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 |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24
行业趋势与宏观背景 - 当前消费理念与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向多元化、全球化方向发展[1] - 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1] - 全球经济预计在2026-2030年年均增长3.1%,高于当前的2.8%,将稳定消费预期并扩大消费规模[1] - 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中国银发人口增速更快,银发消费潜力巨大[1] - 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点,数字、智能、绿色技术将改变生产生活,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需求[1] - 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50亿,其中亚洲占比将超过60%,为消费共振提供需求基础[6] 战略举措与平台建设 - “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与“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启动,旨在促进跨行业信息共通与资源共享[2] - 平台将聚焦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多业态融合,为企业提供项目发布与合作对接服务[2] -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起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以推动行业转型、整合资源,助力中国消费品牌国际化[5] - 服贸会是推动中国优质服务走向全球、引进世界服务贸易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4] 核心发展路径与机遇 - 释放消费潜力需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智能、绿色、健康消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3] - 需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完善标准互认,提升政策协同,发挥国际组织作用[3] - 需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金融基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探索稳定币应用,建设高效跨境流通体系[3] - 国际消费需聚焦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明确跨境物流与国际支付协同保障的重要性[5] - 跨界融合能创造新消费群体、场景与体验,带来市场与技术创新机遇[7] - 需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为跨界融合提供硬件保障,并通过城市营销、大型活动促进跨地区、跨产业消费联动[7] 关键驱动因素与融合模式 - 服务贸易正成为链接未来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科技与金融资本放大效应的锚点,是驱动整合全球价值链的枢纽[2] -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当前需结合需求侧引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释放消费[3] - 单靠一国、一企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消费链的国际协作[2][3] - “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融合消费”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5] - 经济传媒作为连接市场、政府与消费者的桥梁,需通过深度报道和搭建交流平台,成为激活市场潜力的催化剂[8]
2025服贸会|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16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多维度政策组合拳持续释放中国消费潜力 [1] - 当前消费理念与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消费向着多元化、全球化方向不断发展 [1][8] - 服贸会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风向标与连接器,推动中国优质服务走向全球并引进世界创新成果 [8] 消费市场表现与形态转变 - 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3] - 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 [3] - 服务贸易正成为链接未来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科技与金融资本放大效应的锚点 [4] 全球消费机遇与驱动因素 - 2026—2030年全球经济预计年均增长3.1%,高于当前2.8%,将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规模 [3] - 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中国银发人口增速更快,银发消费潜力巨大 [3] - 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点,数字、智能、绿色技术将改变生产生活,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需求 [3] - 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50亿,其中亚洲占比将超过60% [10] 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 - 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与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启动,旨在促进跨行业信息共通与资源共享 [3][4] - 跨界融合是破局关键,能创造新消费群体、场景与体验,从而带来市场与技术创新机遇 [11] - 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融合消费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 [8] - 国际消费需要聚焦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8] 释放消费潜力的具体路径 - 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智能、绿色、健康消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7] - 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完善标准互认,提升政策协同,发挥国际组织作用 [7] - 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金融基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探索稳定币应用,建设高效跨境流通体系 [7] - 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消费链的国际协作,通过规则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消费潜力 [6] 传媒与生态建设角色 - 经济传媒作为连接市场、政府与消费者的桥梁,扮演消费趋势观察者与融合发展推动者的角色 [12] - 传媒力量可成为打通消费堵点、激活市场潜力的催化剂,通过深度报道和搭建交流平台赋能消费融合 [12]
票根何以成为消费“新钥匙”(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15
票根经济模式 - 票根经济是以各类实体或电子活动票据为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优惠,延伸和激发文化、社交、消费等更多价值的经济模式 [2] - 该模式创新作用显著,例如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周边消费超百亿元 [2] - 今年以来票根经济呈爆发之势,一张小票根带动消费长链条,在多地形成消费联动效应 [2] 票根经济应用案例 - 江苏无锡游客凭球赛门票可享受住宿、餐饮等优惠 [2] - 山东青岛马拉松选手号码布成为游览城市的"万能门票" [2] - 河南洛阳持高铁票可半价畅游龙门石窟等景区 [2] 票根经济价值分析 - 对消费者而言,票根既是省钱优惠券,也是深度解锁城市魅力的导览图,能提供情绪价值 [2] - 对商家而言,折扣虽摊薄单客利润,但能提升复购率与购买量,带来长期收益和用户黏性 [2] - 票根成为城市消费"流量入口",像隐藏关卡激发游客探索欲望 [2] 票根经济挑战 - 过度依赖折扣易增收不增利 [3] - 纸质票根易被伪造 [3] - 电子票根跨平台兑换流程繁琐 [3] - 部分商家虚假宣传损耗消费者信任 [3] 票根经济发展建议 - 优化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利益 [3] - 完善票根设计,赋予更丰富文化审美价值 [3] - 突出地域特色,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 [3] - 需要统筹兼顾、通盘设计,将单次消费延展为多次消费 [3] 票根经济创新意义 - 激活沉睡资源体现创新思维 [3] - 突破传统消费模式,打通上下游消费链条,从"卖单品"转向"卖生态"体现系统思维 [3] - 精准回应游客情感需求,围绕用户体验设计体现用户思维 [3] - 为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提供参考思路 [3] 消费新业态趋势 - 从票根经济、谷子经济到潮玩经济、首发经济,消费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4] - 这些创新印证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中微小创新也能激荡大能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