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尾气排放欺诈
icon
搜索文档
电厂 | 全球销量冠军、国民汽车品牌,如何被“排放”欺诈所击溃?
新浪财经· 2025-06-12 19:14
比亚迪与长城汽车争议 -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使用常压油箱涉嫌排放不达标 [1] - 比亚迪回应称测试程序存在瑕疵因送检车辆未达3000公里磨合期并指责长城汽车为不正当竞争 [1] - 比亚迪首次承认2021-2023年采用常压油箱方案通过定期启动发动机燃烧燃油蒸汽实现排放合规后因用户体验问题切换至高压油箱 [1] - 涉事两款车型在举报前半年为比亚迪贡献32万辆销量 [2] - 吉利控股副总裁杨学良支持长城汽车称行业拆车测试结论与举报内容一致 [2] 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 - 2013年独立测试发现大众柴油车实际道路氮氧化物排放超标15-35倍揭开发酵7年的排放欺诈 [8] - 大众汽车在1100万辆柴油车安装作弊软件通过识别检测状态临时启动尿素喷射通过排放检测 [9][12] - 作弊软件利用车辆检测状态与正常行驶差异如两轮转动和加速动力输出来触发 [13] - 正常行驶时氮氧化物排放可达美国标准40倍(0.05g/mi) [13] 大众汽车排放门后果 - 事件曝光后股价两天内暴跌31%市值蒸发250亿欧元CEO及多名高管离职 [16] - 累计支付超300亿美元包括美国147亿美元和解金其中1003亿用于赔偿475万车主 [14][16] - 德国法院2025年判决前高管最高4年半监禁涉及900万辆欧美市场作弊车辆 [17][19] - 2014年大众全球销量992万辆登顶2024年降至900万辆落后丰田127万辆 [19] 行业影响 - 排放门推动欧盟2017年强制实施WLTP和RDE测试取代原有NEDC标准 [20] - 事件暴露柴油车环保性能系统性造假加速全球排放法规趋严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