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牌集中度
icon
搜索文档
头部本土消费品牌,为何杭州超过广深?
虎嗅· 2025-05-30 14:46
中国消费品牌集中度与城市竞争力分析 - 中国消费品牌高度集中 678个内地品牌分布在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仅15个城市聚集10个以上品牌[3] - 头部品牌集中在15个城市 上榜品牌485个 占内地品牌总数71.5% 覆盖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安徽/湖南六省[5] - 形成三个明显梯队:上海/杭州为第一梯队(90个品牌) 广州/深圳/北京为第二梯队(50-60个品牌) 其余10个城市为第三梯队(10-20个品牌)[5] 四大城市品牌分布格局 - 上海在13个行业大类中表现全面 居家日用/美妆/宠物用品/潮流玩具四个门类排名第一 医疗健康营养并列第一 6个门类位列前三[12] - 杭州在运动户外服饰/食品饮料/家装家具三个行业排名第一 交通工具并列第一 宠物用品排名第二 5个门类位列前三[13] - 广州在运动户外服饰/居家日用/美妆三个行业排名第二 潮流玩具并列第二 但6个类别无上榜品牌[14] - 深圳呈现显著差异化优势 3C数码领域以18个品牌占据全国34个品牌的过半份额 珠宝饰品并列第一 消费电子特征突出[14][17] 行业结构特征与城市定位 - 消费品牌主要分布在8大核心行业:运动户外服饰/居家日用/食品饮料/医疗健康营养/家用电器/美妆/家装家具/3C数码 单个城市上榜数量由这些行业聚集度决定[10] - 城市专业分工明确:沪杭穗以服饰快消为主导 深圳专注消费电子 深圳品牌平均CBI指数达66.59分 高于上海(65.01)/杭州(63.91)/广州(63.47)[16][17][20] - 杭州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食品饮料/家居家装领域超过上海广州位列第一 服饰领域超越广州 形成与上海广州"三国杀"竞争格局[16][24] 品牌聚集驱动因素 - 品牌总部与制造基地分离 北京凭借第三产业优势聚集50个品牌 印证商业生态和人才储备比产业链更决定品牌布局[1][6] - 杭州崛起三大动因:浙江民营经济活力与完整产业链 上海技术人才外溢 电商直播新模式赋能品牌孵化[25][26] - "前店后厂"模式扩展 杭州复制上海广州的全国供应链运营模式 实现全国资源调配与本地运营结合[27] 历史演进与格局变迁 - 广州凭借1988年宝洁落户成为快消之都 上海1990年代依托外资涌入形成消费双中心[21] - 本土品牌崛起打破外资垄断 杭州凭借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企业奠定基础 21世纪后通过电商转型实现逆袭[21][22][23] - 杭州消费品牌实力被数字经济掩盖 实际拥有苏泊尔/珀莱雅/Babycare等200强品牌 呈现多元化产业生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