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漫画
icon
搜索文档
漫剧崛起,正复制短剧的爆赚路径?
虎嗅· 2025-08-14 17:54
行业增长前景与规模 - 漫剧结合AI技术覆盖影视剧、动漫、VR用户 成为未来三年最强劲增长风口 [1] - 当前漫剧单日消耗达400万元 预计明年单日消耗提升至2000万元 年消耗规模达几十亿元 [1] - 行业窗口期仅剩2年左右 后期入场难度将类似当前真人短剧市场 [1] 市场竞争格局 - 从业主体分为两类:漫画基因公司(擅长内容)与短剧基因公司(擅长发行与技术) 竞争核心在于补全内容或技术短板并实现规模化变现 [2] - 杭州、西安、郑州等地聚集大量短剧产业链从业者转型漫剧 [3] - 头部案例包括互动影视《破峰》单日消耗402万元 [4] 酱油公司自制漫剧全网充值破百万元且团队超300人 目标月产60-100部 [5] 九州文化推出百万稿费剧本共创计划 [6] 转型动因与行业痛点 - 真人短剧面临成本攀升(单剧成本100万元起步 主演日薪达4-5万元)、审查严格、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8] - 付费投流市场萎缩导致男频编剧与投流手失业 亟需新变现渠道 [10] - 漫剧成为行业新风口 具备低成本(剧本成本仅1-2万元)、审查宽松、内容多样性高等优势 [19] 用户特征与内容定位 - 核心用户为漫画群体而非短剧群体 需通过内容升维满足用户需求 [24][26] - 男性用户偏好高信息密度题材(如玄幻、仙侠、脑洞) 女频内容预计后续跟进 [31] - 用户年龄层覆盖35-50岁群体 存在成人向内容供给缺口 [21][23] 商业模式与变现能力 - 复用短剧变现渠道 覆盖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等国内外平台 [37][42] - 爆款作品虹吸效应显著:头部漫剧单日分账万播收入达7000元 第二名至第三名约200元 [18] - 单集成本介于5000元至2万元 优质内容需投入10万元/集 [42] - ROI表现优于短剧(短剧ROI普遍低于1.1) [41] 技术应用与产能提升 - AI工具(如Vidu、即梦、巨日禄)实现批量生产 10人团队10天可完成一部剧 [41][43] - 二维内容为主流 3D技术尚存提升空间 [33][48] - 技术驱动产能飞跃:头部团队月产超100部 平台级公司月产可达上千部 [41] 内容来源与IP开发 - 剧本来源包括原创、融梗、IP改编 网文平台(番茄小说、起点中文网等)构成内容库 [27][30] - 爆款IP改编数据亮眼:如《金蚕往事》首集收藏22万 《规则怪谈:我的家人不正常》首集收藏7.7万 [38] - 未来有望延伸至周边衍生品开发 对标迪士尼IP变现模式 [47] 战略布局与行业趋势 - 平台流量扶持(如抖音私域支持)助推破圈 [20][21] - 企业通过收购账号、扩招团队(如杜甫团队目标月产50部)抢占窗口期 [37][54] - 长期目标切入影视剧赛道 通过3D技术实现真人质感 拓展用户群体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