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贷‘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增长!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提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21:53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概况 - 2024年银行业共处置3.8万亿元不良资产[1] -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向短账龄项目倾斜 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增长[1] - 转让资产多为已核销资产 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1] 借款人特征分析 - 借款人授信额度呈现小而分散特点 主要集中在30万元以内[1] - 借款人年龄主要集中在40至45岁[1] - 借款人地域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 华东地区连续4年占比最高 转让未偿本息合计占比超30%[1] 市场交易特征 - 批量个人业务多数采用多轮竞价方式 平均合格意向受让方数量近5家[1] - 转让价格较2023年略有上升 与逾期时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1] - 投资者偏好整体规模大但户均规模小的资产包 青睐借款人平均年龄30至50岁的资产[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仍存 不良资产转让业务有望持续纵深发展[2] - 市场参与度提升将推动征信报送、档案移交、消保投诉处理等环节经验积累[2] - 监管叫停消费贷价格战 产品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3] 消费贷市场动态 - 个人消费贷不良占比增多源于银行加大产品投放[2] - 经济回暖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意愿增强 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消费类贷款[2] - 部分银行推出最高1200万元房抵组合贷产品 可用于消费或经营[3] 风险管控措施 - 过度竞争曾降低客户准入标准 导致资金流向低资质客户[2] - 严监管态势已使问题得到缓解[2] - 银行需强化资金流向监控 避免资金挪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