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生态

搜索文档
要乱套!京东入局汽车,刘强东将成为第二个雷军?
搜狐财经· 2025-05-12 11:38
京东布局Robotaxi - 公司旗下公司密集申请Joyrobotaxi商标 覆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广告服务等9大类别 显示其全链条布局野心 [1][2] - 商标策略与2017年美团注册打车商标类似 预示公司可能对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进行系统性谋划 [3] - 公司此前已在出行领域有所试探 包括与乐道汽车合作、与比亚迪签署5亿元战略协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等 [3][5] 公司Robotaxi战略优势 - 公司将物流基因注入出行场景 自研无人配送车已在北京、上海实现常态化运营 积累数百万公里城市道路数据 [5] - 亚洲一号智能仓储的路径规划算法与自动驾驶实时调度系统存在技术共通性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用户地址数据可能转化为Robotaxi高频订单场景 [5] - 公司拥有5.8亿年度活跃用户 用户月均打开APP次数达12.7次 远超垂类出行软件的4.2次 为Robotaxi提供天然流量入口 [7][13] 与小米造车战略对比 - 小米选择重资产投入 自建工厂、自研三电系统 走硬件+软件全栈自研路线 已投入150亿元研发费用 [5][7] - 公司延续平台+服务模式 明确不造车 而是围绕汽车后市场构建生态 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效率与场景整合能力 [5][7] - 公司物流领域运营亚洲最大无人仓群 配送时效领先行业30% 零售端覆盖3C家电、生鲜百货等全品类消费场景 [7] Robotaxi行业竞争格局 - 百度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突破500万 覆盖北京、武汉等10城 滴滴无人车在上海获得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许可 [9] -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等初创公司在广州、深圳展开常态化运营 百度Apollo累计测试里程超3000万公里 滴滴无人车拥有百万级真实订单数据 [9][14]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仅有6个城市允许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 且限速不超过60公里/小时 [14] 公司在汽车后市场布局 - 公司提出三步走战略 打通线上购车+线下体验零售闭环 构建维保服务+车品供应链网络 切入电池回收+数据服务增值赛道 [15] - 已与比亚迪、蔚来、小鹏等12家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 2024年双11期间线上销量同比增长87% 新能源车型占比达62% [15][17] - 全国20个城市试点汽车体验中心 车品供应链覆盖5000+SKU 合作门店超3万家 平均配送时效较传统汽配城快48小时 [17] 公司战略转型背景 - 拼多多靠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 抖音电商用内容流量重构人货场 公司传统优势被稀释 2022年营收增速降至9.9% 用户增长率跌破5% [19][21] - 公司推动多领域变革 包括重启京东外卖、与抖音合作直播电商、建设物流+零售产业基地等 目标是从电商平台转型为全场景服务平台 [19] - 汽车产业是承接公司供应链、物流、技术三大优势的最佳载体 公司选择生态赋能之路 避免与传统车企正面交锋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