数字化服务基础:2023年为大众汽车搭建数字化MRO采购体系,2024年帮东风汽车实现工业品采购全线上化,并通过太璞供应链系统等能力聚合形成全链路控制力 [15] 对汽车产业的潜在影响 - **定价逻辑重塑**:借鉴改造3C行业的经验,可能将汽车流通成本再降低10%,促使车企回归产品竞争 [16] - **服务标准重构**:统一的配件溯源和透明的保养价格可能终结“小病大修”的行业乱象 [17] - **全球化节奏提速**:借助京东的海外仓网络,车企如小鹏、广汽的出海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17] 行业背景与京东的切入点 - 传统汽车行业存在积弊:一辆车从零件到消费者需经多级经销商,流通成本占售价20%,售后配件溢价高 [12] - 京东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契合汽车电商“交易闭环深化”的趋势 [14] - 公司以供应链效率注入行业,避免重资产造车,目标是打开10万亿市场的机会 [19][20]
上市后业绩显著下滑,这家公司拟进行收购……
IPO日报· 2025-06-11 19:5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3.6亿元现金收购楷码科技100%股权,其中1.8亿元使用超募资金支付,剩余部分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1] - 交易完成后楷码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标的公司评估增值率达242.46%,评估值3.63亿元,交易价格基于评估结果协商确定为3.6亿元 [3][6] 标的公司情况 - 楷码科技为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聚焦汽车供应链、金融科技、医疗养老行业,主要面向日本客户提供软件开发测试及IT解决方案 [4] - 2024年实现营收1.31亿元,净利润3318.2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84.03万元 [5] - 交易前需完成股份制改回有限责任公司,并剥离维度信息65%股权(保留35%参股权) [5] 业绩承诺与协同效应 - 交易设置三年业绩对赌: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500万元、5200万元 [6] - 收购将帮助公司整合日本及海外客户资源,切入企业管理软件开发领域,抓住日本数字化转型机遇 [8] - 通过整合标的跨行业开发经验与公司AI技术,实现多场景AI应用能力提升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3.34亿、4.32亿、5.30亿、6.39亿、6.07亿元,净利润呈下滑趋势:0.73亿、0.77亿、0.32亿、-0.16亿、0.29亿元 [9] - 2025年Q1营收1.34亿元(同比+10.52%),净利润2403.25万元实现扭亏,主要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增长及AI应用降本 [9] 业务背景 - 公司主业为汽车电子软件定制开发,具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云等全域解决方案能力 [8]
现场签约8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47亿元 连云港开发区揽金长三角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8:49
连云港开发区经贸合作交流会 - 连云港开发区在杭州举行经贸合作交流会 现场签约8个产业项目 计划总投资147亿元 [1] - 签约项目涵盖中医药 汽车供应链 机械设备制造 氢燃料电池 商业综合体等领域 同时包括2个大宗贸易项目(年贸易额40亿元) 1个跨境电商项目和1个外贸项目(年贸易额1.2亿美元) [5] 连云港开发区产业布局 - 开发区围绕"4+N"主导产业 依托"中华药港" 花果山总部经济产业园 海洋装备产业园等载体 培育恒瑞医药 中复神鹰 国能联合动力等行业领军企业 [3] - 建成全国最大抗肿瘤药物和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 重要碳纤维基地 亚洲知名风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3] - GDP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 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3] 氢能产业发展 - 连云港已布局氢能产业规划 政策支持为示范项目落地提供人才 资金等全方位保障 [5] - 江苏云钒氢舟动力科技计划以连云港为中心建设智能化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辐射长三角及海外市场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5] 营商环境与服务 - 开发区推行"项目服务推进群+问题清零群"的"不见面"服务模式 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1] - 落实惠企政策 推进"一件事""综合查一次"集成改革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 [5] 配套设施建设 - 建设全市最好三甲医院和最优中小学 规划共享客厅 商业美食街区 构建"产 学 研 医 居"生态体系 [3]
上海车展丨安波福杨晓明:跨国企业缘何要打造本土产业链自主可控
新华财经· 2025-05-03 13:33
公司战略与本地化 - 安波福正在全力推进本地化战略2.0,以中国技术、中国人才、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供应链构建全面中国方案,与本土"朋友圈"无缝合作[1] - 公司强调深度国产化概念,包括知识产权和数据可控,已建立包含2000多家供应商的体系,并完成风河中国软件的本地化[2] - 安波福将继续加大在中国投资,包括建设智能化、数字化黑灯工厂和技术中心[3]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数字化软件定义方面已开始领先,是重要业务市场和下一代产品研发基地[3] -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从生产转向创新,"在中国、为全球"从传统低价值产品输出转向中国自主创新全球化[4] - 中国汽车出海将带来巨大"在中国、为全球"机会,供应链企业将跟随出海,全球量增加将进一步降低成本[4] 中国汽车出海 - 中国汽车出海趋势不变,海外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5] - 中国自主品牌出海面临本地化挑战,安波福30年中国本地化经验可帮助缩短适应时间,包括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6] - 安波福可作为跨国供应商帮助中国自主品牌实现海外落地本地化[5] 低空经济布局 - 低空经济被视为潜力板块,发展速度快,中国可能在该领域再度领先[7] - 安波福与旗下风河软件公司处于汽车和航空两个行业中间,具备相关配套系统和适航认证经验[7] - 风河软件中国队伍已与美国队伍分割,满足两国安全要求,实现"在中国,为中国"[7]
车展观察丨“链”上变革:解码中国汽车供应链的进化跃迁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6:10
汽车供应链行业变革 - 2025上海车展中汽车科技及供应链企业分布于4个场馆(1 2H 2 2H 7 2H 8 2H),展馆数量与乘用车整车展区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供应链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1] - 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供应链企业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1] - 传统汽车产业格局中供应链企业隐身于整车品牌光环下的认知被彻底颠覆[1] 中国供应链企业崛起 - 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从"跟随者"蜕变为"参与者",安波福、电装等全球顶尖供应链企业启用本地化方案[3] - 安波福推出由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属于中国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和虚拟化平台,不含国外管控组件且工程服务完全本土化[3] - 电装发布"环境·安心"战略成果,依托中国研发基地携手本地合作伙伴推动技术落地[7] 本土化战略深化 - 安波福推进本地化战略2 0,以中国技术、人才、速度、成本和供应链构建全面中国方案[7] - 电装将深化与本地客户、产业和社区的协作,通过可靠产品与未来技术为中国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0] - 安波福本地化产品聚焦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等新兴行业,打造跟随中国节奏的解决方案[3]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协议,联合五大车企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10] - 华为智能电动DriveONE为12家主流车企提供解决方案,合作车型超50款[10] - 新品牌AUDI携手Momenta打造"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13] 全球化输出 - 智己汽车与Momenta联合打造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正式出海,为东南亚、澳新、欧洲、中东等市场提供标杆解决方案[13] - IM AD智能辅助驾驶采用无图技术,适配欧、亚、澳等多大陆复杂路况实现"开箱即用"[16] - Momenta官宣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等品牌进一步战略合作[16]
外资汽车供应链巨头,在中国落地“完全自主可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6:36
安波福本土化战略 - 公司推出多款100%本土化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推动在华供应链全面本地化,实现OEM客户业务链和本土OEM出海业务链的自主可控 [1] - 公司推进本地化战略2.0,以中国技术、人才、速度、成本和供应链构建完整中国方案,与本土合作伙伴无缝合作 [1] - 公司展示基于本土技术平台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和风河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聚焦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等新兴行业 [2] 供应链国产化进展 - 公司推出基于中国本土芯片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几乎极少在外资巨头主导的供应链中见到 [2] - 公司方案在安全优先前提下提供软硬解耦和开放化、弹性化能力,所有解决方案可在国产供应链基础上实现100%国产化 [2] - 中国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15%,但高算力或跨域融合芯片仍稀缺 [2] - 公司传统材料方面已覆盖完全中国本土供应链,但在电子器件、芯片方面仍需努力 [3]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博世、大陆、法雷奥等外资企业均设立智驾座舱等本土化技术研发平台 [1] - 丰田计划实现95%以上零部件本地采购率,展示中国产销自给自足情况 [4] - 大众、奔驰、奥迪、保时捷等外资OEM加速研发中心本土化或与国内厂商推动解决方案落地 [5]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战略 - 公司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有制造基地,在中国有20个生产厂,本土化布局旨在抵御全球产业链变化风险 [5] - 公司基于国产SoC芯片和风河实时操作系统RTOS开发的ADAS方案获得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定点,有望支持国产车出海 [5] - 中国汽车出海将带来"In China for Global"机会,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推动自主创新产能出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