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律AI
icon
搜索文档
计算机行业周报:3D打印产业链高景气!AI+法律产品突破!-2025070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5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计算机行业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D打印产业链高景气,核心公司预计迎来快速增长期 [5][6] - 大模型推理能力提升,法律AI领域迎来较大机会 [5][6] - 重点公司更新涉及税友股份、新大陆、迈富时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D打印产业链 - 拓竹科技高热度代表3D打印消费级市场迎来重要节点,25年5月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消费级产品或迎快速增长阶段 [7] - 价格下探与操作简化使消费级3D打印发展,拓竹科技等厂商将桌面型3D打印机带入低价区间,简易入门级产品标价1499元 [10] - 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核心价值是突破模具限制,主流技术有FDM、光固化、粉末床熔融等,各有优劣 [14][21] - 3D打印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设计自由度、定制化能力、成本效率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产业化应用跨领域拓展 [23][24] - 3D打印拉动3D扫描仪消费级需求,思看科技便携式3D扫描仪最高精度达0.020mm,激光3D扫描仪测量速率每秒可达数百万次 [26] - 3D打印核心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消费级3D打印机整机、核心部件、3D扫描仪、打印设备和耗材等领域的企业 [29] 法律AI领域 - 海外一级热度发酵,2024 - 2025Q1法律相关创业公司融资激增,79%流向AI类公司,多家海外代表性法律AI公司有新进展 [28] - DeepSeek推动国内AI法律进展,截止6月30日,DeepSeek V3 0324模型在法律领域的tokens销售量占总体达4.8% [31] - 金桥信息发布“亦案通”和“亦法通”,具有数据、C端产品潜力和生态合作优势 [32][37] - 华宇软件发布华宇万象法律大模型,产品矩阵丰富,落地30 + 场景 [38][41] 重点公司更新 - 税友股份新规下税务监管严格化,Agent产品进入密集落地期,远期目标三年后相关业务收入达50亿,25年上半年用户规模已起量 [42][43] - 新大陆设立境外子公司并取得美国MSB牌照,有助于开展跨境支付业务,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当前PE 25x左右 [44][48] - 迈富时发布AI - 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2.0,AI Agent落地效果好、付费意愿高,通过“SMB + KA”双曲线商业模式解决客户痛点 [49][56] 风险偏好判断以及重点标的 - 涉及数字经济领军、AIGC应用、AIGC算力、数据要素、信创弹性、港股核心、智联汽车、新型工业化、医疗信息化等领域的公司 [59] 计算机重点公司估值表 - 展示了多家计算机重点公司的总市值、归母净利润及PE等估值数据 [63]
从辅助工具到核心引擎,智合助力法律科技蓬勃发展
技术革命对法律行业的影响 - 生成式AI浪潮正推动法律行业进行前所未有的自我革新,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再到AI,技术力量深刻改变法律领域 [1] - 法律作为回顾性学科,在拥抱新技术时面临挑战,但正是这种磨合催生了法律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1] - 法律AI已超越早期信息检索,深度介入合同管理、并购尽调、案例法分析等核心业务,"AI律师"成为顶尖律所和跨国公司的生产力工具 [1] 法律AI的发展阶段与趋势 - 2025年是法律AI"实战元年",AI从"助手"进化为能独立执行复杂任务的"数字雇员" [2] - 市场焦点从简单问答转向AI解决方案的工作流集成、企业级稳定性和可量化商业价值 [2] - 汤森路透Westlaw Precision展示AI推理路径,Harvey AI与安理国际合作覆盖律师日常工作全流程,标志着AI从辅助工具蜕变为业务流程自动化核心引擎 [3] 行业实践与论坛成果 - 上海举办"法律AI的黎明"论坛,300余位专家探讨AI与法律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 [3] - 智合荣获"法律AI先锋企业十佳"称号,其联合创始人刘启铭获"法律科技影响力人物十佳" [4][5] 法律服务行业的未来形态 - 法律服务将从全人类提供转向人机协作,Harvey公司成为法律科技领域估值增长最快的明星企业 [7] - 未来律师需区分人类与机器的工作边界,律所选拔人才需考察对"人机能力差异化"的判断力 [7] - 法律服务行业长期供不应求,律所与法律科技公司的联合将成为必然趋势 [8] 法律科技落地的关键要素 - 法律科技落地的两个前提:内容(技能)由科技公司创造,载体(应用)由律所部署,二者共生共荣 [9] - 律所数字化转型三大关键词:数字大脑(核心竞争力)、数字要素(心智生产力)、数字场景(服务能力体现) [13] 律所应对策略与产品验证 - 律所应在管委会设置专门负责法律科技/AI的分管合伙人,将科技应用内化为"肌肉记忆" [16] - 验证法律科技产品可行性的方法:10位律师试用14天后,若有4人以上主动询问停用原因,则证明产品价值 [18] - 智合开发的产品已通过PMF验证,用户基数达千分位量级,市场需求积极反馈率超60% [20] 行业变革的底层规律 - 颠覆性技术呈几何级数增长,从业者与使用者对变革的感知存在巨大差异 [11] - 法律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文科背景从业者需主动拥抱理科领域的技术变革 [12] - 文理兼备成为AI新时代对法律服务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