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

搜索文档
半导体封装的作用、工艺和演变
傅里叶的猫· 2025-06-06 22:55
半导体封装工艺等级 - 电子封装技术分为四个等级:0级封装(晶圆切割)、1级封装(芯片级封装)、2级封装(模块或电路卡安装)、3级封装(系统板安装)[2] - 半导体行业通常仅涉及0级和1级封装工艺[2] 封装元件与技术 - 有源元件需外部电源实现功能(如半导体存储器)[3] - 无源元件无主动功能(如电阻器、电容器)[4] - 封装形式包括FBGA(细间距球栅阵列)和TSOP(薄型小尺寸封装)[5] - 锡球(FBGA)和引线(TSOP)用于电气与机械连接[5][6][7] 半导体封装的核心作用 - 机械保护:通过环氧树脂模塑料(EMC)保护易碎的硅芯片免受物理化学损伤[9] - 电气连接:为芯片供电并提供信号通路[11] - 机械连接:确保芯片与系统稳定连接[11] - 散热:快速导出芯片热量防止过热失效[12] 半导体封装发展趋势 - 散热优化:开发高导热材料与封装结构[13] - 高速信号传输:倒片封装和硅通孔(TSV)技术支持20Gbps以上传输速率[14][15][16] - 三维堆叠:多芯片封装(MCP)和系统级封装(SiP)实现单封装内多芯片集成[18][19] - 小型化:满足移动/可穿戴设备需求[19] - 极端环境适应性:开发适用于太空、深海等场景的可靠封装[19] - 成本控制:平衡功能与制造成本[20] 先进封装技术与市场 - 先进封装目标:提升性能、降低功耗、缩小体积、高效集成(如Fan Out、2.5D/3D封装)[27][28] - 关键结构:TSV、微凸点、中介层、玻璃芯基板等[28] - 市场预测:2023年高级封装晶圆产量36,420千片,2029年达64,152千片(CAGR 9%)[31] - 高增长领域:2.5D/3D封装(CAGR 30.5%)、AI/HPC、汽车电子[31] 封装开发流程 - 测试方法:先用已知芯片验证新封装技术,再应用于新芯片开发[33] - 协同设计:芯片与封装设计同步优化,封装可行性优先于芯片设计完成[33][34] - 可靠性验证:通过物理特性检测与重复测试确保达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