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商业模式转型

搜索文档
火电商业模式迎来拐点,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
开源证券· 2025-07-21 14:42
报告核心观点 - 火电行业正从电量电源向容量电源转型,"十五五"期间全国或呈现"宽电量、紧电力"格局;短期点火价差触底,部分煤电企业盈利弹性大;长期调节价值重估,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建议关注全国性大火电和供需格局较好的区域火电企业 [4][5][6] 由电量电源转型支撑电源,利用小时数预计持续下降 - 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提升,火电功能从电量生产转为兜底调节,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单位发电分摊固定成本增加,电力系统辅助调节服务需求大增 [15] - 2023 年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2024 - 2025 年多数地区回收 30%固定成本,2026 年起全国回收比例不低于 50% [15] - 能源转型使火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下降,2025 年 4 月风光装机超火电装机,截至 5 月末火电装机占比 40.4%,1 - 5 月发电量占比 73.2% [21] - 能源消费电气化和产业转型推动电力需求增长,2024 年全社会用电量 9.85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最大用电负荷增长迅速 [23] - "十五五"期间全国电量供需宽松,电力供需偏紧,预计未来燃煤与燃气发电装机容量平稳增长,火电利用小时数 2030 年前后降至 3500 小时左右 [33][38] 短期催化:点火价差基本触底,部分煤电企业盈利弹性大 - 短期内煤电行业盈利能力核心因素为利用小时数和点火价差 [40] - 未来 2 - 3 年西南和北方主要产煤区火电供需偏紧,东部地区实现紧平衡,广东趋于宽松 [41][46] - 电煤贸易以中长期合同为主,2023 年末至 2025 年初及 2025 年初至 6 月末电煤价格指数均值降约 50 元/吨,2025 年二季度动力煤大宗价格指数均值同比降 213 元/吨 [51][52][55] - 2023 年火电行业扭亏,2024 年归母净利润 606.98 亿元,同比增长 33.2%,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212.06 亿元,同比增长 7.8% [57] - 北方主要产煤区、环渤海和中部多数省份点火价差同比提高,东南沿海多数省份下降 [63] 长期演绎:调节价值重估,周期属性弱化,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 - 电力商品价格体系确定,发电侧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顶层设计完成闭环 [67] - 容量电价补偿固定成本,激励煤电投资,推动机组向保障性电源转变,2026 年起全国回收固定成本比例不低于 50% [68] - 辅助服务市场补贴煤电灵活性价值,火电企业是主要获益主体,2023 年上半年获补偿 254 亿元,占比 91.4% [70][71] - 大部分现役煤电机组 2027 年前后折旧到期,折旧完成后利润大幅增长,项目 ROE 与 ROIC 有望提升 [74][80][82] - 电量电价贡献度减小,容量电价和辅助服务贡献度提高,2030 年三者有望各贡献 40%、30%、30%项目毛利 [83] 受益标的:关注全国性大火电、供需格局较好的区域火电 - 短、中期关注北方和东部地区火电企业,远期关注资产质量优秀、估值较低的火电企业 [7][87] - 受益标的包括华能国际电力股份(H)、华电国际电力股份(H)等多家企业 [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