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拖累
搜索文档
跟踪同一指数,QDII为什么总跑输香港ETF?
搜狐财经· 2025-11-10 16:18
文章核心观点 - 跟踪同一指数的内地QDII基金收益率系统性低于香港本土的ETF,这种差距源于制度设计内嵌的固定成本摩擦 [1][2] 收益差距现象 - 以沙特ETF为例,内地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近三个月收益为1.14%,而香港的南方沙特(2830.HK)收益为3.03% [1] - 以恒生科技指数ETF为例,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年初至今涨幅为27.53%,而香港的南方恒生科技(3033.HK)涨幅超过30% [1] - 长期来看,跟踪同一指数的QDII ETF平均每年会比港股ETF少1.2%至1.8%的回报,10年复利差距可达15% [2] 汇率摩擦因素 - QDII基金换汇存在T+1延迟,并按中间价±0.3%的区间成交,遇到申购潮需提前锁价1至2天,人民币日内升值0.2%可能吃掉一半收益 [3] - QDII基金外汇对冲工具受限,境内公募只能做远期且对冲上限为20%头寸,剩余80%头寸暴露于汇率风险,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8%导致未对冲部分拉低收益2.2个百分点 [3] - 结合0.3%的买卖价差,汇率因素一项每年使QDII基金收益降低约2.5% [3] 现金拖累因素 - 为应对T+3的赎回资金出境延迟,QDII基金需永久预留2%至5%的现金,导致无法满仓复制指数 [4] - 港股ETF可满仓复制甚至使用105%的掉期杠杆,而95%仓位的QDII在指数上涨30%时仅能获得28.5%的收益,产生0.5%的负跟踪误差 [4] - 现金部分仅能获得1.5%的美元存款利息,相比指数成分股30%的平均涨幅,产生0.4%的机会成本,现金因素合计拖累收益0.9% [4] 溢价收敛因素 - QDII外汇额度封顶,当申购需求超过额度时,基金暂停申赎导致场内份额出现溢价,例如标普消费ETF溢价50%,沙特ETF溢价20% [5] - 溢价20%意味着以120元购买净值100元的资产,若溢价收敛至零,即使指数平收投资者也将亏损16.7% [5] - 恒生科技QDII曾出现12%的溢价,相当于一次性亏掉指数1.5年的自然涨幅,而港股ETF因可随时申购,溢价通常被套利者压制在0.2%以内 [5] 综合成本分析 - QDII基金表面管理费为0.8%,比港股ETF的0.5%高出0.3%,但计入汇率摩擦、现金拖累和溢价收敛等隐性成本后,持有人每年实际多承担1.2%至1.5%的"制度税" [6] - 对于一只10亿元规模的基金,每年因制度成本"漏掉"约1200万元,相当于3个BP的指数点 [6]