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涉企执法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来自监督一线的报道丨从“多头查”到“一次查”
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创新 - 深圳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 实现执法检查全过程线上记录 企业可提前接收检查预告并反馈服务需求 [2] - 系统支持多部门联合检查 将市场监管 应急 消防 水务 生态环境等部门检查整合为一次性检查 结果集中反馈 [2] - 企业可通过系统查询执法记录并对执法行为评价投诉 有效避免不同部门对同一事项整改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2][3] 监管效率提升与企业体验优化 - 检查事项合并使企业受检频次显著降低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案例显示多部门检查任务一次完成 [3] - "一单告知"机制提升结果反馈效率 民宿行业反映精准监管有助于解决无序竞争问题 [3][4] - 分级监管体系优先教育引导轻微违规企业 问题严重企业采取通报曝光等惩戒措施 [5] 行业监管模式升级 - 大鹏新区民宿产业70%投诉集中于5%经营主体 新分级体系推动6家C级民宿通过整改升级至B级及以上 [4][5] - 针对民宿行业"弱小散"特征 监管部门区分高低风险主体实施差异化执法 [4][5] - 执法辅助人员实施闭环管理 通过"扫码入企"和"清单式"检查实现行为全过程可追溯 [5] 执法规范化与廉政建设 - 深圳市纪委监委2023年查处涉企执法腐败和作风问题162起 覆盖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关键环节 [6] - 推动行政部门建立完善49项制度 针对执法标准不统一和监督缺位问题发出17份纪检监察建议书 [6] - 基层执法辅助人员索贿 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被重点整治 全区17家执法单位纳入统一管理体系 [5] 经济环境影响 - 深圳拥有超260万家民营企业 新监管模式减少多头重复检查同时加强精准有效监管 [4] - 民宿行业代表称包容审慎监管增强投资创业信心 南澳口岸至香港航线开通预期带来新机遇 [4][7]
监督涉企执法突出问题,行政复议被寄予厚望
新京报· 2025-08-08 16:34
行政复议具备独特的行政争议解决优势 行政复议作为政府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纠错机制,承担着规范行政执法的任务。自行政复议法首次"大 修"通过后,便从立法上确立了其"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定位。在法院受理的诉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 景下,行政复议被寄予厚望。 对于行政争议,我国已形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等多元解决机制。在实现有效社会治理方面,行 政复议与信访、行政诉讼相比,具备独特的制度优势。"和信访相比,行政复议能够制度化、法律化, 实现案结事了;和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复议在行政资源协调支配、调解的应用等方面有自己的优 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王万华分析。 司法部再次部署涉企执法监督工作,这是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指出,行政复议依托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具有专业性强、程序简 便、成本较低的特点,更易快速查明事实、纠正违法。 日前,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指导意见明确了5项监督重点内容,包含涉企政务失信、涉企规范性文件附带审 查、涉企罚款突出问题等。 去年以来,趋利性执法、违规异地执法 ...
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行政争议高发,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白皮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23:17
行政复议案件概况 - 2024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同比增长94.7%,达到同期法院一审行政案件的2.5倍 [2] - 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4.1万件,同比增长82.1% [2] - 行政复议首选率明显提升,法院一审行政案件、信访部门登记信访数量同比分别有不同程度下降 [2] 案件地域分布 - 行政复议案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大省(区、市),17个省(区、市)受理案件数量超过1万件,占总量的83.2% [2] - 前5位地方受理案件数量占总量的43.1%,分别是:北京6.8万件、广东5万件、山东4.6万件、浙江3.1万件、江苏2.8万件 [2] 案件层级分布 - 超过80%的案件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立案受理,其中县级政府受理28.5万件(占51.5%),市级政府受理16.9万件(占30.6%) [2] - 省级政府受理6.1万件(占11.1%),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受理2.3万件(占4.2%) [2] 行政管理领域分布 - 市场监管(16.3万件,占29.5%)和公安(12.5万件,占22.6%)是行政争议高发领域 [1][3] - 其他主要领域:自然资源3.9万件(7.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7万件(4.9%)、金融监督管理2.6万件(4.7%) [1][3] 行政行为事项分布 - 举报投诉处理16.1万件(占29.2%)和行政处罚13万件(占23.5%)是主要行政行为事项 [3] - 其他主要事项:政府信息公开10.5万件(19.1%)、行政不作为4.8万件(8.7%)、行政确认2.2万件(4.0%) [3] 行政复议成效 - 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8万件,直接纠错率为12.1% [1][6] - 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16.8万件,调撤结案率达26.3% [4] - 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案结事了率同比提升13.5个百分点 [4] - 行政复议后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降至2.9% [4] 涉企执法监督 - 各地纠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违法和不当执法行为6500余件 [5] - 通过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推动解决涉企执法共性问题 [5] - 典型案例:辽宁为6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江西纠正不准予新增共享电动车投放数量的违法行为 [5] 争议化解创新 - 行政执法机关自行纠错4.4万件行政争议 [4] - 山东公安领域行政复议案件同比下降11% [4] - 福建交管小额处罚类案件复议前先行化解率达50%左右 [4]
去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4.1万件
新华社· 2025-07-01 20:55
行政复议案件数据 - 2024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同比增长94.7% [1] - 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4.1万件,同比增长82.1% [1] - 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 [1] 行政复议调解与和解成效 - 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16.8万件,调撤结案率达26.3% [1] - 4.4万件行政争议通过执法机关自行纠错实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1] - 在涉企执法监督中,通过调解、和解实质化解1.9万件 [2] 行政复议监督与纠错机制 - 通过变更、撤销、确认违法等方式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8万件,直接纠错率为12.1% [1] - 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7114份,附带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387件 [1] - 纠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违法和不当执法行为6500余件 [2] 涉企执法监督与争议化解 - 邀请工商联、商会等共同参与行政复议案件调解 [2] - 通过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推动解决涉企执法共性问题 [2]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 | 跟进监督助企安心发展
涉企执法整治成效 - 磁县纪委监委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建立快查快处机制,针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进行重点整治[1] - 已查处住建、自然资源等执法领域案件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形成有力震慑[2] - 典型案例:县住建局安监站原站长高军利用职务便利摊派高价安全标识牌和检测业务,从中收受回扣[2] 监督机制创新 - 建立"E企廉动"监督平台,覆盖24个行政执法部门、11个乡镇执法队和300余家企业主体[2] - 实行"执法单位报备+企业举报+纪委监督"工作机制,要求执法人员电子备案和扫码登记[2] - 通过系统后台实时追踪执法行为,联合多部门开展罚没行为倒查分析,处理超范围检查等问题[3] 企业反馈与成效 - 邯郸建旭新能源公司反映执法部门检查规范,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 - 项目从立项到试运营各环节高效推进,企业评价营商环境风清气正[3] - 监督平台将企业评价纳入执法单位年度考核,倒逼执法单位优化服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