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产值十倍碾压电影业,没有什么能阻挡游戏了
虎嗅· 2025-09-17 11:58
游戏行业的地位与增长 - 全球游戏产业产值在2024年达到4552亿美元,远超电影行业的383亿美元,差距超过十倍 [5] - 游戏产业被视为一种新的艺术和文化现象,其爆发式增长源于对“人性+技术”的叠加利用 [4][5] - 国家级媒体对《黑神话:悟空》的集体关注,标志着游戏的社会文化地位发生显著变化 [4] 游戏的核心要素与理论基础 - 游戏的核心要素包括边界、秩序、规则与自愿性,这些要素被视作人类文明的基石和发展的动力 [6][8] - 游戏设计通过提供明确目标、即时反馈和恰到好处的挑战,使玩家易于进入“心流”状态,获得掌控感和愉悦 [9][13][14] - 游戏活动天然促进知行合一,要求玩家将精神意志与身体行动高度结合 [17][18] 游戏对心理与行为的积极影响 - 权威研究证实适度游戏时间(每天不超过3小时)与心理困扰减少和生活满意度提高相关 [19] - 游戏中的“化身”能通过镜像效应反向影响玩家的现实行为,包括忍受痛苦的能力和社交倾向 [22][24] - 游戏提供心理宣泄,其带来的快乐源于排解现实焦虑,类似于完成现实任务后的积极紧张释放 [11][20] 游戏在教育与创造力领域的应用 - 游戏化学习通过情境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感和创造力,例如《我的世界》被纳入学校课程 [26][27] - 研究显示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与创造力(如绘画和创作故事)呈正相关,而使用其他数字工具则无此关联 [28] - 游戏素养涵盖认识、决策、情感、协调、创造和社交六大能力,是互动时代所需的新文化技能 [30][31] 游戏作为文化连接与旅行体验 - 游戏如《动物森友会》和《死亡搁浅》在虚拟世界中建立超越时空的真实情感连接和社交互动 [21][41][42] - 游戏的本质是一场旅行,与文学、电影共享探索未知、自我挑战和文化体验等英雄之旅特征 [35][36] - 优秀游戏的标准在于其能否让玩家在探索可能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生命能量并实现与他人的共同创造 [45][46][47]
印度人“吃鸡”,有多狂热?
虎嗅· 2025-08-14 21:04
用户规模与活跃度 - 游戏在该国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 [1] - 每日上线玩家数量高达1300万 [1] - 该国用户占全球总用户数的四分之一 [1] 用户行为与文化影响 - 用户将游戏角色装扮成神灵形象 [1] - 游戏元素融入社会生活,例如在婚礼上用“吃鸡”表达爱情 [1] 市场收入贡献 - 尽管用户规模庞大,该国仅贡献全球收入的1.5% [1] - 该国市场特征为人口基数巨大但收入贡献率低 [1]
“古人真会玩”有何文化意蕴
人民日报· 2025-07-25 09:20
游戏的文化意义 - 游戏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贯穿人类生命各个阶段,从婴儿到老年都有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 [1] - 当前"文化热"背景下,游戏作为娱乐活动被重新认识,其文化意义得到更多重视 [1] - 游戏产生的生理机制源于动物运动系统的内在需求,包括运动欲释放和紧张后放松两种"无目的"运动形式 [1] 游戏的基本特征 - 娱乐性、规则性和文化性是游戏三大核心特征,能带来愉悦、舒适等精神满足 [2] - 所有游戏必须遵循既定规则,如古代蹴鞠、击球等活动都有固定规则体系 [2] - 人类游戏具有文化性,能体现主观精神和价值取向,这是与动物游戏的本质区别 [2] 中国游戏发展历史 - 中国游戏史可追溯至先秦时代,有3000-4000年历史,考古证据显示更早可至原始时代 [3] - 《玩物采真:中国古代游戏史》系统记录了中国古代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和文化遗产 [3] - 游戏史与社会史、生活史密切相关,既受社会条件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 [3] 游戏产业现状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机构正在系统整理和出版游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 [3][4] - 唐代《马球图》等文物证明游戏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