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财金视野】免税店政策打造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11-03 07:00
政策核心目标 - 完善免税店政策以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并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2] - 落实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和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 [2] - 充分挖掘免税店巨大消费潜力,发挥其在提振消费中的带动作用 [2] 政策具体措施:增加品类与国货销售 - 鼓励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 [3] - 要求口岸出境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货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总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3] - 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商品 [3] 政策具体措施:提升服务与便利化 - 支持口岸出境、进境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 [3] - 推行“网上预订+线下提货”模式以节省旅客时间并改善购物体验 [3] 政策具体措施:放宽审批与优化布局 - 将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变更等审批权限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部门 [4] - 免税店经营面积不再需要审批,改为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 [4] - 简政放权措施旨在提高审批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地方自主性 [4] 相关配套政策与行业影响 - 调整后的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扩大适用人群并丰富商品品类 [5] - 离境退税政策持续优化,便利化服务升级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活力 [5] - 免税店业务在提振消费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政策组合拳旨在为国内市场注入更强动力 [5]
免税店政策打造消费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11-03 05:55
政策核心观点 - 免税店政策优化升级旨在提振消费 通过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和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来给国内市场注入更强动力 [1] - 政策是落实大力提振消费部署的重要举措 强调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和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放得活又管得好的市场秩序 使政策效应充分释放 [1][4] 政策具体措施:增加品类与国货销售 - 鼓励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 要求口岸出境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货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总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2] - 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 新增手机 微型无人机 运动用品 保健食品 非处方药 宠物食品等商品 [2] - 增加国货销售能够提升国内品牌影响力 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并拉动国内企业生产 [2] 政策具体措施:提升服务与便利化 - 支持口岸出境 进境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 采用网上预订加线下提货模式以节省旅客时间 [3] - 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 将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变更等审批权限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部门 [3] - 免税店经营面积不再需要审批 改为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 以提高审批效率和激发市场活力 [3] 政策协同效应与市场潜力 - 新规针对经营堵点和政策难点进行精准破解 与此前调整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及离境退税政策形成组合拳 [4]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 扩大适用人群 丰富商品品类并允许国货入店免税销售 从供需两端发力 [4] - 免税店业务在提振消费中作用日益增大 有助于充分挖掘巨大消费潜力并拉动餐饮 住宿等相关行业 [2][4]
完善免税店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
证券日报· 2025-11-03 01:1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1] - 政策从优化国产品退免税管理、扩大经营品类、放宽审批权限、完善便利化监管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1] 政策具体亮点 - 国货扶持力度空前 国产品进入免税店视同出口 退免增值税和消费税 [2] - 口岸出境免税店及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总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2] - 品类扩容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非处方药等热销刚需品 并加速海外热销商品上架 [2] - 审批放权将口岸免税店设立等权限下放省级部门 经营面积可协商确定 [2] - 服务体验升级 首次推出全渠道网上预订 支持市内预订口岸提货 [2] 政策实施效果与行业影响 - 今年1月至9月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229.8%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7.4% [3] - 政策能激发国内消费者在境内买全球和境外旅客入境购国货的双向消费热情 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3] - 下放审批权和优化布局有助于激发地方积极性 推动形成特色化免税购物场景 [3] - 政策将带动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放大免税经济的乘数效应 [3] - 国产品退免税政策降低经营成本 推动优质国货借免税渠道扩大影响力 并吸引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3] - 审批放权与联合采购鼓励政策将激活市场竞争 推动免税业态从政策依赖向服务驱动转型 [3]
论坛预热丨“提振消费: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分论坛开幕在即
第一财经· 2025-11-02 17:09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振消费: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分论坛,将于11月6日下午在国家会展 中心(上海)4.2馆举办,聚焦中国消费提振的"政策破障"与"开放共享"双轮驱动,与全球政商学界 领袖一起,发出大力提振消费的"虹桥声音",共同探讨将中国市场潜力转化为全球经济增长亮色的共 识与路径。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是中国"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因素。 "十四五"期间,中国强大国内市场的优势凸显,消费的经济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年均贡献率在60%左右。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度重构中,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制 度型开放战略,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稀缺的确定性——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 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当前,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以旧换新等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中国消费新业态、新 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市场活力增强,消费潜力释放,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稳固,社会零 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去年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5年有望突破50 万亿元。 即将到来的"十五 ...
春秋假,收好这份“季节的礼物”
人民日报· 2025-11-02 12:05
"3天秋假加上周末,刚好凑成一个'小长假'""我想去北京爬长城"……听到"喜提"秋假的消息,广东佛山 一所小学内,同学们脸上的笑容藏不住,纷纷计划着要出门玩。 什么是春秋假? 今年以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 学春秋假;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 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 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各地实践随之展开:浙江宁波推行春秋假各3天,原则上春假衔接"五一",今年秋假在11月12日至14 日,组成"专属小长假";湖北恩施规定,春假和秋假时长均不少于1周,原则上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 衔接。 那些曾经可能"错过"的季节意趣,藏着生动的教育养分。春日里草木生发,正是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 生机的好时候;秋日里果实挂满枝头,孩子可以在风吹稻浪中读懂丰收、劳作的深意。当假期从集中休 整转为分段探索,家长带着孩子"错峰"走进田野阡陌、文博展厅,行走祖国各地,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 路有机结合,这便是一份促进亲子关系、 ...
春秋假,收好这份“季节的礼物”(教育时评)
人民日报· 2025-11-02 05:52
"3天秋假加上周末,刚好凑成一个'小长假'""我想去北京爬长城"……听到"喜提"秋假的消息,广东佛山 一所小学内,同学们脸上的笑容藏不住,纷纷计划着要出门玩。 什么是春秋假? 今年以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 学春秋假;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 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 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学生"喜提"假期的同时,文旅市场也跟着热闹起来。"春秋假衔接传统假期,玩得更从容了""订票压力 减小,行程安排更方便了"……不少家长表示,错峰给了假期更多样的"打开方式"。作为优化假期结构 的探索之一,春秋假对提振消费的影响,涉及消费时间再分配、需求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平衡的系统性 影响。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不只是增加几天假期。有家长担心,孩子自制力较差,刚开学收心就面临放 假,学习状态可能受影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双职工家庭孩子独自放假在家,没人看管还可能沉 迷电子产品;也有老师表示,不少家长因请假难选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改善 科创引领作用凸显
智通财经网· 2025-11-01 19:03
宏观经济与整体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1][3] - 全市场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合计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合计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增长5.50% [1][3] - 4183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1957家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1][3] - 第三季度业绩显著改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2%和11.45%,环比分别增长2.40%和14.12% [1][3] 科创企业表现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营收分别为32486.28亿元、10142.07亿元、1450.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46.61亿元、441.25亿元、92.03亿元,其中创业板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超10% [4] - 全市场总市值107.32万亿元,电子行业市值位列第一,占比12.42%,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市值较年初增加超9000亿元 [4] - 全市场研发强度为2.16%,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54%、11.22%、4.42% [6] 产业发展与新兴动能 - 19个行业门类中17个实现盈利,7个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5] - 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 [5] - 全固态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20% [5] - 超硬材料和稀土核心产业营收分别增长10.48%和7.11% [5] - 影视院线、游戏、交通运输行业营收分别增长9.31%、24.40%、0.25% [6] - 贵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55.96% [6] - 券商和保险业净利润增幅超30% [6] 研发投入与创新战略 - 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5.21%,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10% [6]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预案,现金分红总额7349亿元,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 - 1195家公司发布1525单回购预案,已完成899单,累计回购金额923亿元 [8] 资本市场改革 - 截至8月末,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8]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举措,十五五规划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8]
让群众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1-01 06:11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 密结合,大力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这既对"十五五"时期继续提振消费明 确了要求,也为"十五五"时期如何大力提振消费指明了方向。 提振消费,敢消费是保障。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扩大消费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多地打出了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组合拳",维护好、保障好消费者权益,有力提升了当地居民消费能力、拓展了外来 游客的消费空间,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个别地区一些重点消费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 给质量还有待提升,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需着力构建安 全、透明、优质的消费环境,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和终端物流配送渠道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建设,健全消 费品和服务消费标准体系,让居民放心消费。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执法,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 式,以跨部门联合方式提升监管成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 宣传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景点宰客等市场乱象,保障消费者能 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 消费的背后是无数个 ...
【财政资讯】11月1日起,免税店政策“升级”!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1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政策旨在完善免税店政策以支持提振消费,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并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1] - 政策目标为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1] - 新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11] 国内商品销售支持与优化 - 鼓励免税店经营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可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4] - 优化国内商品通关流程,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国内商品出境时按个人自用物品监管,无需出口检验检疫 [4] - 要求免税店加大对国产品的推介力度,引入老字号、文创、非遗等特色产品,并规定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总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5] 免税店经营品类扩大 - 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商品以丰富旅客购物选择 [6] - 支持企业通过提升议价能力和联合采购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品牌最新及热销商品投入免税店销售 [6] - 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加快境外已上市热销商品的上架进度 [6] 审批权限下放与布局优化 - 下放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变更等审批权限至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 [7] - 优化口岸出境和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确定方式,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变更需经海关核准 [8] - 支持地方结合旅客流量和旅游业状况,因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开发地域特色主题购物场景 [8] 购物便利化与服务提升 - 支持口岸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旅客可凭出入境证件及购物凭证在指定地点提货 [9] - 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付款提货,按口岸进境免税店政策执行 [10] - 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以提升便利化水平,并加强监管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10]
支持提振消费!我国免税店政策11月“升级”
新华社· 2025-10-31 15:48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免税店政策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升级完善,旨在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1] - 政策是加强免税店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的重要举措,背景是我国出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和旅客消费结构多元化 [1] 国内商品销售支持 - 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 [2] - 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可退(免)增值税、消费税,解决了过去销售国内商品存在的政策堵点 [2] - 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国货商品价格将更优惠,有利于以更高水平的供给提振消费 [2] 经营品类扩大 - 免税店经营品类进一步扩大,新增便于携带的消费品,如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 [2] - 有关部门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支持企业采购更多最新商品和热销商品,使国内外消费者可购买的免税商品更加多元和新潮 [2] 审批权限下放与布局优化 - 将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由中央五部门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3] - 审批权限下放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促进整个免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 销售模式创新与便利化措施 - 支持口岸出境、进境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并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 [3] - 有关部门和企业将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此举将创新免税店销售模式,提高消费者购物便利化程度 [3] - 政策升级后,旅客将能更加便利地买到更多优质特色国内商品和国际热销商品,购物体验将改善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