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要改规矩了!通胀目标大转弯,你的钱包扛得住吗?
搜狐财经· 2025-07-05 18:51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评估的核心变化 - 美联储拟放弃"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政策 该政策允许通胀在一段时间内超过2% 但2021年美国通胀飙升至9%创40年新高 导致政策失效[2] - 新框架将回归传统通胀目标 同时关注就业和通胀的双向偏离 意味着未来可能更早加息以抑制通胀失控[4] - 高盛分析师解读为"淡化FAIT" 实质是美联储对2020年政策失误的修正 但未直接承认错误[4] 沟通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 将发布"替代经济情景"预测 除基准预测外补充极端情形假设 如战争或经济超预期增长等可能性[5] - 公布"匿名关联委员预测" 展示不同委员对利率走势的分歧观点 但不透露具体委员身份[5] - 改革目的是提高政策透明度 避免重蹈2022年"政策急转弯"引发市场动荡的覆辙[5] 政策调整对经济实体的潜在影响 - 通胀目标收紧可能导致更早加息 推高房贷车贷利率 增加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8] - 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外流压力 货币贬值与股市波动风险上升 包括印度巴西等经济体[9] - 中国虽实施资本管制 但仍可能受波及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显现[9] 市场参与者的应对启示 - 美联储政策制定存在滞后性 2020年无视通胀警告导致后续失控 显示其预测模型存在缺陷[4][10] - 华尔街机构如高盛的历史分析显示 即使提前建立沟通机制也难以准确预判政策转向[7] - 建议投资者保持警惕 不宜过度依赖美联储指引 需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估体系[10]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与近期的高通胀——作用、弊端及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6-30 11:19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 -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由美国国会确立,采取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双重目标,但对框架设计和实施拥有高度自主权 [2] - 初始框架形成于2012年,将PCEPI年增长率2%作为长期通胀量化目标,就业目标未量化且优先考虑价格稳定 [3] - 2012-2020年间经济环境变化:实际GDP长期增长率预测从2.5%下调至1.8%,中性利率从4.25%降至2.5%,失业率创50年新低但通胀持续低于2% [4][5] - 2020年修订后的现行框架调整为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强调就业缺口而非偏离,并引入包容性就业目标 [7][8] 现行框架的核心调整内容 - 将2%通胀目标从对称性改为灵活平均目标,允许通胀适度高于2%以补偿前期不足 [7] - 政策关注点从"就业偏离最大化"转为"就业低于最大化",淡化自然失业率指标 [8] - 就业目标扩展为包容性目标,强调低收入群体就业改善 [8] - 双重目标冲突时需评估就业缺口与通胀偏差,但实际操作中就业目标权重显著提升 [8][11] 现行框架的局限性 - FAIT设计缺陷:未明确计算平均通胀的时间区间和补偿幅度,导致政策随意性 [10] - 将就业与通胀目标分离,忽视二者潜在冲突,违背国会设定的双重目标平衡原则 [11] - 将社会公平纳入政策目标,2021年6月PCE通胀达3.6%仍因就业包容性不足延迟加息 [12] - 政策滞后性显著:2021年3月通胀超2%后延迟一年至2022年3月才加息,实际利率达-6.69%历史低位 [13][18] 框架对高通胀的实证影响 - 2020-2021年实施0-0.25%利率+无限量QE,实际利率进入负值区间 [15][18] - 2021年3月PCEPI/CPI超2%时因失业率4.38%高于自然失业率维持宽松 [16] - 2021年11月PCEPI达6.6%、CPI达7.9%时失业率3.8%仍低于自然失业率,政策延迟使通胀创40年新高 [16][17] - 泰勒规则显示2022Q3理论利率应达8.22%,但实际利率直至2022Q1仍接近零 [19][20] 未来改革方向 - 可能放弃FAIT回归传统通胀目标,取消通胀补偿机制 [23] - 重新定义就业指标为"接近或超过最大可持续就业",强化价格稳定优先性 [23] - 移除社会公平等结构性目标,回归总量政策工具定位 [23] - 美国众议院设立工作组审查美联储框架,两党分歧中共和党主导改革倾向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