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乳品化
icon
搜索文档
瓶装豆奶:豆浆的“现代乳品化”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7-31 07:52
豆奶的工业化发展 - 欧洲营养科学的传播促使豆奶生产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工业化阶段 [1] - 豆浆在中国传统饮食中并非古老食物,直到18-19世纪经过加热处理后才被广泛接受 [1] -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香港工薪阶层常以豆浆和油条作为早餐,但被视为"穷人的食物" [2] 罗桂祥与维他奶的创立 - 罗桂祥受朱利安·阿诺尔德演讲启发,认识到大豆的营养价值,萌生生产豆奶的想法 [2] - 1940年罗桂祥在铜锣湾创办第一家豆奶厂,定位为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食品 [2] - 维他奶初期通过志愿服务向难民提供豆奶,显著改善脚气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2] 营销策略与品牌定位 - 罗桂祥将产品命名为"维他奶",采用玻璃奶瓶包装,强化其现代科学形象 [3] - 通过送货上门和开设"维他茶餐厅"模仿牛奶公司的商业模式 [3] - 初期营销失败,因豆奶被视为"寒性"食物,消费者接受度低 [4][5] 技术革新与市场转型 - 20世纪70年代采用超高温灭菌(UHT)技术和利乐砖包装,提升产品便携性 [6] - 广告策略转向年轻消费者,聘请名人代言,定位为现代"软饮料" [6] - 广告词"点只汽水咁简单"成功吸引年轻中产阶级,重塑品牌形象 [6] 社会背景与市场成功 - 20世纪70年代香港社会改革(如"十年建屋计划")为中产阶级消费创造稳定环境 [7] - 维他奶成为香港新身份象征,代表自由、乐趣和国际化生活方式 [7] - 产品从营养食品转型为休闲饮料,契合年轻消费者的文化偏好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