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

搜索文档
夸克技术团队曝光 1000万份“志愿报告”如何炼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2:09
公司表现 - 夸克AI旗舰应用在高考出分第8天累计生成超1000万份专业级志愿报告 [1] - 志愿报告由具备深度研究技术的Agent生成 采用"任务规划—执行—检查—反思"能力 [1] - 高考垂直模型的幻觉率比通用模型降低60%—70% [5] - 2024年服务超过3000万考生和家长 累计服务超1.2亿人次 其中50%为三线以下城市用户 [6] - 平台2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50% 24岁以下年轻人占比逼近50% [7] 技术细节 - 今年搜集8000多个站点 覆盖20多亿条数据 高考权威站点覆盖率达99%以上 [2] - 数据来源分级处理 优先采信考试院/教育部/省招办等最高权威度信息 权威内容覆盖95%用户问题 [2] - 推动高校就业报告等线下非标文档线上化 投入大量人力进行人工校验 [3] - 邀请上百名志愿规划师参与训练 将专家思考过程转化为数万条推理数据 [4] - Agent具备处理复杂诉求能力 如自动优化志愿方案 触发需求澄清流程 [3][4] 市场战略 - 深耕高考赛道七年 类比淘天"双十一" 提前三个月集中封闭开发 [6] - 高考产品30%老用户会再次使用 成为获取年轻用户和下沉市场切入点 [6] - 2023年9月DAU同比增长超35% 被定位为阿里"AI四小龙"之一 [7] - 2025年升级为"AI超级框" 品牌定位"2亿人的AI全能助手" [7] - 除高考外在医疗/教育等高准确度要求垂直赛道持续探索 [8] 行业背景 -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 仅次于历史峰值 [1] - 互联网大厂激烈争夺AI高考赛道 腾讯/百度/知乎等均推出相关产品 [2] - 字节跳动/百度等加速布局To C AI应用 夸克有望为阿里赢得AI时代船票 [7]
人手一个张雪峰,夸克野心有多大?
虎嗅APP· 2025-07-02 18:47
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现状 - 志愿填报存在认知偏好、信息不对称、规则复杂与资源不均等痛点,对普通家庭而言难度远超考试本身 [1] - 传统数字技术仅停留在信息罗列或筛选工具阶段,未能解决"该去哪、为什么去、怎么去"等核心决策问题 [1] - 生成式AI开始介入复杂决策场景,夸克推出的"高考志愿大模型"标志着技术从工具向决策Agent的转变 [1] 夸克AI技术突破 - "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技术实现结构化推理与路径规划,使AI具备参与决策的能力而非单纯生成信息 [1][6] - 系统基于2900余所高校、1600多个本科专业的全量数据构建,知识库覆盖率近100% [5] - 采用人类偏好强化学习(RLHF)与可验证奖励机制(RLVR),形成专家反馈-策略评分-再优化的闭环训练 [6] - 截至6月30日已生成超1000万份志愿报告,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深度研究技术应用案例 [1] 产品演进路径 - 2018年起从信息聚合切入,逐步积累高校招生数据与政策解读 [5] - 2022年后技术拐点出现,AI搜索/语言模型/多模态技术推动从"提供信息"到"辅助决策"的转型 [5] - 当前产品支持多轮"工具调用+反思调整"交互,单用户最高生成报告达百余次 [6] - 首批深度研究报告下载与主动分享率超过40% [2] 商业模式与行业定位 - 选择高考志愿作为垂直场景,因其具有明确规则、有限目标与多重约束的典型决策结构 [5] - 区别于通用AI厂商,聚焦刚需且技术门槛高的结构性决策领域 [2] - 技术能力已延伸至教育、健康等专业化领域,构建可复用的Agent产品矩阵 [11] 用户价值创造 - 帮助考生识别真实需求(如从"想学金融"转化为"省内稳定工作"的诉求澄清) [11] - 将模糊选择转化为"知情自决",典型场景如582分考生在财经类与师范类专业间的量化权衡 [11] - 决策过程强调路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保留用户最终选择权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