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

搜索文档
成年人相处潜规则:只尊重不教育,只筛选不改变
洞见· 2025-07-03 19:4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yy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人际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学会筛选。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曾有人问比尔·盖茨:"微软的员工如此优秀,是怎么培养的?" 比尔·盖茨回答:"我们从不培养,只是从人群中筛选。" 其实,人与人之间交朋结友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独有的经历与环境中形成各自的三观与认知。 遇到不合拍的人,你再怎么试图改变对方,也无法使人与你同频。 就像毕淑敏说的那样: 用心选合适的,而不是为不合适的费心。 成年人之间交往,要的是尊重而非教育,靠的是筛选而非改变。 作家贝克特尔说过一句话: 当我们试着去改变别人,或者要求别人怎样做的时候,八成是在自讨苦吃。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打着"为你好"的名头,试图纠正身边的人。 结果自己苦口婆心,却招来了对方的厌恶,甚至为自己带来灾祸。 看过一则民间故事。 宋淳化年间,开封府有个热心的酒馆掌柜。 一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连天飘 ...
11.01kg收取12kg费用,你的快递正被收取空气费
36氪· 2025-07-02 18:04
快递行业"向上取整"计费潜规则 核心观点 - 快递行业存在"向上取整"计费潜规则,即续重不足1kg按1kg收费,该行为多年未改且不合法,通过海量业务牟利[1][3][16] - 行业日均包裹量达5亿件,保守估计10%包裹触发"向上取整",可产生上亿元额外利润[16] - 2024年新版《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明确要求计费重量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但企业执行不力[14] 行业现状 - 测评显示8家快递公司中半数存在"向上取整",申通、极兔、中通、圆通客服承认该行为[4][5] - 申通续重以1kg为单位计费,极兔明确1.1kg计为2kg,均违反国家标准[14][15] - 2020年起黑猫投诉平台已有相关投诉,2024年案例显示3.1kg包裹被按4kg收费[7][9] 商业模式分析 - 首重低价引流(如申通8元/1kg),续重高价盈利(2元/kg),"向上取整"主要作用于续重部分[18][19] - 单个包裹多收几元,但行业日均5亿件包裹中10%触发规则即可创造巨额收益[16] - 隐性收费形成行业默契,避免明面涨价导致客户流失,成为共同利益来源[20] 法律与监管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要求如实标注快件重量,《邮政法》禁止价格违法行为[20][21] - 2024年新版《快递服务》国标为推荐性标准,非强制性导致执行不力[15] - 2021-2025年快递投诉量增长580%,2025上半年运费纠纷投诉超800件[22] 行业影响 - 企业将计量误差成本转嫁消费者,损害市场信任机制[20] - 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企业依赖隐形收费而非服务质量竞争[21] - 2024年投诉量达77,098件,服务质量问题呈爆发式增长[22][24]
2.1公斤按3公斤算,向上取整不该成快递潜规则
新京报· 2025-06-30 16:51
本次测评发现,8家企业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有快递员称,即 使"2.1公斤也算3公斤的(收费)",还有快递公司将重量2.7kg左右的快递,标注为4kg。 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向上取整",就如商店的"反向抹零"一般,并非新现象,此前就曾爆出客户"实 际重量3.1公斤,计费重量4公斤"的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如今在媒体测评中,8家快递企业中,有 半数存在此类问题,正说明这种收费方式在快递行业已非个别现象,可能已成为行业普遍潜规则。 "2.1公斤也按3公斤收费",快递企业如此"向上取整",算盘打得未免太精了。 近日,智通财经记者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每一件总重 量达到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 某种程度上,这等于快递企业在正常的交易外,用一种隐形收费的方式来增加利润,不仅损害了消费者 的信任,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口碑与形象,不利于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看,各家快递企业"向上取整"的标准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有的续重是以1kg为计量单位,有 的最小计量单位为0.5kg ...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潜规则,立明规矩
新华社· 2025-06-26 16:01
破潜规则,立明规矩 新华社记者刘阳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大力纠治违规吃喝、违规收 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有力震慑。这些问题 背后,暗藏着权力寻租、圈子文化、山头主义等潜规则。纠治,就是为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 肃党内政治生活,破潜规则,立明规矩。 潜规则是暗地里通行的不成文规则,大多涉及利益输送、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腐蚀党 员干部,败坏党的形象,扭曲颠倒价值标准,与良好政治生态相悖。如果任之大行其道、潜滋暗长,将 使正气不彰、邪气不祛,进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侵蚀政府公信力,破坏党的执政基础。 破潜规则,破是主导,是关键。"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章子 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 阻,成为腐蚀党员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要铲除其生存土壤,就必须用过硬的措施、管用的 办法,破除权力运行的"暗箱",斩断利益输送链条,严惩违纪违法行为,依规依纪依法深化党务政务公 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不破不立, ...
在招聘软件找不到工作,正常吗?
观察者网· 2025-05-23 14:34
(文/刘媛媛 编辑/周远方) 近日,"在招聘软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参与讨论的求职者普遍反馈,在招聘软件上投递简历后常常石沉大海,即便显示"已读"也鲜少收到回复,充值后大多权益作用有限;HR则吐槽,企业招人 同样困难重重,挂岗后匹配不到合适的求职者,需花钱另买曝光率,招聘软件"两头吃"。 这种双向困境暴露出当前在线招聘市场的一个突出矛盾:平台商业利益与用户求职需求之间的失衡。让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当招聘平台将盈利模式建立 在"信息不对称"之上,那些缺乏社会资源的寒门学子,是否正在被这个数字化时代的"求职门槛"挡在职场大门之外? 求职者回复率不到5% 热搜的源头,是一位博主发布了一则吐槽视频,视频中直指在线招聘行业存在"潜规则"。 该博主表示,企业在主流招聘平台发布单个岗位一般需支付98-2000元不等的费用,这种盈利模式客观上降低了求职者的匹配效率。若求职者都能轻松找到 工作,那么招聘软件就难以盈利。 更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企业已经完成招聘,很多岗位信息仍会长期挂在平台,主要是由于企业需要规避重复付费的成本。如果下架已招满的岗位,下次招聘 时又需重新支付发布费用。这种机制导致平台上存在大量 ...
【法治之眼】 破解串通投标,需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潜规则
证券时报· 2025-05-20 02:02
串通投标犯罪现状 - 犯罪主体多元化、手段隐蔽化、链条组织化,扰乱市场秩序并损害经营主体权益[1] - 典型案例显示地方势力默许甚至纵容违法行为,招投标市场呈现"熟人经济"特征[1] - 行业潜规则已"制度化",如医疗领域"量身定做"招标参数、工程建设领域贿赂评标专家[1] - 形成完整利益分配机制:招标方获回扣、代理机构赚中介费、陪标企业收"辛苦费"[1] 典型案例揭示的问题 - 王某甲、王某乙案中公然威胁其他投标人和招标方工作人员[1] - 云南教育系统案中招标代理机构成为"标段批发商"[1] - 守法企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困境,成为市场中的"异类"[1] 解决路径建议 - 需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招投标信用体系[2] - 重点整治"红顶中介",严格规范代理机构行为[2] - 推动行业自律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增加违法信用成本[2] - 司法机关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行"效果[2] - 需地方政府强力介入和行业"零容忍"共识形成[2]
皇家内务府造就世界首富——兼谈粤海关与崇文门税关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0:36
和珅财富积累模式 - 财富峰值达11亿两白银,相当于15年财政收入规模 [2] - 主要来源包括权力垄断(侵吞军费/截留关税)、经营垄断(控制人参/盐务等特许行业)、土地兼并(800万亩土地年租金超百万两) [2] - 通过内务府和家奴代持洗白赃款,全国开设当铺钱庄300余家 [2] - 13年内敛财速度远超正常财政收入增长 [2] 粤海关运作机制 - 乾隆时期关闭其他三处仅保留粤海关,收入直接交内务府供皇室专用 [3] - 实行"正税"与"规礼"双轨制,正税包括船钞(西洋大船2000两/艘)、货税(茶叶每担1.2两)、附加税("火耗""平余"等) [8] - 规礼名目达100多项,单船进出关合计需缴纳1600两,与正税几乎1:1 [4][9] - 1800-1839年间规礼年收入约150万两,远超正税收入 [9] 海关腐败体系 - 监督可带家人60名包干海关事务,形成三年一轮的承包制 [5] - 规礼收入分配:监督得三分之二需"报效"和珅,其余分给书吏/官兵等 [5][6] - 通过权力分包(如验货权年包8万两)、标准浮动(英船比美船高30%)、票据洗白(虚报维修费)等方式运作 [9] - 乾隆六次南巡耗银3000万两中2000万来自粤海关规礼 [12] 崇文门税关模式 - 征收入城税(货值1-3%)、落地税(进京商品加征0.5%)及各类灰色收费 [15] - 胥吏家族世袭验货权,编制《税货辨伪录》秘本形成技术壁垒 [18] - 验货胥吏年合法薪俸仅12两但灰色收入超18万两(验单钱10万两/货值分成8万两) [19] - 与镖局达成协议抽成镖费20%,建立白银黑市洗钱抽水3% [19] 行业对比分析 - 粤海关作为国际贸易枢纽,正税峰值年收入117万两占全国关税70% [8] - 崇文门税关作为国内税收咽喉,通过系统性勒索抬高京城物价(山西煤价翻三倍) [15] - 两者共同构成皇室"南北库",和珅通过掌控双关将国家财政转向内务府 [16][17] - 1727-1839年13任粤海关监督因贪腐被查但仍前仆后继 [12]
在豪华酒店当试睡员,我发现了里面的隐藏规则
虎嗅APP· 2025-04-30 18:38
以下文章来源于十点人物志 ,作者三金 十点人物志 . 在这里,遇见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十点人物志 ,作者:三金,编辑:野格,文中图片均来自受访者,题图来自:AI生成 五一假期将至,大家安排好出游计划了吗? 没有一场旅行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酒店的选择也是一段旅程的重中之重:位置、卫生、价格、服务都会影响旅途的心情。大家住酒店习惯参考网站上 的评分,或是种草博主推荐的酒店。 测评酒店的人称自己为酒店体验官或者酒店试睡员。前者一般由酒店雇佣,体验酒店住宿和特色服务,再推荐给顾客;后者则受雇于酒店总部和酒店 投资方,为了检查酒店卫生是否符合标准、优化酒店服务,他们需要隐藏身份入住。 "躺在床上睡一觉就把钱赚了",酒店试睡员一度被认为是"史上最爽的职业"。 那真实的试睡员工作是什么样子? 陈陈毕业于一所211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曾经做过酒店前台,目前主业是酒店投资顾问,兼职酒店试睡员,可以说一直在和酒店打交道。 在她看来,酒店试睡根本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试睡员对预订、接待、入住、用餐、服务和需求满足等多个方面都要进行评估。而在专业试睡过 20余家酒店之后,对于如何选择好酒店、酒店还有哪些隐藏服 ...
在豪华酒店当试睡员,我发现了里面的隐藏规则
虎嗅· 2025-04-30 07:57
五一假期将至,大家安排好出游计划了吗? 没有一场旅行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酒店的选择也是一段旅程的重中之重:位置、卫生、价格、服务都会影响旅途的心情。大家住酒店习惯参考网站上的评 分,或是种草博主推荐的酒店。 测评酒店的人称自己为酒店体验官或者酒店试睡员。前者一般由酒店雇佣,体验酒店住宿和特色服务,再推荐给顾客;后者则受雇于酒店总部和酒店投资 方,为了检查酒店卫生是否符合标准、优化酒店服务,他们需要隐藏身份入住。 "躺在床上睡一觉就把钱赚了",酒店试睡员一度被认为是"史上最爽的职业"。 那真实的试睡员工作是什么样子? 陈陈毕业于一所211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曾经做过酒店前台,目前主业是酒店投资顾问,兼职酒店试睡员,可以说一直在和酒店打交道。 在她看来,酒店试睡根本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试睡员对预订、接待、入住、用餐、服务和需求满足等多个方面都要进行评估。而在专业试睡过20余 家酒店之后,对于如何选择好酒店、酒店还有哪些隐藏服务,她也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全文无广,供大家参考。 一、酒店试睡员,一家酒店里最忙的人 当前厅经理亲自带着陈陈去中餐厅就餐时,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应该是被发现了。 这是陈陈入住这家五星级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