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伪造(Deepfake)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安全部:警惕!AI助手的“阴暗面”!
环球网资讯· 2025-07-16 06:45
AI技术应用与风险 - AI技术正渗透到各行业和日常生活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深度伪造技术可用于影视 游戏 广告等行业 创造逼真虚拟角色和场景 [2] - 生成式AI具备强大学习能力 依赖大量数据进行多模态创作 [4] AI技术滥用风险 - 深度伪造技术可能被用于生成虚假视频 误导舆论并威胁国家安全 [2] - AI工具可能收集存储用户隐私信息 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如境外AI模型曾泄露用户聊天记录标题 姓名 支付地址等 [4] - AI算法可能被植入偏见性数据 输出特定意识形态 被用于煽动社会对立 [6] AI治理与防范措施 - 国内已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 规范AI治理 [8] - 需加强公众AI安全意识 提升信息辨识能力 防范隐私数据上传风险 [8] - 使用AI工具时应限制权限 禁止非必要应用获取通讯录 相册 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 [8] 行业监管与举报机制 - 公众可通过12339电话 网络平台等渠道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AI服务行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