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重置”

搜索文档
中金:特朗普“大重置”下,看汇探股
中金点睛· 2025-09-20 08:07
人民币汇率走强驱动因素 - 8月中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强并向中间价靠拢,9月17日在岸汇率接近7.10、离岸汇率升破7.10,均为2024年11月以来新高[4] - 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疲软,非农就业大幅下修,JOLTS职位空缺不及预期,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强调应对就业下行风险,市场降息预期升温[2][4] - 国内出口保持韧性,2025年1-8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9%高于预期的4%,弱美元预期下结汇率回升带动净结汇率转正[2][4] 美元中长期贬值周期逻辑 - 特朗普"大重置"政策推动美国从准平衡财政转向功能性财政,"大美丽法案"未来10年潜在增加赤字规模约4万亿美元,保守估计未来几年美国赤字率保持在6.5%-7%附近[10] - 财政主导下货币政策被迫配合宽松以应对利息支出负担,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弱[10] - 美债短端利率对美元指数影响显著,财政主导和金融抑制政策下美元流动性将趋势性充裕,中长期或开启新一轮贬值周期[10] 美元汇率对全球市场影响机制 - 美元通过金融渠道(主导)和实体渠道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与风险偏好,金融渠道包含资金借贷和风险承担渠道,改善其他国家融资环境与资产负债表[12][13] - 弱美元周期加速全球跨境资金流动,新兴市场因金融系统不发达对美元借贷依赖更大,美元走弱改善其资产负债表并推升美元借贷[13][17] - 流动性改善推动新兴市场资本开支和经济基本面提升,弱美元伴随美国货币宽松带动需求改善,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改善幅度高于美国[13][23] 弱美元对A/港股盈利、估值与流动性影响 - 盈利方面:弱美元提振全球投资需求与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利好出口企业盈利,中国出口企业"以价换量"基础上盈利增速回暖[3][26] - 估值方面:美国宽货币和弱美元推动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元指数与A股PE负相关,港股因联系汇率制估值提振更直接,2025年美元指数从108.5走弱至97.9,A/港股PE从18倍/11.9倍回升至22倍/12.6倍[3][33] - 流动性方面:美元走弱带动资金回流新兴市场,2015年以来A/港股外资流入与美元指数负相关,2025年前8个月外资累计流入A/港股13.5亿/16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流出190亿/2亿美元),7-8月单月流入均超80亿美元[3][35] A/港股市场表现与弹性特征 - 2016年以来恒生指数和沪深300对美元指数弹性系数分别为-2.5和-1.2,美元贬值1%对应上涨2.5%和1.2%,港股因资金流动便捷和利率联动性弹性更大[3][42] - 2015年"811"汇改后9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沪深300和恒生指数平均收益12%和16.6%,胜率89%和78%;贬值周期平均收益-8%和-12.6%,胜率仅25%和12.5%[3][44] - 升值周期中成长风格表现突出,A股成长和价值风格平均月收益分别为3.6%和2.6%,港股为3.4%和2.2%[44][50] 汇率与基本面对资产影响的比较 - 汇率升值时沪深300和恒生指数平均上涨24.9%和31.6%,贬值时下跌17.3%和25.7%,汇率因素对风险资产影响超过基本面(PMI)[44][46] - 汇率升值+PMI回落时期风险资产表现(沪深300+19.5%、恒生指数+35.6%)显著优于汇率贬值+PMI改善时期(沪深300-14.2%、恒生指数-21.8%)[44] - 债券市场受基本面主导,PMI回落和汇率贬值均利好债券,PMI回落+汇率升值时期债券收益(+0.9%)优于PMI改善+汇率贬值时期(-0.6%)[46] 行业风格表现差异 - 人民币升值利好成长风格,A股表现较好行业为日常消费(月均+2.4%)、材料(+2.4%)、金融(+2.3%)和信息技术(+2.1%)[50] - 港股表现较好行业为信息技术(月均+4.3%)、材料(+3.8%)、可选消费(+3.2%)和房地产(+2.8%)[50] - 信息技术和材料在A/港股市场均表现突出,消费与金融地产板块也有机会[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