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

搜索文档
以文兴业 全链条推进农业升级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6
农业产业体系升级 - 核心观点为通过全链条推进方式促进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升级,重点领域包括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开发[1] - 提出形成农业产业文化IP的重要性,需注入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以实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 - 案例显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产业升级:鱼水村水文化带动西洋菜产业,连石村竹文化发展竹制品产业,逢简村粤菜文化促进乡村旅游[2] 乡村文化价值认知 - 乡村价值体现在生产、生活、族群组织等多维度,为历史溯源和当代研究提供实证[3] - 农业文化遗产反映生产文明,如佛山桑园围展示桑蚕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3] - 民族村寨和传统建筑体现生活文化,如侗族鼓楼与公共生活、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3] 保护与开发协调机制 - 强调保护稀缺历史信息载体的必要性,保育是活化的基础[4] - 活化需注重活态文化,通过原住民参与维持生命力,例如松阳三庙项目修复文化建筑并新增文创空间以聚集人气[4] - 当代保育方式强调物质遗产与活态活动同步,避免博物馆式僵化封存[4]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 2025-05-22 18:46
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侗寨里,流传千余年的蜡染、刺绣、靛染等非遗技 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85后"陆勇妹是侗族蓝靛靛染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和6个小伙伴一商 量,利用从小耳濡目染的技艺,打造增收致富的产业。"回忆起10多年前的创业之初,陆勇妹话语间透 出果敢之气,"既能实现技艺传承,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记者刘伟、张丽娜、魏婧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我国各地创新实践,推动绚烂多彩的地方非遗技艺不息传承、韵味悠长的 古城村落文旅深度融合、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加速国际化……特色文化产业正焕发新的光彩。 一方技艺"育商机"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 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晨光熹微,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里,冒着热气的小蜡锅旁,陆勇妹和姐妹们围坐一圈,用融化 的蜡在棉布上绘出"三鱼共首"等精美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