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类贷款

搜索文档
银行Labubu营销活动被叫停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9:32
泡泡玛特Labubu盲盒营销现象 - 泡泡玛特推出的Labubu盲盒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抢购热潮,部分平台转售价高达上万元[2] - 银行推出存款送Labubu活动,客户存入5万元定期3个月可获赠盲盒,办理信用卡可升级获赠更高端系列[5] - 部分银行客户经理自掏腰包用个人提成购买Labubu赠送给客户以完成业绩指标[6][8] 银行揽储压力与应对措施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导致银行面临巨大揽储压力,活期利率降至0.05%,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11]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前四个月增长1.88万亿元,显示"存款搬家"现象加剧[13] - 银行通过赠送网红潮玩等实物吸引年轻客户群体,但该方式已被监管叫停[9][11] 银行营销合规问题 - 监管明确规定禁止银行通过赠送实物等违规手段吸收存款,违者将面临罚款[16] - 临海农商行等机构曾因违规返利吸存被处以25万元罚款[16] - 专家建议银行应通过优质产品和服务而非短期营销手段来吸引客户[18] 银行从业人员现状 - 客户经理面临严苛考核标准,部分需完成每月60张新卡开户指标,未达标者月薪仅3000余元[7] - 为完成业绩,客户经理不惜垫付上万元订购潮玩礼品,导致大部分提成都用于拓展客户[8][9] - 部分能力突出者月开户量可达100张以上,而能力较弱者可能不足50张[7]
压力依然山大,渤海仍需努力——渤海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2 22:55
2024年经营表现 - 渤海银行总资产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6.41% [2] - 营业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结束连续三年下降趋势 [2] - 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结束两年负增长 [2] - 归母净利润仍低于2015年水平(56.89亿元) [5] 净息差与同业对比 - 净息差1.31%,同比上升17BP,但在12家股份行中最低 [8][9] - 利息净收入155.42亿元,同比下降21.04亿元 [11] - 金融投资净收益增长27.30亿元,弥补利息收入下滑 [1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74亿元,同比下降10.25亿元 [11] 资产质量分析 - 整体不良贷款率1.76%,同比下降2BP,近五年维持在1.76%-1.78%区间 [12]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55.19%,股份行中倒数第三 [14] - 关注类贷款占比2.78%,逾期贷款占比2.79%,均高于不良率 [16] - 公司贷款不良率1.11%,同比下降73BP;个人贷款不良率飙升至4.15% [18] 个人贷款风险细分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高达12.37% [19] - 个人房贷不良率接近2%,经营性贷款不良率4.62% [19] 核心总结 - 规模指标回升但利润仍处低位,金融投资成为利润关键支撑 [22][23] - 个人贷款风险显著上升,尤其消费贷款不良率突出 [22][19] - 净息差虽改善但同业竞争力不足,资产质量压力持续 [8][16]
有机构扯到蛋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2 21:33
市场情绪与交易动态 - 市场避险情绪强烈 因美东时间4月2日对等关税细节即将公布 导致交易量跌破1万亿 为今年第二次跌破万亿 但上涨股票超半数 显示观望情绪浓厚 [1] - 融资余额近期持续流出 8个交易日中有7天流出 累计流出约50亿 类似情况曾在12月31日至1月13日期间出现 当时连续9个交易日有8天流出 [1] - 杠杆资金流入不足导致市场活跃度下降 预计关税细节公布后将引发新一轮贸易冲突而非缓和 [2] 渤海银行消费贷风险 - 渤海银行2024年末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达12.37% 为国内首次个人类贷款不良率超10% 不良余额46亿超全年净利润43亿 [4] - 不良率同比增近200% 不良余额增40% 消费贷规模从2023年760亿压降至375亿 银行主动收缩业务 [5] - 风险源于上市前激进扩张 2017-2020年消费贷规模从不足100亿增至1000亿 三年翻10倍 主要依赖互联网平台助贷业务 底层客户资质差导致经济下行期不良骤升 [5] - 当前港股PB仅0.14倍 市值不足净资产两折 [7] 中航产融退市分析 - 中航产融因央企"退金令"要求退出非主业金融股权 2024年净利润转负 主因子公司中航信托地产投资比例过高 资产质量恶化 [11][12] - 中航信托天玑系列现金管理产品以高收益、高流动性著称 但风险下沉 违反"收益-流动性-风险"不可能三角原则 [13] 行业风险管理启示 - 招行年报强调风险管理决定发展上限 规模驱动模式难以为继 风险事件可能彻底摧毁业务单元("100-1=0"效应) [15][16] - 兴业银行转向降低负债成本 侧重低风险资产投放 放弃高举高打策略 [17] 一季度ETF资金流向 - 规模增长前十ETF中 机器人ETF(562500)份额增81.53亿规模翻两番至120亿 科创AIETF份额增1830.78%最显著 [20][21] - 券商ETF两只入围前十 反映交易量及两融新高预期 AI相关ETF占三席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20日规模近30亿 日均流入1亿 [21] 债券市场波动 - 债市午后暴涨 因资金面宽松(银行间回购利率降至1.6%)及股市跳水 10年国债跌破1.8% 30年国债跌破2% [22] - 4月供给压力较小 5-6月集中 央行逆回购动向为后续观察重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